苏轼易学研究

苏轼易学研究

论文摘要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被称为宋代三大家之一。然而作为一名经学家,尤其是作为一名易学家却鲜为人知晓。他治《易》研《易》家学渊源深厚,学《易》之路漫长而艰辛,用《易》于政治实践和生活实践精到而独特。《东坡易传》是苏轼研《易》之后在哲学领域积极探索和思想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他建构其哲学体系所作努力的丰硕成果,他的思想融合了儒、佛、道三家的睿智,《东坡易传》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儒、佛、道三家文化交相融合的产物,更是苏轼哲学思想的璀璨光芒。苏轼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家庭伦理思想在《东坡易传》中得到了精到阐发并进一步完善了苏轼的学说体系,哲理中蕴含着苏轼个人坎坷经历和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思索,厚重的人生阅历和高超的文学素养使他对《易》理的阐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相互弥补,相互完善,哲学思想弥补了文学思想理性的缺陷,文学思想促进了哲学思想向更高的境界发展。苏轼易学对宋易的发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独辟蹊径“多切人事”的解《易》观点,为他之后的学术界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历史背景
  • 2.1 政治历史背景
  • 2.2 经济历史背景
  • 2.3 学术文化背景
  • 第3章 《东坡易传》的成书过程和缘由
  • 3.1 苏轼治易的家学渊源
  • 3.1.1 苏轼生平及家族
  • 3.1.2 苏轼学术渊源
  • 3.2 《东坡易传》的作者、系年
  • 3.3 《东坡易传》的社会历史背景
  • 3.4 《东坡易传》的学术历史背景
  • 第4章 《东坡易传》的易学思想
  • 4.1 《东坡易传》的哲学思想
  • 4.1.1 “一”乃“变化之始”
  • 4.1.2 “水”乃万物之始
  • 4.2 《东坡易传》的政治军事思想
  • 4.2.1 政治思想
  • 4.2.2 军事思想
  • 4.3 《东坡易传》的社会伦理思想
  • 4.3.1 君王臣子说
  • 4.3.2 君子小人说
  • 4.3.3 婚姻家庭说
  • 第5章 苏轼易学与文学的关系
  • 5.1 苏轼的人生忧患促成了苏轼易学和文学人格的形成
  • 5.2 苏轼易学思想促进了苏轼文学思想的“唯变所适”
  • 5.3 苏轼易学思想启悟了他的文理自然观
  • 5.4 苏轼易学思想的辩证思维促成了苏轼诗歌充满了理趣色彩
  • 5.5 苏轼易学思想中的变革创新意识促成了豪放派词风的形成
  • 5.6 苏轼文学作品中的用《易》情况
  • 5.6.1 《易》作为其治国安邦、引经据典的蓝本
  • 5.6.2 《易》理渗透于杂文随笔等日常生活实践中
  • 5.6.3 《易》不可速成,需要苦心潜心研习
  • 5.6.4 《易》是“而圣人开言于其间,以尽天下之人情”
  • 5.7 《东坡易传》文学思想
  • 5.7.1 《东坡易传》文、道并重,劝惩、警世、告诫以“有补于当世”
  • 5.7.2 《东坡易传》四六句式,韵散结合,自然有序,文风行云流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苏轼散文与《东坡易传》学术思想的关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10)
    • [2].《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05)
    • [3].“诚同”与《东坡易传》对党争的反思及对儒家价值的超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4].人性“可见”吗?——《东坡易传》对传统人性理论的批评[J]. 周易研究 2009(01)
    • [5].《东坡易传》融会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治《易》特色[J]. 世界宗教文化 2018(04)
    • [6].《东坡易传》的和谐思想[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7].《伊川易传》对党争的反思及对“天理”的皈依——兼论与《东坡易传》的思想歧异[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7)
    • [8].纠结于出入仕的苏轼(外一篇)[J]. 雨花 2014(07)
    • [9].纠结于出入路上的苏轼——绝非超然注易传[J]. 满族文学 2014(02)
    • [10].《东坡易传》与苏轼的道家政治观[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11].苏辙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 [12].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师生关系的构建[J]. 才智 2011(05)
    • [13].“正则静”:苏轼“静观”诗学与易学的融摄[J]. 中国韵文学刊 2019(01)
    • [14].苏轼与水[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苏轼的“因物赋形”论[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6].朱熹对苏轼《易传》《书传》不同评价原因的探析[J]. 学术探索 2016(02)
    • [17].计量哲学与人生智慧之人生智慧篇(一)[J]. 中国计量 2012(05)
    • [18].论焦竑文学思想与苏轼易学的渊源[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19].苏轼“大全之道”之学[J]. 求索 2009(09)
    • [20].《周易》在苏轼治学中的地位[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1].元好问诗论中的“苏学”理路[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22].创造的本体:个体化理解世界[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23].《易》理与苏轼文艺观[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  

    苏轼易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