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及其防治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及其防治

一、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匡子禹[1](2021)在《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中医干预措施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为临床治疗DILI提供真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挖掘中医药治疗DILI的中药处方,分析中医治疗DILI的用药规律,探讨DILI的发病病机,为DILI的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等中英文大型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DILI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提取纳入研究的一般资料、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数据、安全性评价等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及质量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析纳入研究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对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DILI的包括RCT、名医经验、医案等,提取资料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其进行药物使用频次频率、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一共纳入21项相关研究,其中高质量研究5项。纳入研究共包括1971名患者,其中试验组1023名、对照组948名。总体看来,中医药在ALT、AST及TBiL方面优于西医常规,在降低ALP方面相较于西医常规无明显优势。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多数中药汤剂在保肝降酶方面及降低胆红素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部分汤剂在结局指标疗效方面不及西医,未能显现出明显优势。中成药在保肝降酶及降低胆红素方面疗效显着,在结局指标方面均能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或与西医常规等效。在安全性方面,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研究二共纳入58项相关研究,共53首方剂,包含121味中药,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为柴胡(32次),其次是甘草(28次)、茵陈(27次),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肺经、胃经和脾经为主,功效方面多以补虚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柴胡-白芍、柴胡-茵陈-甘草、茵陈-白术-甘草-柴胡等为治疗DILI的常用药物组合。聚类分析显示,7组药物的功效多以疏肝健脾、清热燥湿及活血化瘀为主。结论中医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中成药在治疗DILI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保肝降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多数中药汤剂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或与西医常规等效,但部分中药汤剂在保肝降酶及降低胆红素方面相较于西医常规未能显现出优势。由于用于治疗DILI的中医干预措施众多,分布较为分散,因此结果未能全面的反应其使用情况及实际临床疗效,缺乏推广性。因此今后仍需围绕每种干预措施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严谨,并且体现中医辨证特色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期获得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研究二的结果,在治疗方面多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主,用药方面多以肝经为主,由此可见,DILI主要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肝脾,病理产物为湿热、气滞、血瘀,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DILI提供新的思路及选方用药参考,但还未能全面反映中医治疗DILI的用药规律,临证时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李敏,胡启江,汪亮[2](2020)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老年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强化期均采用2HRZE抗结核方案,同时治疗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肝损伤,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预防肝损伤。比较2组肝脏功能、电解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9. 12%低于对照组的54. 41%(χ2=18. 218,P <0. 05)。治疗组更换抗结核治疗方案5例(7. 35%),对照组调整或停止抗结核治疗29例(42. 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 588,P <0. 05)。治疗组出现下肢轻度水肿2例,轻度低钾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刘成林,万远太[3](2019)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s,包括1 202名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总有效率[RR=1.38,95%CI(1.24,1.54),P<0.000 01]、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MD=-25.98, 95%CI (-34.68,-17.29), P<0.000 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MD=-20.21,95%CI(-24.49,-15.93),P<0.000 01]、总胆红素(TB)[MD=-9.92,95%CI(-16.41,-3.43),P=0.003]、碱性磷酸酶(ALP)[MD=-13.91,95%CI(-26.03,-1.79),P=0.0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1,95%CI(0.27,0.96),P=0.04]。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临床疗效较好,可显着降低患者血清ALT、AST、TB和ALP水平,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但本研究纳入文献多为较低质量的小样本研究,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支持。

