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叶片排间的动静干涉是叶轮机械固有的非定常流动特征。动静干涉流动主要包括:相邻叶排间的势干扰、尾迹与叶排的干扰、二次流与叶排的干扰。其中,尾迹在下游叶片表面的非定常脉动力引起的动静干涉噪声,是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主要噪声源之一,也是干线喷气客机在起飞、降落过程中的主要声源,应用弯掠叶片技术具有提高气动效率、减小流动损失、扩大稳定运行工况范围和降低气动噪声等显著优点。通过叶片弯掠技术优化动静叶排干涉流场,进而控制气动噪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将弯掠叶片技术引入到轴流风扇动静叶排中,研究弯掠叶片对动静干涉流动的影响,探讨通过弯掠叶片技术降低动静干涉气动噪声的可能。本文以低压轴流风扇三个不同周向弯曲角度的旋转动叶与同一径向直立静叶的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动叶周向弯曲对于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及气动噪声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T35通风机叶轮为原型设计加工了径向、周向前弯、周向后弯三个转子叶轮,并匹配相应的静子叶轮。在NUMECA-Fine/Turbo软件平台上,利用混合平面法对所研究的叶轮内部三维流场进行了定常计算,利用滑移网格技术对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压升方面前弯叶片比原型叶片性能更优,后弯叶片的性能则有所下降。2)通过分析总压升、各速度分量沿叶高的分布研究了动叶周向弯曲对径向二次流的控制。前弯叶轮的最大总压出现在比径向叶轮更靠近叶片中部的位置;后弯叶轮比径向叶轮则更靠近叶顶。具有一定周向前弯角度的叶片内部流场中,由于叶片对流体作用力的径向分量与流体所受到的惯性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改变了叶片表面附面层流体的迁移方向。3)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动静级间总压脉动、动叶尾迹的形状、传播以及尾迹与下游静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动叶周向弯曲有利于动叶尾迹和主流的掺混,能够加快尾迹耗散。动叶周向弯曲可以直接改变动叶尾迹形状,形状弯曲的尾迹与静叶作用时在不同叶高存在相位差,可以减小静叶所受合力的峰值。4)采用涡脱落噪声预测的Fukano模型对动静叶的宽频噪声声压级进行了预测。动叶涡脱落噪声是主要的宽频噪声。前弯动叶宽频噪声的声压级最小、径向次之、后弯最大。利用Lowson模型对静叶离散频率噪声辐射声压级预测表明动叶周向弯曲可以减小静叶表面的噪声辐射。本文探索性研究了动叶周向弯曲对动静级间二次流控制、尾迹特性、动静干涉以及气动噪声的影响,为弯掠叶片技术成熟应用于风扇压气机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命——动静》[J]. 美术 2017(05)
- [2].蛀木虫没有动静了[J]. 扬子江诗刊 2019(02)
- [3].阳朔西街[J]. 诗探索 2019(04)
- [4].车即权力[J]. 环境与生活 2018(Z1)
- [5].挑剔的牙签[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16(Z1)
- [6].以为到家了[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6(09)
- [7].动静[J]. 长江丛刊 2016(22)
- [8].动静之间[J]. 宝藏 2014(06)
- [9].精明与聪明[J]. 百姓生活 2013(05)
- [10].一直没有动静[J]. 散文诗 2013(12)
- [11].灰色毛衣[J].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9(12)
- [12].和“看”有关的练习[J].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版) 2010(Z1)
- [13].海南民谚解(之四)[J]. 椰城 2011(03)
- [14].看似“文静”的多动症[J]. 家庭医学 2011(05)
- [15].动静[J]. 宝藏 2008(11)
- [16].动动静静在“狱”中[J]. 小学生作文 2016(10)
- [17].动静之间(外四首)[J]. 回族文学 2013(06)
- [18].船钓扇贝排(下)[J]. 钓鱼 2014(22)
- [19].小鸡出壳[J]. 作文世界 2012(04)
- [20].动静映衬的妙处[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26)
- [21].把握好原则 动静才有效[J]. 四川教育 2008(11)
- [22].美在动静瞬问[J]. 广西电业 2013(Z1)
- [23].胸中有丘壑 动静皆风云[J]. 中国煤炭工业 2012(06)
- [24].田小的动静[J]. 文学港 2009(04)
- [25].森林里的秘密[J]. 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 2011(Z1)
- [26].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空间中的动静美学[J]. 艺术百家 2014(S1)
- [27].从“难缠的对手”到“亲密的伙伴”[J]. 幼儿教育 2017(31)
- [28].期待,从B30开始[J]. 中国汽车市场 2015(23)
- [29].眼里有泪[J]. 短小说 2009(07)
- [30].生命的动静[J]. 思维与智慧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