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卖业看似风光泡沫不少(论文文献综述)
汪蒙[1](2017)在《纪录片《网络女主播》导演阐述》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网络主播这个词汇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直播成为下一个风口;移动直播技术得以实现,人人直播成为可能;网络主播一夜暴富,刺激更多普通人加入直播行业;直播乱象频出,使得网络直播行业被贴上“暧昧经济”、“灰色行业”、等标签。而其中的女性群体——网络女主播,更是因为一些主播的拜金行为、露骨举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网络女主播到底是怎样的群体?网络主播这个新兴职业有哪些特质?网络直播行业的现状如何?本片围绕三名纪录了三名不同类型女主播的日常,展现网络女主播的群体画像。以她们的内心感受,展示直播行业的现状以及问题——既给普通人实现逆袭的机遇,又因商业模式的弊端让主播对未来充满担忧;既能通过直播结识更多朋友,又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而使关系非常脆弱。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结合纪录片《网络女主播》的创作过程,从纪录片理论、纪录片叙事方式、纪录片创作三个方面对此片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解读的方法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究。
李雪梅[2](2015)在《生活政治的文学表征 ——以新世纪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与世纪之交中国的社会转型、价值观念转换相应,文学在内容和表现形态上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生活政治”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日常生活叙事成为文坛的热门话题。因此,由生活政治切入研究新世纪小说,当能准确把握其总体特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新途径。绪论,概述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世纪小说,与吉登斯等人所谓生活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近些年对新世纪小说的研究,如对日常生活转向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少有人关注其中所隐含的生活政治内涵。本文从生活政治进入新世纪小说,剖析新世纪小说的种种艺术表征,揭示新世纪小说的新质。第一章,讨论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转移。在“个人”观念泛滥的今天,回望和反思个人主义话语在集体/个人的解释框架中从被遮蔽到逐渐被释放出来的过程。在讨论新世纪小说中以自我实现为重要特征的生活政治问题之前,有必要重新回顾这个过程。从胡万春的《家庭生活》到张抗抗的《北极光》,再到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可以看出当代小说中个人话语变化的轨迹。这种变化轨迹更明显地体现在1960年代的“胡东渊来信”、1980年代的“潘晓讨论”和“蛇口风波”之中。第二章,探讨日常生活压抑与解放的两面性。日常生活叙事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常态化的书写方式,是疏离“解放政治”宏大叙事的审美策略。这一变化一方面突出了长期受到压抑和漠视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显现了由个人话语的膨胀引起的价值危机。被刺激出来的无比强大的个人欲望,既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也可以成为个人实现“尊严、自主、隐私和自我发展”的障碍。第三章,论述新世纪小说中现代人自我认同的困境。传统丧失,风险社会来临,现代人面临自我认同的危机。个体在欢呼解放或自由的时候,突然发现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根基和文化依托。脱嵌的个体如脱缰的野马四处狂奔,不知什么地方是理想的归宿。自我认同的危机,在风险社会里显得尤其严重。第四章,讨论私人生活的变革。主要从性别关系和代际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亲密关系的建立表明,两性交往不再看重经济、地位等外在条件,而注重开诚布公的交流和彼此的信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不再顺从传统的父权制或等级制而遵从相互信任的平等。这是生活政治从微观层面为现代人应对认同危机和生存困境寻求努力的一种策略,它的理想是可以自下而上形成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氛围,但亲密关系对“纯粹关系”的设定显然具有理想化色彩,“爱欲”因而面临可望不可及的困境,代际关系的民主也面临重重困难。第五章,探讨反思与重建的路径。解决个人解放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重新道德化。重新道德化即重新整合后传统秩序下的道德秩序。在正视个人主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启动道德转型,而重建道德秩序,则需要个人与曾经被视为他者和障碍的传统和自然之间进行长期的沟通、协商和努力。新世纪小说中传统的回归、再历史化的实践、生态小说的兴起和直面现实的底层叙事正是从文学层面对这些生活政治问题的回应。
杜倍倍[3](2015)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旳地方财政改革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文中指出通过对无锡市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地方财政开展实证调查研究,进一步得出了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现实。每一次房地产的政策调控,每一次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甚至已经左右财政收入任务能否完成,其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在税源结构中占比过高。显然,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了组织收入的一把双刃剑,在成为税收增长主源泉的同时,其行业波动对收入冲击也最为明显。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从源头入手,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等方面入手,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地方经济转型,使各行业得到均衡发展,促进地方财政更健康更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张春[4](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李红娟[5](2012)在《“名家专场”市场的双刃剑》文中研究说明近两年,当拍卖市场"眼球经济"时代来临,各拍卖行纷纷上演"名家专场",大力推出名家藏品,通过名人效应来刺激成交率和高成交额。由名家藏品组成的专题拍卖或者特色拍卖,是拍卖行近年来颇有卖点的运作方式。然而,看似风光无限的名家专场,随着拍卖市场理性调整的到来,名人光环这种创造业绩的争议性也随之而来。究竟这种形式"伤"了谁?受惠了"谁"?