施可恩[4](2017)在《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肺结核确诊病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与ADRs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明确高危人群,识别及预防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收治并予抗结核药物化疗的肺结核确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整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病程记录、处方笺、化验单等医疗文书,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行为习惯与行为、结核患病情况、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及用药后出现的ADRs情况等资料信息,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疑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与ADRs发生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纳入调查的750例研究对象中有361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抗结核药物ADRs,该研究样本ADRs总体发生率为48.13%。各种ADRs类型中肝损害、胃肠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害、运动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及肾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23.47%、15.07%、11.73%、9.20%、5.20%、3.07%及1.73%。各种ADRs首次出现时间多集中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内,其中胃肠道反应首现中位时间最早,为服药后第4天;其他依次为运动系统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7天;过敏反应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10天;肝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22天;神经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28天;肾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32天;血液系统损害中位时间最晚,为服药后第62天。按ADRs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判定可知轻、中、重度发生率分别为38.80%、8.40%与0.93%,其中80.61%的ADRs表现为轻度损伤。2、χ2检验结果提示:ADRs组与正常组之间在配偶、饮酒、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使用药物制剂类型、基础AST(Aspartate Transaminase)、基础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基础GGT(Glutamyl Transpeptidase)、基础BUN(Blood Urea Nitrogen)等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logistic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sAg(+)、使用FDC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ULN<基础ALT≤2×ULN(Upper Limit of Normal)、基础ALT>2×ULN、基础AST>2×ULN、基础ALP(Alkaline Phosphatase)>2×ULN、基础BUN>ULN这7个因素为影响抗结核药物致ADR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4、logistic多变量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sAg(+)(OR=3.153,95%CI:1.7875.562)、使用FDC制剂(OR=0.630,95%CI:0.4280.926)、基础AST>2×ULN(OR=4.630,95%CI:1.31216.344)、基础BUN>ULN(OR=6.518,95%CI:2.12719.970)这4个因素与抗结核药物ADRs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常州地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总体发生率较高。乙肝标记物HBsAg(+)、基础AST>2×ULN、基础BUN>ULN是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FDC制剂是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保护因素。建议临床实践针对HBsAg(+)、基础AST>2×ULN、基础BUN>ULN的高危患者使用FDC制剂进行抗结核化疗的同时,在用药前两个月的抗结核强化期内密切随访其肝肾功能指标,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预防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规范化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完成。

丁叶舟[5](2016)在《170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提高对DIL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199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170例,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分型、治疗及临床转归等。结果:170例DILI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102例,男女比例为1:1.54。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为14岁,平均年龄44.66±14.96岁。以40-5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所有病例近一半,其中女性48例,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0.76%。因有基础疾病而用药的患者159例(93.53%),其中最常见的是结核病、胃肠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病。致DILI列前五位的药物依次为中药、抗结核药、抗生素、治疗甲亢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其中中药(包括中草药及中成药)所致的DILI患者86例(50.59%),列前5位的依次为治疗胃肠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及肿瘤的药物。使用西药所致的DILI患者共83例(48.82%),列前五位的依次为抗结核药、抗生素、治疗甲亢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及NSAIDs。大多数患者服药至发病时间在8周以内。本组病例中,以肝细胞型DILI患者为主,达154例(90.59%),而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DILI仅占5.29%(9/170)和4.12%(7/170)。肝细胞型DILI以乏力、纳差和黄疸为主要症状,血清ALT、AST显着升高,部分患者伴不同程度TBIL、DBIL及IBIL升高。胆汁淤积型DILI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血清TBIL、DBIL及ALP、GGT显着升高。混合型DILI兼有前二型症状,血清ALT、AST,TBIL、DBIL和GGT及ALP均明显升高。治疗上以护肝、退黄及对症支持为主,多数患者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肝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好转或正常。其中12例(7.05%)治愈,150例(88.24%)好转出院、8例(4.71%)自动出院,无患者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83±9.55天,最短1天,最长55天。结论:1.DILI以40-59岁的患者最多见,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大多数患者因基础疾病而用药,以结核病、胃肠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病最常见。少数患者出于保健等目的用药。3.致DILI最常见的药物依次为:中药、抗结核药、抗生素、治疗甲亢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4.中药是DILI的首要病因,以治疗胃肠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及肿瘤的中药占大多数。5.DILI多发生于服药后8周内。6.DILI以肝细胞型为主,特征为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较少,前者以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后者兼有肝细胞损伤及胆汁淤积的表现。7.绝大多数DILI患者预后良好。

黄维维,梁宗安[6](2016)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文中研究说明抗结核药物的规范化运用对结核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亦成为导致患者重复住院,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深医患矛盾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目前主要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式进行综述,以便了解和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临床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黄爱[7](2014)在《柔肝健脾法对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及小鼠模型CYP2E1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柔肝健脾、活血散瘀法为指导配伍用药,探讨该法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柔肝降酶方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ALT、AST,病理变化及肝脏CYP2E1表达的影响,探讨柔肝健脾、活血散瘀法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柔肝降酶方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6组,依次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组10只、中药高剂量组10只、中药中剂量组10只、中药低剂量组10只。采用20%四氯化碳橄榄油,按5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4周后,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灌胃4周。末次灌药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脏CYP2E1的表达。数据通过SPSS软件统计,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结果:(1)血清转氨酶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小鼠血清ALT、AST比较,模型组含量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造模成功;西药组及中药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低剂量组ALT、AST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组间比较,中剂量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P<0.05),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1)。(2)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广泛的肝细胞肿胀,可见大量出血灶,出血周围肝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及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中药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更好,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各组小鼠CYP2E1均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各组阳性率比较,模型组CYP2E1阳性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CYP2E1阳性率均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由CCl4诱导出现肝损伤,肝功能指标ALT、AST明显升高,肝细胞肿胀,出现大量出血灶,有变性、坏死,炎性浸润,客观反映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模型。中药柔肝降酶方可以降低肝损伤后小鼠异常的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相应的病理改变,该方剂通过影响肝组织CYP2E1的表达,达到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目的,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宋毅,刘培曦[8](2011)在《当飞利肝宁防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在抗痨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12例初治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7例,抗痨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两组均以2EHRZ/4HRE方案服用抗结核药,治疗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不服保肝药。每个月复查肝功能,如出现肝功损害则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3.64%,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损害患者服用当飞利肝宁治疗两周后轻中度肝损害者肝功能复常率达72.73%,有效率100%。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痨药引起的肝损害。

