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滇东北段)退耕还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金沙江流域(滇东北段)退耕还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金沙江流域(滇东北段)退耕还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作者: 方向京

导师: 张洪江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滇东北,退耕还林,立地,配置模式,配套技术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滇东北是云南自然条件最为复杂、人地矛盾最为紧张、环境退化最为严重的区域。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植被,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以滇东北为主要对象,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立地类型划分,提出林种布局方案,评价选择出适应不同立地类型的退耕还林优化配置模式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调整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耕地:林地:牧草地:其它= 18:60:12:10。垦殖指数从目前的29.42%降至18.35% ,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6.38%提高到50~55%。通过宜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可保证区域的粮食安全大局。(2)划分8个立地类型组,31个立地类型,并归纳为中高山、中山、河谷三个区域,以及干热河谷造林困难区,与立地相对应,从而涵盖了滇东北的主要类型。(3)提出了区域林种空间布局。(4)原生植被主要类型分析表明:云南松占据主要的生存空间,林木株数在各径阶、龄级上为均呈对称性概率分布,林分结构稳定。旱冬瓜林则表现出分布紧凑、郁闭度高的特点。对于金沙江流域中高山和高山峡谷区,采用近自然恢复模式,辅之人工促进措施,效果更好。(5)中高山区竹种表现:方竹>罗汉竹>水竹;天麻菌材:板栗>毛桃>木姜子;河谷区参试竹种均表现良好,其它树种漆树>刺楸>香椿。干热河谷区参试树种均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高生长:山毛豆>三叶豆>苦楝>凤凰木>清香木,地径:台湾相思>山毛豆>清香木>凤凰木>三叶豆>。(6)不同配置模式的生态功能比较结果表明,在河谷区,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车桑子林(B)>杉木林(D)>紫茎女贞林(A)>刺楸林(E)>竹林(C);在中高山区:华山松林(G)>云南松林(H)>麻栎林(K)>旱冬瓜林(J)>圣诞树林(F)(7)不同配置模式生物量比较结果,河谷区排序:竹林(C)>刺楸林(E)>杉木林(D)>紫茎女贞林(A)>车桑子林(B);在中山区,不同配置模式的总生物量主要取决于乔木层的生物量,并且与乔木层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总生物量排序:圣诞树林(F)>旱冬瓜林(J)>麻栎林(K)>云南松林(H)>华山松林(G)。(8)不同配置模式总生产力比较,河谷区:竹林(C)>刺楸林(E)>杉木林(D)>紫茎女贞林(A)>车桑子林(B),且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总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在中山区,圣诞树林(F)>旱冬瓜林(J)>麻栎林(K)>云南松林(H)>华山松林(G)。且随林分郁闭度增大,乔木层对其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抑制作用明显加强。

论文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立地类型划分

4.1 立地因子选择

4.2 人为因子

4.3 立地类型划分

4.4 小结

5 退耕还林配套技术

5.1 人地关系协调

5.2 林种空间布局

5.3 树种选择技术

5.4 实用育苗造林技术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模式

6.1 重建治理模式

6.2 定向培育模式

6.3 自然修复模式

7 模式功能评价

7.1 恢复重建模式功能评价

7.2 自然修复模式功能评价

7.3 生物量与生产力分析

7.4 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7.5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1-10

相关论文

  • [1].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 王得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2].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 李贤伟.四川农业大学2004
  • [3].青海大通退耕还林配置模式与生态功能研究[D]. 李文忠.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 姜恩来.北京林业大学2005
  • [5].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D]. 贾卫国.南京林业大学2005
  • [6].青海大通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研究[D]. 李世荣.北京林业大学2006
  • [7].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旭东.北京林业大学2005
  • [8].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 郎南军.北京林业大学2005
  • [9].黄土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研究[D]. 史常青.北京林业大学2008
  • [10].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D]. 孟广涛.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  ;  ;  

金沙江流域(滇东北段)退耕还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