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大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论文题目: 大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土壤学

作者: 齐永华

导师: 张凤荣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农业产业化,农户行为,大城市郊区,北京平谷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农业顺利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大城市郊区由于具有市场和区位等诸多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土地利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实现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对大城市郊区乃至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借鉴意义。以北京市平谷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综合运用地学、区域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户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数学模型模拟和GI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平谷区土地利用和农户行为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平谷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提出了大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利用平谷区两期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对1992-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期间平谷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用地快速向非农用地转化;在农地内部,大田迅速向果园和菜地转移;土地利用程度降低。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和地方政策;同时,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揭示平谷区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双重作用的结果。对平谷区116个农户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劳动力质量投入指数模型,发现平谷区农户在各产业上的劳动力要素投入存在很大差异,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通过对农户资本要素投入的分析,发现农户资本投入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菜地>大田>果园,物质投入结构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菜地>果园>大田,不同产业农户劳动力要素投入和资本要素投入顺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认为各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引致农户要素投入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农户在不同产业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农户账簿的投入产出分析与经济学意义的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认为基于农户账簿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揭示农户土地利用选择和行为方式的驱动机制。农户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资金缺乏、产品价格低而不稳、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和农业技术缺乏是农户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对于县域及以上尺度的地区,传统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由于没有考虑市场因素,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停留于纸面。突出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则可以弥补前者的不足。根据拟定的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原则和思路,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市场和农户的双重需求,实现了案例区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平谷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与布局。最后,对平谷区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指出了平谷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大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和保障措施。认为土地合理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科技进步是提升农产品绝对竞争力的基础,市场建设则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平谷区概况与农业发展区位分析

2.1 平谷区概况

2.2 平谷区农业发展现状

2.3 平谷区农业区位分析

2.4 平谷经济与京郊其它区县相比的优劣势分析

2.5 平谷区在北京市的功能定位与分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3.1 数据基础与处理

3.2 平谷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3 平谷区上地利用数量变化

3.4 平谷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5 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北京市的比较

3.6 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谷区农户土地利用投入产出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平谷区农户调查的方法与路线设计

4.2 平谷区农户土地经营情况分析

4.3 平谷区农户土地利用生产要素投入分析

4.4 平谷区农户不同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4.5 平谷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

5.1 对于农业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认识

5.2 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及其评价

5.3 基于土地利用优化设计的平谷区农业产业化战略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6.1 平谷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征

6.2 平谷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6.3 平谷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的启示

6.4 大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6-13

参考文献

  • [1].中国PM2.5的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实证研究[D]. 卢德彬.华东师范大学2018
  • [2].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 张瑜.华中农业大学2015
  • [3].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 李学梅.陕西师范大学2016
  • [4].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行为研究[D]. 贺瑜.武汉大学2009
  • [5].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演变及预测研究[D]. 陈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 [6].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研究[D]. 刘世斌.中国地质大学2013
  • [7].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陈文惠.福建师范大学2001
  • [8].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调控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D]. 陈勇.华中农业大学2004
  • [9].坝上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D]. 李志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10].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 余振国.浙江大学2005

标签:;  ;  ;  ;  ;  

大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