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误差” ——保罗·德曼文学批评研究

解构与“误差” ——保罗·德曼文学批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保罗·德曼批评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关键词:“误差”(error)作为突破口,试图寻找到贯穿于批评家学术生涯始终的一条思想线索,从而能够较为深入地理解这位解构大师的批评理论并透视其“盲视”与“洞见”。“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保罗·德曼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界解构主义阵营中的领军人物,被称为美国六十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具争议的批评家。德曼的文本艰深晦涩、内容深刻庞杂,国内学界对其关注较少。本篇论文的建构方法是:“以点带面、缩紧范围”,即由一个潜藏于德曼文本中的核心思想基点“误差”(error)意识出发,辐射德曼的整体思想框架;鉴于德曼的文本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其论述经常在不同的学科框架下穿梭,故将考察范围限定在德曼的文学批评文本之内。“误差”意识在德曼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从未中断,表现为一种分裂、背离的思想观和“真理”与“谬误”相伴相生的观点。本文选取了德曼批评文本中最重要的三个研究主题:“时间性”、“意向性”、“修辞性”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并考察三大主题中贯穿始终“误差”意识,从而水到渠成地解读德曼的解构批评理论,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德曼阅读理论的“盲点”。“误差”意识使德曼还原了文学文本独立复杂的建构性,并建立了“修辞性阅读”理论;但同时,德曼将这种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分裂极端化、扩大化,最终剥夺了文学语言存在的语境,从而将文学批评引入一种虚无主义的泥潭之中。当然,解构作为一种思潮已渐渐消退,然而,德曼的解构性批评理论所引发的许多理论问题并没有随着它的离场而得到解决,本文的讨论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导论
  • 第一节 走近保罗·德曼
  • 第二节 文论史背景下的保罗·德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德曼批评文本的特点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时间性误差
  • 第一节 从海德格尔开始
  • 第二节 现代性问题
  • 一、“现代性”的历史:从“巨人的肩膀”到波德莱尔的“悖论”
  • 二、解构尼采“无情的遗忘”
  • 三、“文学现代性”何以可能
  • 第三节 “多义的记忆”
  • 一、柏格森的“绵延”
  • 二、记忆指向未来
  • 三、记忆:从“绵延”走向“断裂”
  • 四、记忆的艺术: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
  • 第四节 时间性修辞学
  • 一、寓言与象征
  • 二、反讽:时间维度下的即刻性修辞
  • 第二章 意向性误差
  • 第一节 经验性意图与“意图谬误”
  • 第二节 结构性意向性:对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借鉴
  • 第三节 阐释循环理论中批评家的“意图”
  • 第四节 “意向性”的隐喻
  • 第三章 修辞性误差
  • 第一节 语言学转向
  • 第二节 语言的修辞性
  • 一、洛克:“修辞学是错误和欺骗的一种最大的工具”
  • 二、卢梭:从“巨人”到“人”的隐喻
  • 三、尼采:“修辞手段即一切语言范例的方式”
  • 第三节 修辞性阅读:“逻辑、语法与修辞”之间的张力
  • 第四节 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差异”反观“盲视与洞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解构与“误差” ——保罗·德曼文学批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