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乘员舱的热舒适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乘员舱热舒适性的行列。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乘员舱本身内部结构复杂,如何真实模拟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热,合理设置太阳辐射边界,引用人体热调节模型,评价热舒适性等一系列问题,给乘员舱热舒适性的研究增加了不少困难。为了推进乘员舱热舒适性的研究,本文在人体热调节模型上作了尝试,并对得到的结果作出了热舒适性评价。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以某一款实际车模为原型,按照研究内容需要简化模型得到乘员舱结构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引入人体热调节模型,设置流场边界、热边界。通过乘员舱内热环境的计算,评价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问题。如何设置辐射热传递条件,人体生物热方程与CFD控制方程的迭代计算,如何合理地分析结果评价热舒适性是本研究中的难点。在结果分析中,对于从后处理中提取了大量图片和数据,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采样统计分析、评价体系标准等工具,对一系列物理量如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相对湿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关于乘员舱热舒适性评价的结论,为今后热舒适性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的创新点:乘员舱内的热计算与人体热调节模型进行迭代计算,考虑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将人体作为一个热边界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乘员舱内气流组织的 CFD 研究现状
  • 1.2.2 人体热调节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热舒适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乘员舱内流场数值模拟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2.2 湍流流动模拟
  • 2.3 数值模拟的总体流程
  • 2.4 控制方程
  • 2.4.1 湍流基本方程的特点
  • 2.4.2 质量守恒方程
  • 2.4.3 动量守恒方程
  • 2.4.4 能量守恒方程
  • 2.4.5 流动与传热问题控制方程
  • 2.5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5.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的分类
  • 2.5.2 Reynolds 时均法(RANS)
  • 2.5.3 统计平均法
  • 2.5.4 大涡模拟方法(LES)
  • 2.5.5 直接数值模拟(DNS)
  • 2.6 基于有限体积的控制方程离散
  • 2.6.1 常用的离散方法
  • 2.6.2 常见的差值方式
  • 2.7 商用 CFD 软件介绍
  • 2.7.1 Fluent
  • 2.7.2 SC/Tetra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体热调节模型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1 人体热调节系统
  • 3.2 人体热调节模型的生物热方程
  • 3.3 本研究使用的人体热调节模型
  • 3.3.1 人体的生理因素
  • 3.3.2 人体模型及每节段模型
  • 3.3.3 血液循环系统
  • 3.3.4 节段中的热交换
  • 3.3.5 皮肤表面可感知的热损失
  • 3.3.6 人体热调节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人体的轿车乘员舱模型的建立与热分析
  • 4.1 概述
  • 4.2 物理模型
  • 4.3 网格划分
  • 4.4 数学模型
  • 4.4.1 基本控制方程
  • 4.4.2 湍流模型
  • 4.4.3 人体生物热方程
  • 4.5 材料参数设置
  • 4.6 边界条件设置
  • 4.6.1 流动进口边界
  • 4.6.2 流动出口边界
  • 4.6.3 壁面边界条件
  • 4.6.4 初始条件
  • 4.6.5 时间步长
  • 4.7 太阳辐射边界条件
  • 4.7.1 车室外壁受到的太阳辐射
  • 4.7.2 日照表面综合温度计算
  • 4.7.3 车窗上的太阳辐射
  • 4.7.4 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 4.7.5 辐射参数设置
  • 4.8 人体热调节模型参数设置
  • 4.9 热传导参数设置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结果及热舒适性评价
  • 5.1 数值计算
  • 5.2 数值计算结果
  • 5.2.1 速度场分布
  • 5.2.2 压力场分布
  • 5.2.3 温度场分布
  • 5.2.4 相对湿度分布
  • 5.3 热舒适性评价
  • 5.3.1 气流组织评价体系
  • 5.3.2 热舒适性评价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热评价模型的乘员舱降温特性[J]. 制冷学报 2020(04)
    • [2].铝锂材料比复合材料更适合猎户座乘员舱[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9(06)
    • [3].大飞机乘员舱热载荷的工程估算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12)
    • [4].R134a汽车空调及整车降温性能仿真优化分析[J]. 制冷与空调 2020(03)
    • [5].某轻卡空调制冷系统瞬态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J]. 汽车电器 2020(04)
    • [6].轿车乘员舱内供热负荷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4(04)
    • [7].汽车乘员舱安全性与舒适性多学科设计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12(02)
    • [8].汽车发动机和乘员舱温升过程仿真建模分析[J]. 汽车工程师 2019(05)
    • [9].轿车侧面碰撞乘员舱分区刚度优化与匹配研究[J]. 汽车工程 2014(08)
    • [10].NASA完成“猎户座”飞船乘员舱主结构焊接[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03)
    • [11].某轻卡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J]. 汽车工程学报 2020(06)
    • [12].轿车乘员舱内气流对气动阻力影响的数值模拟[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4(01)
    • [13].怠速工况下轿车乘员舱热负荷研究[J]. 制冷学报 2012(04)
    • [14].乘员表面温度分布和乘员舱热舒适性的模拟[J]. 汽车工程 2018(07)
    • [15].汽车乘员舱内温度场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 [16].汽车前风窗玻璃的除霜性能数值研究[J]. 机械强度 2016(05)
    • [17].载人航天器乘员舱空气龄分布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J]. 航天器工程 2014(02)
    • [18].碳纤维单体乘员舱——迈凯伦入门级跑车P13[J]. 纤维复合材料 2014(04)
    • [19].汽车乘员舱的布置设计[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09)
    • [20].汽车乘员舱储物空间设计[J]. 汽车工程师 2013(07)
    • [21].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车辆空调系统[J]. 汽车电器 2018(09)
    • [22].洛·马公司装运第一个“猎户座”航天器[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01)
    • [23].汽车乘员舱空调制冷CFD瞬态分析[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06)
    • [24].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乘员舱安全性研究[J]. 公路与汽运 2008(04)
    • [25].NASA成功进行猎户座飞船发射中止系统试验[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0(03)
    • [26].基于STAR-CCM+的客车乘员舱热舒适性仿真与改进[J].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7(05)
    • [27].冬季夜间乘员舱内热环境及人体热舒适性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8].基于JACK的某自行高炮乘员舱人机工效评估[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3(02)
    • [29].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J]. 汽车工程 2019(06)
    • [30].太阳辐射下乘员舱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J]. 机械强度 2017(02)

    标签:;  ;  ;  ;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