马春园[6](2012)在《艺术品信托:浮华背后》文中提出去年一年,国内艺术品信托发行数量猛增350%;发行规模暴涨626.17%,平均收益率上浮至9.86%,繁荣至极。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的下滑与投资者的盲目让艺术品信托市场骤然冷却。
马树华[7](2011)在《“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文中研究表明文化空间是衡量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尺度,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898~1937年为限,以“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自西向东选取了青岛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三个典型的空间,探讨了不同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城市风格的形塑作用,力图从多个层面来论证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城市生活,以及怎样在时空交迭下影响城市变迁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意义,以及青岛研究的价值,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山路地带的文化功能及其对青岛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作用。港口和铁路的兴建,一方面使青岛建立起完善的陆海联系网络,一方面塑造了中山路工商业文化空间。以中山路为轴心铺展开来的街道网络,把通过港口和铁路汇聚而来的人口与货物编织到一起,商业店铺、金融机构、娱乐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既有有钱有闲者的时尚洋化消费,也有平民和底层人的消遣娱乐,生动地呈现着青岛的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使这里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与人口、气候因素构成了有趣的互动,成为青岛市面经济的一大特色。栈桥提升了中山路的空间构建作用,它出身于军事码头,成名于游览胜地,因贴近于日常生活,且有助于于文化想象,最后衍化为城市的地理标识。第二章阐述了汇泉的空间功能和文化意义。本部分选取了汇泉海水浴场和中山公园两个最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对跑马场、体育场和水族馆也作了简要阐述,选用了大量报刊、档案、游记、文学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了汇泉休闲游乐中心对市民心态、日常生活、城市风格的塑造,揭示了青岛最为时尚摩登的游乐生活和成为避暑胜地的内在条件,分析了汇泉的公共空间功能,以及它对城市声望、旅游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崂山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论述的崂山,既非一处单纯的游览胜地,也非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是一个文化单元,曾引起人们丰富的“餐霞”想象。青岛开埠后所辖区域,从地势上看,市区诸小山皆为崂山余脉,从历史渊源看,其社会生产方式、道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等,都体现着鲜明的崂山色彩,实属于崂山文化系统。青岛城市崛起以后,从区划上看,崂山成为城郊,沦为青岛的“边缘”,其历史华彩似乎淹没在了欧化青岛的时尚风潮中。事实上,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崂山的空间意义极为丰富,从社会经济看,面临城市经济的冲击,它的传统农业、渔业、林业和工商业等开始出现大的变迁;从游览功能来看,它的山海胜景和悠久历史提升了青岛游乐的文化价值,增加了青岛的城市声誉,并培育了青岛市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现代休闲度假生活理念;从社会结构和民风民俗看,崂山的生活风尚、信仰世界与市区既有区别义相联系。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崂山一端担当着现代都市的摩登时尚,另一端承载着青岛的本土精神与文化渊源,它丰富、平衡了青岛的城市生活,并为城市今天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余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选三处空间“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在城市宏阔的空间结构中,之所以选取这三处空间,一是因为它们在塑造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特质,青岛的发展定位、城市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都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因为从区域文化渊源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青岛开埠前,崂山本是这一区域的“中心”,中山路地带则是“边缘”,青岛开埠以后,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发展为城市“中心”,崂山蜕变为“边缘”,而汇泉恰恰处在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位置,它自身也是一处休闲游乐中心。今天,崂山又成为青岛新的文化重心,回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青岛的文化中心正是沿着由崂山到中山路,再自中山路到汇泉复到崂山的轨迹演进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逻辑。
封尘[8](1997)在《驱散烟云看棋市》文中研究说明日本棋界有着名的七大头衔战,并有形形色色的棋赛与之呼应,加起来统共有十五六项之多。韩国棋赛的数量大体相当,也有十五六项,且落地生根,任风吹雨打。反观中国的棋赛数量,不禁为之一惊,《围棋天地》杂志算了一次帐,可称得上稳定可靠的棋赛,屈指只有三四项,其余均是泡沫现象,看似风光,其实忽生忽灭,掺杂着不少假象。
二、拍卖业看似风光泡沫不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拍卖业看似风光泡沫不少(论文提纲范文)
(1)纪录片《网络女主播》导演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导演阐述 |
2.1 作品主题 |
2.2 人物形象 |
2.3 叙事形式 |
2.4 视听语言 |
3 创作过程 |
3.1 前期策划 |
3.2 中期拍摄 |
3.3 后期制作 |
4 问题与反思 |
4.1 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
4.2 反思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件:纪录片《网络女主播》脚本 |
