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基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实验性肝癌的旁杀伤效应增效机制

自杀基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实验性肝癌的旁杀伤效应增效机制

论文摘要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在体内试验中,自杀基因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初步显示出协同抗肿瘤效应。因而阐释二者协同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以为如何更好发挥联合治疗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目的:本实验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在HSV-tk/GCV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实验性肝癌具有增效作用的基础上,运用elisa方法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初步探讨其增效的旁杀伤效应机制,为建立中西医结合肿瘤基因治疗方案提供必要条件。 方法:在已建立能稳定产病毒的PT67/tk细胞株的基础上,用NIH 3T3测定病毒滴度。将此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22,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命名为H22/tk。并将H22细胞与H22/tk细胞以4∶1的比例接种昆明种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应用前药GCV,及灌服六味地前丸,14日后处死测肿瘤质量,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周围免疫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应用elisa技术观察荷瘤小鼠血清中的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肿瘤细胞Cx43的表达。 结果:重新筛选G418的稳定抗性克隆PT67/tk,扩大培养,测重组逆转求病毒液的病毒滴度为2×105cfu/mL。以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成功将HSV-tk基因导入H22;通过形态学观察到H22/tk显示出对GCV的高敏感性。在体内实验中,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较单独应用HSV-tk/GCV系统相比,更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生长,治疗结束时称重,发现各治疗组肿瘤质量均较模型对照组轻,各组间比较结果仅显示联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病理学研究发现肿瘤局部炎细胞浸润,以联合组最多,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发现TNF-α水平以自杀基因治疗组最高,六味组最低。而IFN-γ水平以六味组最高,自杀基困治疗组最低。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联合组较模型组可以显著促进Cx43的表达,而单纯自杀基因和六味组治疗无此作用。 结论:体外实验证实GCV能明显杀伤H22/tk细胞,表明自杀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成功。体内实验中,自杀基因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初步显示出协同抗肿瘤效应;六味地黄丸增效作用的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和增加肿瘤局部淋巴细胞的浸润密切相关;面免疫方面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因子的副作用及GCV的负面效应有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后,可望战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方案。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自杀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自杀基因治疗系统
  • 2.旁观者效应
  • 3.肿瘤自杀基因的增效方法
  • 二、缝隙连接机制及研究进展
  • 1.缝隙连接与自杀基因的旁观者效应的关系
  • 2.肿瘤细胞GJS的诱导
  • 三、免疫介导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 1.免疫介导机制
  • 2.TNF的研究进展
  • 3.TFN的研究进展
  • 四、六味地黄丸的研究进展
  • 1.方解
  • 2.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HSV-tk/GCV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荷瘤小鼠体内外实验
  • 1.材料与方法
  • 2.疗效观察
  • 3.结果
  • 4.讨论
  • 二、联合治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的免疫介导机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三、联合治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的缝隙连接机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Cx32探讨六味地黄丸增效自杀基因抗肝癌的缝隙连接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1)

    标签:;  ;  ;  ;  

    自杀基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实验性肝癌的旁杀伤效应增效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