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肠道细菌和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的人群,导致肠道粘膜免疫反应过高所致。遗传因素作为IBD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早而且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另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IBD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并且IBD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后发展的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及IBD易感基因的研究,均证实IBD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近年来,在IBD遗传因素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确定了一些易感基因。例如,1996年发现位于1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NOD2/CARD15基因,并于2001年证实该基因是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Stoll等证实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DLG5基因上两个位点的SNP与CD有关。加拿大的一个研究组报道了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OCTN基因与CD相关。2006年,美国的IBD多中心协作研究显示一种编码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23(IL-23)亚单位的基因,似乎可影响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再次发现了IBD的易感基因。由此可见,IB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通过对该病遗传机制的研究,可确定或发现IBD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对该病的基因治疗、遗传咨询以及易感人群的合理预防起到重要作用。既往研究显示NOD2/CARD15基因、DLG5基因及OCTN基因多态性与欧洲人群IBD发病相关。日本和香港的研究显示NOD2/CARD15基因常见的SNP位点在亚洲IBD人群中没有多态性,我国人群的小样本研究也证实NOD2/CARD15在中国人群无多态性。日本人群遗传学研究显示DLG5、OCTN与日本人群CD无显著相关,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DLG5、OCTN与IBD无相关性,由此可见,遗传存在有很大的异质性,那么也就必然存在一个或者一些基因的突变与我国IBD人群相关。因此,寻找和鉴定与我国IBD人群相关的基因成为目前IBD研究的一个热点。调节炎症过程的关键性分子如环氧合酶(COXs)是针对IBD易感变异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COX-2基因的变异能够改变酶的功能从而影响个体对炎症的反应。环氧合酶-2(COX-2)作为COX的一种重要形式表达于IBD患者的肠道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当受到炎症细胞因子如IL-1诱导后产生。COX-2是产生前列腺素的关键限制酶之一。前列腺素在胃肠道创伤愈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非甾体消炎药抑制COX-2的转录和活性,不但加重UC的症状,甚至可以出现疾病活动的增加。因此,多态性可能通过改变炎症细胞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引起IBD的易感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设计了本试验。目的:检测我国汉族人群COX-2基因启动子区-1195G/A,-1290A/G和3′非编码区的8473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IBD可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及DNA序列测定技术,对291例溃疡性结肠炎、66例克罗恩病以及286名健康对照的COX-2基因(-1195G/A,-1290A/G与-8473C/T)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数据统计使用SAS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单倍体分析。结果:COX-2基因(-1195G/A,-1290A/G与-8473C/T)在我国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①-1195G/A位点在UC患者中的AA、AG和GG这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2﹪,53.9﹪,18.9﹪,CD患者中这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65.2﹪,21.2﹪,健康对照者中分别为26.2﹪,51.4﹪,22.4﹪。②-1290A/G位点的AA、AG和GG在UC中分别为82.8﹪,17.2﹪,0﹪,CD中分别为86.4﹪,13.6﹪,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6.4﹪,13.6﹪,0﹪。③-8473T/C位点的TT、TC和CC在UC中分别为58.8﹪,36.7﹪,4.5﹪,CD中分别为64.3﹪,30.3﹪,1.5﹪,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3﹪,33.9﹪,1.8﹪,但这三个位点各自的遗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相关性。对-1195G/A和-8473C/T进行单倍体分析,发现这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IBD亦没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COX-2(-1195G/A,-1290A/G与-8473C/T)这三个位点存在有基因多态性,但是其多态性与IBD之间没有关系,并且-1195G/A和-8473C/T这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汉族IBD亦不存在相关性。自从2001年Hugot等发现并证实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CARD15(NOD2)以来,寻找炎症性肠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成为了IBD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随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很多其他的易感基因,如DLG15、OCTN、IL-23R、ATG16L1等,并且这些基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中被得到证实,但是这些基因并没有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我们亚洲国家得到证实,这些结果提示给我们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种群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