致谢 |
(2)生活政治的文学表征 ——以新世纪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理论框架:生活政治 |
二、研究对象:新世纪小说 |
三、研究现状、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长与流变:“个人”的突围及其限度 |
第一节 《家庭生活》:无关“家庭”的幸福生活 |
第二节 《北极光》:无解的人生困惑 |
第三节 《你不可改变我》:为“淘金者”正名 |
第二章 压抑和解放:日常生活的两副面孔 |
第一节 新常态:日常生活叙事 |
第二节 另一种规训:欲望的陷阱 |
一、物质生活: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
二、身体欲望:解放的快乐与隐忧 |
第三章 认同的困境:“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第一节 “无根”的漂泊:“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
一、虚无的怀乡之旅 |
二、乡村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信任的缺失:风险社会的来临 |
一、抽象系统的控制 |
二、同质化的宿命 |
第四章 私人生活的转型:情感民主的可能与困境 |
第一节 亲密关系的变革 |
一、融汇之爱:亲密关系的理想 |
二、困境:可望不可及的爱欲 |
第二节 代际亲密关系的生长 |
一、理解和寻找父亲 |
二、“有毒的父母” |
第五章 反思与重建:重新道德化与自我实现 |
第一节 传统:“压抑的回潮” |
一、呼唤传统的回归 |
二、本土化意识的兴起 |
第二节 回到“自然”:生态伦理的凸显 |
一、自然生态: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二、社会生态:问题与重建 |
第三节 再历史化:个人性与总体性相融合的革命叙事 |
第四节 直面现实:底层叙事的兴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旳地方财政改革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研究法 |
1.3.2 综合分析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1.4 选题意义 |
2 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分析 |
2.1 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 |
2.1.1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定义 |
2.1.2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历史 |
2.1.3 国内外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比 |
2.1.4 无锡市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
2.2 现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存在的矛盾 |
2.2.1 土地在工农业发展与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 |
2.2.2 中央和群众压低房地产价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两难 |
2.2.3 经济增长速度与扩大就业的两难 |
2.2.4 宏观调控与推高地价房价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 |
3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下的地方财政现状分析 |
3.1 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地方财政发展方式 |
3.1.1 对财政收入增长路径的过度依赖 |
3.1.2 社会投资、银行信贷资金进一步向房地产业集聚 |
3.1.3 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趋弱,实体经济的发展收到抑制 |
3.2 地方财政逐步迈向土地财政 |
3.2.1 土地财政的相关定义 |
3.2.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的因素分析 |
3.3 地方政府在财政调控上的难度加大 |
3.3.1 在出台遏制不断高涨的房价的措施上的难度 |
3.3.2 无法把握调控方式的难度和力度 |
3.4 各产业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畸形 |
3.5 对地方财政的长期影响 |
3.5.1 透支未来财政收入 |
3.5.2 抑制非房地产相关社会消费 |
3.6 无锡市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地方财政现状 |
3.6.1 无锡市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财政产业结构 |
3.6.2 无锡市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公共财政收入 |
3.6.3 无锡市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地方财政发展分析 |
4 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地方财政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
4.1 完善财政体制,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 |
4.1.1 改善财政分配制度,在财权分配上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 |
4.1.2 发展和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 |
4.2 增加持有成本,发挥税收调节和分配功能 |
4.2.1 加大现有税收费用的透明度,对现有的税收制度实行简化 |
4.2.2 推进营改增改革进度,使税种设置更为合理化 |
4.3 改进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 |
4.3.1 降低经济发展数量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 |
4.3.2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到绩效考评中 |
4.4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
4.5 地方政府理性对待房地产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
一、研究问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
一、从“选本”到“年选” |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文化空间: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
