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鸦片滥用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鸦片烟毒是清代中晚期和民国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伴随于此,鸦片烟瘾的戒除也成为了中医药学上的新问题。现在中医界有关学者对中医药戒毒的历史进行了一些回顾研究,介绍了清代的戒烟著作和相关的戒烟理论。但在医史学方面,并无系统论述。本研究希望能够补充完善这一时期医学史的相关内容,从社会史与医学史相结合的研究角度出发,为中医药发展解决新问题提供借鉴。同时,通过对当时中医药戒烟的方法、方药的回顾,希望能对现代戒毒研究有借鉴作用。本文的主题是“烟毒”,是特指阿片的慢性中毒反应,同时也论述鸦片对个人生活、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危害。本文历史考察的时间为清代。1773年之前,鸦片输入量相对较少,危害并不明显。鸦片由最初作为药物传入,随着吸食方法的出现,演化为毒品。其过程分为4个阶段:①隋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底野迦”作为贡药传入;②明初时鸦片作为贡药传入,明朝后期作为药物进口;③明朝末期吸食鸦片方法的传入,鸦片输入数量尚不大。明朝开始到乾隆以前,医家主要是对鸦片作为“房中药”的滥用进行告诫。④从乾隆中后期开始,鸦片大量输入,成为危害甚众的毒品。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制定鸦片政策,鸦片从此大量流入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文中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1773年~1911年。1.清代中晚期鸦片烟毒的考察鸦片的大量传入与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政策有关。当时英国为了牟取巨额商业利润,扭转贸易逆差,将鸦片作为一种谋利的商品,不断向中国倾销。鸦片能进入中国境内,并广泛流传,与清政府的妥协和贪官污吏的庇护及当时人们对于鸦片的认识不足,贪图鸦片吸食的快感密切相关。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步步进逼,清政府不断妥协,鸦片由走私变为合法化,其毒害也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散,输入数量越来越多,吸食人群越来越广。19世纪60年代起,腐败的清政府希望以土烟抵制洋烟,公开允许种植鸦片,由于土烟价格低廉,吸食鸦片的人数进一步增加,范围扩大到社会各阶层甚至下层百姓。清末期,随着国际禁烟呼声的增高和中国消费市场的疲乏,以及国产鸦片的增加,鸦片进口有所减少,但代之而来的是毒性更强、危害更烈的吗啡、海洛因。这两种鸦片的制成品不断输入中国,数量逐年增加。鸦片的输入不仅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问题,使白银大量外流,动摇国家根基,更重要的是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吸食鸦片既浪费钱财,又耗费时间,消磨志气,并且导致疾病,甚至造成死亡。众多的吸食者深受鸦片毒害,身心消沉,劳动力下降,造成了社会不安定。此外,烟瘾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繁衍。面对鸦片烟毒的泛滥这一社会问题,社会各阶层做了不同的反应。清政府认识到鸦片对于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危害,施行禁烟政策,采取控制鸦片来源、禁止国内吸食和贩卖鸦片等措施。道光十九年(1839)春,禁烟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缴获的外国商人的200多万斤鸦片,是中国禁烟史上的一次胜利。但是,除了嘉庆、道光时期明确采取禁止鸦片入口,其他时期都是采用提高鸦片关税的方式限制鸦片流入,这种“治内不治外”的消极方式,显然是不能杜绝鸦片的吸食和贩卖的。在清政府的禁烟措施中,也包含一部分戒烟措施,如推广和规范戒烟方和提倡开设戒烟局。清代最著名的禁烟大臣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主张配合戒烟断瘾药,并公布推广了一些戒烟方药。清后期,当吗啡作为戒烟药滥用时,清廷也曾采取了相关的规范戒烟方药的措施。当时民间的一些社会有识之士支持禁烟政策,并且针对烟毒做出了积极反应。他们著书立说,宣传对于鸦片及鸦片危害的认识,呼吁百姓不要吸食,主要有:①清代范循陔辑录《鸦片见闻录》(1853),广收博采50种著作及奏疏中关于鸦片的记载,使鸦片吸食者明其源流,知其毒害;②刘季伦撰写《鸦片烟论》(1888),专门论述鸦片之害;③署名“有虞氏之遗民”编写《鸦片流毒中国史》(1907),在专门章节中论述“鸦片之毒质及其害人之功能”。此外,他们还编写歌册,以诗歌形式宣传鸦片危害,通俗易懂,并且通过与国外比较,对鸦片问题的缘由进行思考,认为中国人自己不能全身远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识之士还响应禁烟政策,成立禁烟会,创办戒烟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汪显述为首创办的商办戒烟会。2.清代中医药戒烟研究医家作为直接与烟毒作斗争的特殊人员,不但积极探索戒除鸦片烟瘾的方法和方药,还参与社会活动,成立戒烟局帮助吸食鸦片上瘾者戒除烟瘾。如医家丁泽周提倡成立戒烟局,推广戒烟方药。清代医家关注鸦片问题,在一些医话类著作、综合方书或医案著作中有对鸦片认识的记载。并且在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出现了戒烟专著。现存的相关著作主要有以下4种:①《救迷良方》(1833年),是现存第一部戒烟专著,为何其伟应林则徐禁烟的需求而辑录的,该书不到5000字,理法方药俱备,初步构建了戒烟理论体系。《救迷良方》收方10首,其中“忌酸丸”、“补正丸”、“鹊丹”、“四物饮”被林则徐推行,流传甚广;②《戒烟全法》(1854),为陈恭敏辑录,后经程履丰修订。