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合理进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深入,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率低下等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深入研究探讨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非农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进行农村土地优化配置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壮大农村经济和发展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河北全省为研究区域,以集约化发展为指导思路,旨在提出省内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合理、优化、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从而为河北省农村土地合理化利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所论述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指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它包括土地资源利用形态、功能、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置。注重对不同功能分区土地的优化组合以及合理的空间分配关系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的土地利用状况做了充分调查与研究,针对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布局、利用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省内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政府部门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与指标,探究省内土地发展的内在潜力空间,分别从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类型与布局、用地结构、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对新农村土地利用提出合理目标和要求。再次,在对国内外土地利用模式调整工作中成功案例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从生产组织形式、居民点整理、形态类型、土地运作类型等角度区分土地利用模式,为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模式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中心部分为文章第五、第六、第七部分,即在对河北省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利用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概括,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将全省划分为四大区域,提出了适于不同地区发展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而得出省内土地利用模式分区图。最终,在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微观化,通过分析各区域农村发展条件、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及特点,研究提出了各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其具体问题设计出了适合本区域的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几种模式。文章最后,探讨了优化土地利用模式的实施措施,提出了深入贯彻城乡挂钩、制定集体土地及房屋流转、注入农村拆迁改造的市场机制、合理制定近中长期建设规划等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新农村内涵
  • 1.4.2 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的内涵
  • 2 河北省农村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河北省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 2.1.1 数量规模
  • 2.1.2 区域分布
  • 2.1.3 发展现状
  • 2.1.4 形态特征
  • 2.2 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2.2.1 农村土地类型构成
  • 2.2.2 农村土地结构分析
  • 2.2.3 农村土地布局分析
  • 2.2.4 农村土地利用潜力
  • 2.3 河北省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2.3.1 土地利用粗放,集约程度低
  • 2.3.2 居民点用地统筹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均不到位
  • 2.3.3 功能不全,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 2.3.4 城镇化进程中的双重用地问题日益突出
  • 3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3.1 对土地规模的要求
  • 3.2 对土地类型及布局的要求
  • 3.2.1 对土地类型的要求
  • 3.2.2 对土地布局的要求
  • 3.3 对用地结构的要求
  • 3.4 对管理模式的要求
  • 3.4.1 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促进土地集约经营
  • 3.4.2 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3.4.3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土地
  • 3.4.4 加快建设农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网络,确保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的科学决策
  • 4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
  • 4.1 国外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
  • 4.1.1 韩国—新村运动
  • 4.1.2 日本—造村运动
  • 4.2 国内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
  • 4.2.1 国内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分类
  • 4.2.2 国内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成功案例分析
  • 4.3 国内外农村土地利用经验总结
  • 4.3.1 乡村尺度的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应当是今后中国国土规划体系中的研究和工作重点
  • 4.3.2 中国的乡村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必须要与农村综合开发(或“新村运动”)相互配合、同步进行
  • 4.3.3 乡村土地利用需规模化、集约化
  • 5 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
  • 5.1 基础条件
  • 5.2 区域差异
  • 5.2.1 地形地貌差异
  • 5.2.2 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 5.2.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 5.3 土地利用模式分区
  • 6 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模式设计
  • 6.1 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原则
  • 6.1.1 城乡统筹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因地制宜原则
  • 6.1.4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 6.1.5 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 6.2 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分区设计
  • 6.2.1 坝上高原区
  • 6.2.2 山地丘陵区
  • 6.2.3 中南部平原区
  • 6.2.4 沿海平原区
  • 7 优化土地利用模式的措施
  • 7.1 深入贯彻城乡挂钩政策
  • 7.1.1 城乡挂钩政策的内涵
  • 7.1.2 落实挂钩政策的必要性
  • 7.1.3 挂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7.1.4 推动挂钩政策的建议
  • 7.2 制定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政策
  • 7.2.1 实施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政策的必要性
  • 7.2.2 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7.2.3 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对策和建议
  • 7.3 注入农村拆迁改造的市场机制
  • 7.3.1 农村集体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
  • 7.3.2 农村集体房屋拆迁问题的解决对策
  • 7.4 合理制定近、中、长期建设规划
  • 7.4.1 规划推进中的难题
  • 7.4.2 对规划思路的反思以及对规划实施策略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集约化农区不同政策情景下农户土地利用模式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3)
    • [2].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及其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4)
    • [3].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 无线互联科技 2013(07)
    • [4].高投入高产出土地利用模式的成因及对策[J]. 中国土地科学 2011(12)
    • [5].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模式关系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09)
    • [6].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10)
    • [7].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12)
    • [8].基于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浅探——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23)
    • [9].基于公交枢纽导向的新城区土地利用模式[J]. 城市公共交通 2008(11)
    • [10].永丰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 2008(09)
    • [11].重点生态功能区“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土地利用模式探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2].基于物质流调控的集约化农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理论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5)
    • [13].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4)
    • [14].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探讨——以河北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 [1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3)
    • [16].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压力及土地利用模式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8)
    • [17].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J]. 北京农业 2012(33)
    • [18].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2)
    • [19].岩溶地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设计初探——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20].改善土地利用模式 推进质量型城市化[J]. 领导科学论坛 2014(24)
    • [21].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 2013(02)
    • [22].广安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J]. 河北林果研究 2011(01)
    • [23].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模式相关性的比较[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5)
    • [24].三峡库区面向水土保持的土地利用模式[J]. 中国水土保持 2011(10)
    • [25].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缓解浙江省城市交通拥堵的研究[J]. 浙江建筑 2018(07)
    • [26].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J].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3)
    • [27].亚热带地区5种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比较[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 [28].从全球视角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模式[J]. 中国土地 2016(01)
    • [29].不同土地利用模式情景下贵州印江河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02)
    • [30].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5)

    标签:;  ;  ;  ;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