(二)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青岛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城市史研究之回顾 |
(二) 青岛研究之回顾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与架构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山路的文化功能与城市的工商基础 |
第一节 港口、铁路与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一、港口与海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二、胶济铁路与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三、港口、铁路与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文化功能 |
一、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
二、人口、气候因素与中山路的空间互动 |
(一) 人口因素 |
(二) 气候因素 |
三、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带的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
(一) 时尚生活的表征 |
(二) 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 |
第三节 栈桥:中山路的功能延伸 |
一、从军事码头到游览中心 |
二、喧腾浪漫的栈桥生活 |
三、城市标识:栈桥的符号意义 |
第二章 汇泉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摩登游乐 |
第一节 海水浴场 |
一、海水浴场的开辟及浴场生活的普及 |
(一) 避暑生活与海水浴场的开辟 |
(二) 浴场生活的普及 |
二、浴场生活与身体意识 |
(一) 海水浴与身体健康 |
(二) 海水浴与身体解放 |
三、海水浴场与家庭文化 |
四、海水浴场里的政治文化 |
(一) 海水浴场的市政价值与管理权分配 |
(二) 海水浴场里的经济权力 |
(三) 浴场禁忌与阶级想象 |
五、海水浴场对于青岛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山公园 |
一、公园与营林 |
(一) 营林 |
(二) 营林塑造的公园城市 |
(三) 中山公园:由自然村落到植物试验场再到"东方第一公园" |
二、季节性的游园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一) 季节性的游园生活 |
(二) 游园规范的确立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三、樱花会与市民心态 |
(一) "樱花会"激发的国族情感 |
(二) 赏樱成为一种城市习惯 |
(三) 樱花树下的民生 |
四、公园空间的政治化与现代国民精神的培育 |
(一) 殖民主义空间的塑造 |
(二) 现代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培育 |
第三节 汇泉的文化功能和空间意义 |
一、现代休闲游乐中心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
二、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和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三、汇泉游乐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与"餐霞"想象 |
第一节 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
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文本意象中的传统崂山 |
(一) 文本中的山海胜境 |
(二) 被诗化的山海生活 |
二、亦农亦林亦渔的社会经济状况 |
(一) 垦山 |
(二) 伐木 |
(三) 渔海 |
三、山海环境氤氲下的生活观念与信仰世界 |
(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坚韧从容的生活观念 |
(二) 多元混融的信仰世界 |
第二节 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
一、道路交通的变化 |
(一) 进山道路沿革 |
(二) 公共交通路线的开辟 |
二、景区规划、景点维护与设施管理 |
(一) 规划景区与整理名胜古迹 |
(二) 游览设施逐步完善 |
(三) 增益崂山美景的其他举措 |
三、崂山划界与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崂山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经济生活的变革 |
(一) 逐渐改良的农林经济 |
(二) 小规模的工商业活动 |
(三) 日渐衰落的海洋生产 |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 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与日趋窘迫的生活状况 |
(二) 因循固守的传统生活习惯 |
(三) 宗教活动的消长与信仰生活的变化 |
第四节 崂山的文化空间功能及意义 |
一、崂山风景名胜对民族文化认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建构作用 |
(一) 名胜古迹与城市声誉 |
(二) 名胜古迹与民族国家认同 |
(三) 休闲度假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
二、崂山文化传统对青岛社会生活的建构作用 |
余论"中心"与"边缘":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青岛现象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
后记 |
四、拍卖业看似风光泡沫不少(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网络女主播》导演阐述[D]. 汪蒙. 暨南大学, 2017(06)
- [2]生活政治的文学表征 ——以新世纪小说为中心[D]. 李雪梅. 武汉大学, 2015(01)
- [3]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旳地方财政改革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D]. 杜倍倍.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1)
- [4]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5]“名家专场”市场的双刃剑[J]. 李红娟. 艺术市场, 2012(07)
- [6]艺术品信托:浮华背后[J]. 马春园.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06)
- [7]“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8]驱散烟云看棋市[J]. 封尘. 新体育,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