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元谋普登研究区位于元谋凸起东缘,元谋大断裂西侧。区内开展过一定程度找矿工作,积累了资料,奠定了基础,但是以往工作手段单一,总体综合研究程度低。通过对前人资料及近年来开展工作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化该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找矿标志的研究,开展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靶区。论文依托《云南省元谋县普登地区矿产勘查》项目,以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高新技术,按统计的原理,对地、化、遥等综合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相应专题图层;利用GIS分析矿化与专题图层之间的关系,确定变量权系数,构建综合信息定量找矿模型,圈定不同级别的找矿靶区。具体步骤如下:①在MAPGIS平台上建立统一精度、统一地理坐标系下的8个综合信息图层;②利用GIS方法分析地层、岩浆岩以及断裂与矿化的关系,分别求出单位矿产当量以及断裂缓冲区;③分析水系沉积物、土壤以及岩石测量等工作成果,逐步缩小研究区域;④将遥感(RS)影像图解译为环型构造和线性构造,并从中提取矿化信息,用GIS作为辅助工具,从数据层次上实现RS和GIS的集成;⑤利用MAPGIS检索功能,属性库管理功能,裁减功能,点对区相交、线对区相交、区对区相交、区对区合并,缓冲区分析,属性分析,DTM分析,图象分析以及投影变换分析等功能,确定出研究区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⑥以二态变量取值为基础,运用信息量法确定变量权系数,计算出各个单元格的综合信息量I;⑦确定0.43为综合信息量临界点,精确圈出了三个A级靶区,两个B级靶区。开展以GIS技术为支撑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实现了多源地学信息的融合,增加了数据的重复利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了宏观规划信息;且成为地质找矿行业中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提取潜在信息以及提高矿产资源预测水平的重要途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区概况1.1.1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1.1.2 研究区自然地理1.1.3 研究区经济概况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2.1 选题依据1.2.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 研究工作概况1.4.1 指导思想1.4.2 技术路线1.4.3 研究内容1.4.4 以往工作程度及本次完成实物工作量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2.1 研究区地层岩性2.2 研究区构造2.2.1 褶皱2.2.2 断裂2.3 研究区岩浆岩2.3.1 吕梁期2.3.2 晋宁—澄江期2.3.3 华力西期2.3.4 燕山期2.4 研究区变质作用及变质岩2.4.1 中深变质岩系2.4.2 浅变质岩系2.5 地质发展简史第三章 地球化学异常研究3.1 水系沉积物分析3.2 土壤地球化学分析3.3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3.3.1 十棵树金多金属研究区3.3.2 小罗岔铜多金属研究区3.3.3 龙山铁多金属研究区第四章 成矿控制因素分析4.1 矿(化)点概况4.1.1 铜矿4.1.2 铂、铜镍矿4.2 地层岩性与矿化的关系4.3 断裂与矿化的关系4.4 遥感信息与矿化关系4.4.1 线性构造分析4.4.2 环形构造分析4.4.3 环形构造与线性构造的关系第五章 综合信息异常研究和靶区预测5.1 控矿地质因素重要性分析及变量选择5.2 权值的确定5.2.1 地质统计单元的划分5.2.2 条件概率信息量计算法5.2.3 变量的提取与赋值5.2.4 各单元信息量计算5.3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5.4 预测靶区的圈定5.4.1 预测单元信息量临界值的确定5.4.2 找矿靶区的预测5.5 靶区简述第六章 结语6.1 结论6.2 存在问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元谋普登论文; 综合信息论文; 成矿预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