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人作为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对杂剧创作是一种限制。杂剧中的人物、情节和剧作家的精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群体的共同心态限制着杂剧的发展方向。同时,杂剧的发展是连续而有变化的,作为剧作家精神的载体,能够呈现出文人心态变化的轨迹。所以我们的研究将沿着历史发展的顺序,也是杂剧发展的足迹,以出现在元明两代文人剧作家的杂剧中的文人形象为研究对象,从生存状态、性格气质、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寻找历史变迁中的文人群体心态和杂剧文人形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挖掘出影响元明杂剧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元代初期,文人群体被推向政治、文化的边缘,个体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幻想,但对个体价值的充分肯定却恰恰成为此时文人形象身上最为突出的特征。杂剧往往抱着对中原文化传统的怀念和美赞来对文人进行全方位的刻画,呈现出的是才、情、义兼而有之的才子形象。剧作家接纳着也抵御着文化的变迁,使元初杂剧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而他们带着浓厚的关怀反观自身时,对于文人弱点的批判就表现为大胆地揭示,小心地点拨。元代中期,基本适应了元王朝统治环境的文人,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身份的改变,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恢复和再停,希望和失望的反复交替构成这一时期文人心态变化的中轴线。文人形象中贫寒之士也相应减少,多了对功名客观冷静的思考,也出现了在仕与隐之间难以抉择的犹豫,人生实现的标准非常明确地转向了道德价值。正是在对功名的重新认识中,文人不断地审视和理解着自己一直恪守的规范和法则,信、义就是这时被剧作家挖掘出来,成为能展现文人人格魅力的优势。元末明初,经历了元明易代的文人,社会地位回升,但在高压文化政策的威慑下,以及视杂剧为“小道”的思想影响下,文人心态趋向避祸和遵从,大大削弱了文人杂剧作家的队伍,在藩王剧作家的创作引导下,杂剧对文人的关注程度也并不强烈,多数形象处于陪衬的角色,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大大减弱,形象黯然失色。带有鲜明地为贵族娱乐和理学教化服务的特点,杂剧表现出发展过程中的迅速衰微。明中期,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文人的个体意识被唤醒,不受束缚地追求独特人生、对抗礼法成为这时文人群体的共同心态,杂剧中文人形象的刻画也突出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呈现出一批卓然不群的狂士和雅士形象,充斥着对传统价值标准的新思考。明后期,朝政腐败、世风日下,思想领域失去了权威和主流,文人心态也趋于复杂而多样。复古成为此时影响文人心态的新动向。有着救世责任的文人回首传统,力倡儒学道统,希望通过重建理学的权威来挽救世道人心。此时文人形象的刻画深入心灵,既有对人才的礼赞,又有对人才的悲悯。在拯时救世的渴望中找寻着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表现出末世文人纷杂的情绪。由元到明,杂剧在从舞台到案头的发展中衰落了,文人形象也走出了一条从社会到书斋的路程,虽然明后期,角色又表现出向着舞台、社会回归的倾向,但已然不能改变杂剧衰落的命运了。杂剧以其在文学上的特殊地位,真实地记录了文人剧作家的内心世界,所以杂剧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纠缠着文人剧作家心态变迁对人物形象的直接影响,以致影响到了整个杂剧的发展方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代西南地区文人结社现象考述——以巴蜀文人结社为考察中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清代山西茶商与文人政要关系探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文人塑像[J]. 戏剧之家 2020(09)
- [4].从“别号图”说起:且谈明代新型文人肖像画[J]. 四川戏剧 2020(02)
- [5].明清私家文人建筑的文化特性[J]. 东南学术 2020(03)
- [6].文学与文人旧居的复建——以李渔芥子园为例[J]. 汉字文化 2020(14)
- [7].明代海南文人结社考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8].老水文人[J]. 河北水利 2019(09)
- [9].做文人还是做报人[J]. 杭州(周刊) 2018(18)
- [10].评古琴曲《欸乃》中的文人情怀[J]. 北方音乐 2016(12)
- [11].媒介变迁语境下晚清文人书写观念的转型[J]. 青年记者 2018(26)
- [12].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J]. 文学评论 2016(04)
- [13].论元代扈从文人的多元化心理[J]. 学术交流 2016(11)
- [14].清末文人佛寺游文化现象探析[J]. 兰台世界 2017(10)
- [15].明代江南文人雅俗观念的嬗变[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6].文人与扇子[J]. 上海企业 2017(08)
- [17].文人爱以菊明志[J]. 吉林农业 2017(20)
- [18].“相轻”亦或“相重”:魏晋文人关系新解[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9].从文人画中看文人风骨[J]. 美与时代(下) 2016(01)
- [20].千万别说我是文人[J]. 检察风云 2016(15)
- [21].民间叙事与文人写作[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22].从诗歌功能的演变看文人趣味之生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 [23].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组织类型及其特点[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 [24].文人书法:正脉与创造[J]. 创作与评论 2015(06)
- [25].文人趣味与尚古情结[J]. 中国书法 2015(05)
- [26].林语堂幽默的文人价值取向[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08)
- [27].幸与不幸——儒道影响下的中国文人[J]. 北方文学 2019(36)
- [28].文人的性养[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5)
- [29].作为文人的大厨种种[J]. 风景名胜 2020(04)
- [30].文人的“酸”气[J]. 少儿国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