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分布,及主视眼和非主视眼与调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5例年龄18-35周岁,双眼屈光不正在-2.00DS至-10.OODS之间同时屈光参差低于1.5DS,最佳矫正视力之1.0的单纯近视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卡洞法并结合拇指法判断主视眼别,主客观综合验光获得屈光不正度数,移近法测量单眼调节幅度,FCC法测量调节滞后,翻转法测量调节灵敏度。运用SPSS17.0配对t检验分析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各调节因素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的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调节幅度(9.69±2.30vs9.60±2.37,P=0.294)、调节灵敏度(11.08±4.20vs10.63±4.60,P=0.260)和调节滞后量(0.11±0.27vs0.18±0.33,P=0.106)均无统计学差异。右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和左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9.48±2.29vs9.33±2.49, P=0.319;9.91±2.35vs9.88±2.26, P=0.749),调节灵敏度(10.50±4.70vs9.99±4.90, P=0.116;10.70±3.77vs11.25±4.27,P=0.295)和调节滞后量(0.14±0.310vs0.18±0.32, P=0.419;0.08±0.23vs0.18±0.35, P=0.168)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无或较小屈光参差的成人近视患者来说,主视眼是注视动作的主导眼,在注视过程中象是有更多的使用机会,但并不一定具备更好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准确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棱镜耐受试验在老视性屈光参差渐变多焦点眼镜中的应用[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03)
- [2].生理性屈光参差对近视的影响分析[J]. 实用防盲技术 2018(04)
- [3].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上)[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01)
- [4].浅谈屈光参差配镜原则[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3(07)
- [5].青少年屈光参差矫治方法新进展[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3(11)
- [6].关于一例屈光参差的验光处方[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01)
- [7].成人单纯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6)
- [8].43例视力损伤合并屈光参差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S1)
- [9].高度屈光参差的病例分析[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01)
- [10].屈光参差的验配[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05)
- [11].两眼屈光参差的验光及矫正原则[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05)
- [12].屈光参差与立体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3)
- [13].屈光参差眼的特点与矫治[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13)
- [14].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知觉眼位特点的观察[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05)
- [15].近视性屈光参差影响双眼视功能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05)
- [16].两眼屈光参差平衡矫正[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07)
- [17].FVEP对婴幼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前瞻性诊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31)
- [18].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屈光度与高阶像差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10)
- [19].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13)
- [20].综合疗法治疗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98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22)
- [21].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13)
- [22].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近视双眼间高阶像差特征的对比研究[J]. 眼科新进展 2016(02)
- [2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对术后短期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影响[J]. 眼科 2017(03)
- [24].广州地区6月龄婴儿屈光状态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4)
- [25].不等像与等像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05)
- [26].孩子双眼视力相差大,家长可别“不上心”[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02)
- [27].单纯屈光参差弱视儿童连续全遮盖治疗3个月对视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14)
- [28].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动态变化分析158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9)
- [29].只有一只眼睛近视,需要戴眼镜吗?[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04)
- [30].分析眼屈光参差的症状及治疗[J]. 价值工程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