陈氏总结自己的戒疗经验,认为当时的戒烟药皆借鸦片烟为药引,并不能彻底戒除烟瘾,他主张根据五脏受瘾不同依证定方用药,同时逐渐减少鸦片的吸食量。对于因病而吸食者,他认为要先治疗所患的疾病,使其身心渐强。书中还记载了治疗烟瘾的一味特殊之药,紫背金牛草。③《抉瘾刍言》(1909),作者杜钟骏,书中对上瘾的原因、瘾的相关特点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了烟瘾为病,创制了“参鹿戒烟丸”。书中还收录了“戒鸦片烟酒方”及简便方“鳝鱼血方”、“南瓜断瘾方”;④《鸦片瘾戒除法》(1911年),为曹炳章撰写。曹氏针对当时戒烟药中使用吗啡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记载了检验吗啡的试验方法。该书涵盖内容广泛,共有四万多字,涉及鸦片历史沿革及禁烟措施,吸烟毒害生理的情况,还收录了当时的戒烟西药。医家对鸦片的成瘾原因、烟瘾发作及烟瘾未发时病机和症状的认识是戒烟的理论基础。医家一般认为鸦片的性味是酸、涩、温,对鸦片归经,前期主张归于足少阴经,后来逐渐有所扩充。医家对鸦片的毒性有充分的认识,一致认为鸦片成瘾不同于一般的嗜好,而是一种疾病。成瘾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即瘾发时的痛苦感受与得以吸食鸦片后的舒畅感受。这两种感受有着一定的生理改变基础,两者形成明显对照,则成为鸦片成瘾者对鸦片形成心理依赖而难以戒除的原因。对吸食鸦片产生舒快感的病机,医家对此有3种认识:①提劫五脏元气论;②束气缩血论;③强脑安神论。此外,医家还认识到,因病而吸食鸦片,在吸食时虽然能够感觉舒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症,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对烟瘾发作的病机探讨大致有以下6种认识:①与吸食鸦片产生舒畅感的病机相对应,即阳气失于提劫、气血松懈涣散、强脑之效消失;②痰壅说;③烟虫说:④多病机相兼论;⑤脏腑病位探讨说;⑥吸收西学新说。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医家对于烟毒这一古书无载的疾病,总结出几条颇为重要的病机特点。①毒瘾发作有时间性,与脾脏有关;②毒瘾有程度不同,发作的表现有轻重之分,与个人的体质及吸食剂量相关;③毒瘾具有渐进性,随着时间的增加,需求量越来越大,中毒也越来越深;④毒瘾具有遗传性。清代医家对鸦片瘾发症状进行了描述,分为先兆症状和典型症状。先兆症状:痒若虫行肌痒难搔;典型症状:这也是烟毒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涕泪俱下,汗出身重,哈欠连声,肤寒肌栗,腹痛呕吐,心慌头眩。医家还对瘾发的症状进行了分类。其一是因为吸食鸦片影响体质而造成的虚证,其二是以往没有而新增的病症。医家还提出,严重的瘾脱或鸦片过量,可以导致死亡。医家认识鸦片成瘾后,患者体内的病理改变并非只与瘾发相关,而是一种长期的渐进性的毒性损害,长期吸食鸦片会导致吸食者产生多种病症,平时就可能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清代医家提出“烟劳”与“烟痢”的病名,认为这是预后很差的两种病证。清代医家对鸦片烟毒能耗伤气、血、精、津液达成共识,但由于各个医家对于耗伤气、血、津液及受损脏腑的认识侧重不一,观点各异。医家将中医治疗的原则引入烟毒的治疗中,并结合烟毒的特殊性,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治疗体系。清代中医戒烟的原则总的来说有重视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原有疾病的治疗,重视扶助正气,关注瘾发情况的变化和重视戒后调理,重视心理的暗示激励作用。关于成瘾的治疗,最为主流的戒断方法有两类:其一,代替法。采用某些成分来代替鸦片,以减轻戒断症状,并通过按疗程递减的方法,逐渐达到戒断烟瘾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鸦片的类属品替代,递减戒烟,如著名的林文忠公断瘾丸就属此类。②使用具有类似鸦片某种特性的药物,如苦燥敛急之品或者酒剂。③类似鸦片的膏状剂型。其二,药物治疗。有些医家不主张使用鸦片类属品,而根据对鸦片烟毒的病机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治法,纯用药物治疗,包括药味庞多的复方,也有简单的单方或小方。此外,也还有一些医家主张服药的同时也可以吸食鸦片,但吸食的数量应逐渐减少。医家对治疗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也进行了探索。如烟瘾大而难以服药、戒烟期间又患他病、服药过程中又吸食鸦片的处理方法。清代医家寻求戒烟方法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前人教训的过程。此外,对于在戒烟药中使用鸦片或鸦片类属品的问题,医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医家认为此法能够缓解鸦片的戒断症状,有助于戒烟。另一些医家提出批判,认为并不能真正断瘾,主张用纯药物戒烟法。但是医家对于在戒烟药中使用危害更大的吗啡,都持反对意见,呼吁禁用。在清代,医家不仅探索多种戒烟方法,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丸、膏、酒、汤剂等多种剂型的方剂。这些方剂以刻本或抄本的形式流传,有些方剂的传播有官方的参与推广。方剂有些来源于医家本人或对他人戒除经验的总结,也有少量来自外洋,还有些方剂的创始者已无法追踪。药物的服用时间多在瘾发之前,疗程往往为十余日,或月余。当时药肆中亦有戒烟的丸药出售,方便购买。此外,当时也用西药进行戒烟。3.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鸦片烟毒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才是医学研究问题。国家政府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清朝统治的无能与腐败,是清代烟毒泛滥的根源所在。第二,鸦片有毒品和药物的双重属性,政府应该严格管制。民众应该抛弃依靠药物来取得享受的错误观念,对新的事物要先进行好坏甄别,不要盲目跟风。