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独立以来50多年里,印尼排华活动从没有间断过,成为了东南亚排华最严重的国家,直到今天,华人在印尼的地位仍然是十分不稳定的。排华运动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不少学者曾对此作了深入地剖析与探讨,然而拙见以为,大部分的研究都还是集中在印尼独立以后的排华暴动,对于排华骚乱历史渊源方面的研究,尤其是1930年以前的早期排华问题,目前还是非常少的。印度尼西亚历史学家H·默罕默德(H.Mohammod)和谢赫班(J.Syahbon)曾指出:“骚乱是历史遗产”,可以说在东南亚国家中,印尼是一个有着排华传统的国家,因此,对于早期排华问题全面的探析与溯源,是非常迫切而有必要的。本文聚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印尼政治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试图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去探析种族冲突问题的形成,并对于早期排华几个历史遗存问题提出了笔者的愚见。它有利于促进我们进一步研究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商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多元社会中族群关系的影响,这无疑对印度尼西亚华人经济乃至世界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将正文框架设为五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20世纪初期以前的印尼经济政治制度分析,重点论述1870-1930年时间段内荷印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特点。这部分内容包括: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的华人,荷印政府的“殖民垄断”经济政策,以及殖民政策的导向。第二个部分是东印度公司统治下的华人经济特征,按地区分其为爪哇和外省的华人经济,并分别探析它们的行业特点,该部分的另一个重点是19世纪末期以来华人资本经济的发展特征,包括华人中介贸易的发展,“公司”、商会的兴盛与华人资本的积累特性。第三个部分是伊斯兰联盟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排华骚乱,这部分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华人资本经济发展的的社会政治影响,分为华人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华人资本扩张过程中所引发的骚乱问题;二是伊斯兰联盟与印尼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分为印尼民族经济的兴盛、伊斯兰联盟与排华骚乱。第四个部分是对于印尼排华几个历史遗存问题的反思,这部分列举出了关于早期华人问题的几个错误论点,并结合实际分析,力图在对其辩驳中进一步洞悉印尼排华骚乱形成的历史渊源。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将印尼排华问题放在东南亚的背景下,做一些简单的比较和总结,分析了印尼特殊的国情:经济社会制度的复杂和不稳定、伊斯兰的排异性、印尼文化中带有“暴力”(violence)倾向的易患病特性,探讨了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少数族群经济发展的特点、命运及文化调适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警惕排华主义扩散: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人民论坛 2020(11)
- [2].泣血的历史:19世纪美国排华的真相[J]. 中国图书评论 2016(11)
- [3].美国排华战争的修辞[J]. 中国图书评论 2016(11)
- [4].美国排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探究(1851-1882)[J]. 理论月刊 2016(08)
- [5].百年道歉姗姗来迟——浅谈美国排华法案道歉案的始末与反思[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7)
- [6].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11(35)
- [7].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5(02)
- [8].美国百年排华运动原因探析[J]. 青春岁月 2015(23)
- [9].合上“排华”那一页[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25)
- [10].激辩后,美国废除《排华法案》[J]. 共产党员 2012(13)
- [11].美国百年排华运动浅探[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8)
- [12].由20世纪初期美国的排华风潮看华人的近代意识[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7)
- [13].排华法案的宪法争议——美国排华判例中“国会全权”原则检讨[J]. 环球法律评论 2013(05)
- [14].《排华法案》的生与死[J]. 现代班组 2012(08)
- [15].从美国“排华法案”看集团利益在国家利益构建中的作用[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6].地方势力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对19世纪后期美国排华运动的再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7].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J]. 中国档案 2014(04)
- [18].论美国民间排华情绪及其对策[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Z2)
- [19].张荫桓与美国排华案[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
- [20].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原因探析及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1].美国排华史回溯[J]. 决策与信息 2013(06)
- [22].从《异教徒中国佬》看19世纪70年代美国排华浪潮[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3].殖民时代南洋发生的两次排华事件[J]. 兰台世界 2015(18)
- [24].杨儒解决美国排华问题的实践与构想述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5].美国排华原因新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 [26].1931年朝鲜排华运动与中国的反应[J].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2013(01)
- [27].二战后华人在美国最受歧视 《美国排华法案六十周年反思》[J]. 文史博览 2013(12)
- [28].美国排华隐喻话语的认知批评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9(01)
- [29].金山三年苦(三):黄遵宪在旧金山[J]. 汉籍与汉学 2020(01)
- [30].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排华运动的“话语”机制[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