第三,禁烟和戒烟的措施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在清代禁烟的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人物是林则徐,他不仅做出虎门销烟的壮举,而且请求医家何其伟搜集戒烟药方,并推广戒烟药物,促进了戒烟方药的应用。第四,医家对于一种新病的认识是从可见的症状入手,依据已有的传统中医理论,推测病位、病机,提出了假说。同时,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充实着病因病机学说。由于西医传入的影响,也借用西医的一些名词进行病机解释。这些对于中医学本身的发展是有益的。第五,清代戒烟方如忌酸丸、补正丸、商办戒烟会戒烟方在当时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些清代的戒烟方法、方剂或药物至今受到重视。如递减戒烟法、洋金花(东莨菪碱)戒烟法现在仍在被借鉴使用;当时的有些戒烟方药,如十九味戒烟药方等被现代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新型戒烟的研制基础。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戒毒的优势,纯药物治疗和对戒断后症状的治疗调理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第六,鸦片烟瘾的戒除,一直到现在都是个难题。医家在探求治法时考虑到烟瘾具有心理依赖性的特殊性,使用鸦片制品、类属品,或使用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进行替代。这样做是不是合适,一直是清代医家探讨的话题,且这种讨论延续至今。同时,对于鸦片类毒品成瘾与脑的关系,成瘾遗传性的机理现在也仍在探索之中。这些说明,有些医学难题的妥善解决可能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鸦片与烟草拌和吸食法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及启示[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2].日本战时伪蒙疆产鸦片供求调节政策探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9(04)
- [3].晚清时期中国吸食鸦片人口数量研究[J].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2)
- [4].鸦片在近代中国泛滥的原因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21)
- [5].你是否中了“鸦片式”护肤的毒?[J]. 中国化妆品 2017(Z1)
- [6].清末山西鸦片问题——以“文交惨案”为中心的考察[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日本在伪满洲国推行的鸦片统制政策与毒祸[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5(11)
- [8].日本殖民大连时期的鸦片政策及影响[J].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9(00)
- [9].日本侵占大连时期鸦片政策初探[J].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8(00)
- [10].穿越历史的藩篱[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05)
- [11].试论日本侵华期间的鸦片政策——以“蒙疆”产鸦片为中心[J]. 社会史研究 2016(00)
- [12].1938-1945年日伪鸦片毒化政策探析——以湖北沦陷区为考察[J]. 财经政法资讯 2014(05)
- [13].中国人把鸦片变成了毒品?[J]. 视野 2015(17)
- [14].由“一箱鸦片有多重”谈历史教学[J]. 考试周刊 2015(68)
- [15].宗教真的是“鸦片”?[J]. 南方人物周刊 2009(22)
- [16].勿忘鸦片之痛[J]. 工会博览(社会版) 2009(06)
- [17].近代西康鸦片流毒及其危害[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18].不幸的鸦片世纪[J]. 文史天地 2019(01)
- [19].英属时期新加坡的鸦片政策探析[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8(01)
- [20].试论鸦片经济对清帝国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1].民国时期甘南藏区鸦片泛滥原因[J]. 陇东学院学报 2016(06)
- [22].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福建的鸦片政策[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4)
- [23].日伪鸦片“十年断禁”政策的提出及其实质[J].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09(00)
- [24].日本向中国走私了多少鸦片[J]. 世界博览 2010(02)
- [25].鸦片、帝国与近代历史[J]. 国际汉学 2010(02)
- [26].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述评——以贵州鸦片问题为重点[J]. 黑龙江史志 2014(07)
- [27].近代小说与鸦片叙事[J]. 社会科学 2014(11)
- [28].近代陕西鸦片吸食的成因及影响[J]. 科技信息 2013(05)
- [29].论日伪时期辽宁省的鸦片专卖政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30].浅析民国时期绥远地区鸦片泛滥下的农业危机[J]. 学理论 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