李刚[9](2010)在《抗痨胶囊剂体内外抗肺结核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体内外评价抗痨胶囊防治肺结核作用。方法运用试管法观察两种制剂体外对结核菌生长的影响,运用结核豚鼠观察药物体内对结核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抗痨胶囊体外对人型H37RV结核杆菌、牛型分枝杆菌及耐异烟肼、耐利福平、耐链霉素和联合耐异烟肼、利福平及链霉素结核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5mg/ml和5mg/ml、10mg/ml和大于20mg/ml、5mg/ml和10mg/ml、5mg/ml和10mg/ml、10mg/ml和20mg/ml。体内抗结核实验结果显示:抗痨胶囊可显着减少结核豚鼠肺脏的结核结节及肺脏和脾脏的结核菌数量,同时还可减轻结核豚鼠肝脏、脾脏及肺脏的炎性反应。并可显着减少豚鼠脾脏的结核结节。结论上述结果显示,抗痨胶囊对肺结核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李明松,陈村龙,崔生达,刘思德,姜泊[10](2009)在《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临床所见15例医源性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在临床各科室均常见,常由直接或间接的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以及肝脏循环功能障碍所致,以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为主要表现。多因未足够重视相关治疗可能出现的肝脏毒副作用,以至未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而导致肝功能异常。结论:避免应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常能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对于已发生的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停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并积极护肝和利胆以及改善肝脏循环,多预后好。有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应以人工肝支持治疗,必要时行肝移植。

二、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及近况
        1 DILI流行病学
        2 DILI的发病机制
        3 DILI临床表现
        4 DILI的诊断及新型生物标志物
        5 DILI的治疗
        6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DILI的认识
        2 DILI的病因病机
        3 中医药治疗DILI的临床应用
        4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
    研究一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中医药治疗DILI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
    3 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2)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药物
        1.2.1 抗结核方案:
        1.2.2 护肝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
    2.2 抗结核治疗方案调整情况
    2.3 电解质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3)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3.1 总有效率
        2.3.2 ALT的降低量
        2.3.3 AST的降低量
        2.3.4 TB的降低量
        2.3.5 ALP的降低量
        2.3.6 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发表偏倚
3 讨论

(4)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结果
    一、基本情况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布状况
    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单变量回归分析
        2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多变量非条件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附录
致谢

(5)170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结核药物
2 主要不良反应类型
3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5 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
6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7 小结

(7)柔肝健脾法对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及小鼠模型CYP2E1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探讨
    1 肝生理功能的中医认识
    2 药物性肝损伤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认识
        2.2 中医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3 药物性肝损伤的现代医学认识
        3.1 现代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相关因素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的认识
        3.3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
        3.4 现代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制作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标本采集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
        3.2 血清转氨酶的检测
        3.3 病理切片 HE 染色结果
        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4 讨论
        4.1 柔肝降酶方剂的方药分析
        4.2 柔肝降酶方剂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当飞利肝宁防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抗结核药肝功能损害发生率
    2.2 发生肝损害时间
    2.3 治疗作用
3 讨论

(9)抗痨胶囊剂体内外抗肺结核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品
    1.2 试验菌株
2 实验动物
3 实验环境
4 方法与结果
    4.1 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4.1.1 体外对结核菌生长的影响
        4.1.2 体内对结核感染豚鼠的作用
5 小结

四、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D]. 匡子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J]. 李敏,胡启江,汪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7)
  • [3]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刘成林,万远太.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3)
  • [4]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施可恩. 苏州大学, 2017(01)
  • [5]170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D]. 丁叶舟.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6]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J]. 黄维维,梁宗安. 西部医学, 2016(01)
  • [7]柔肝健脾法对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及小鼠模型CYP2E1表达的影响研究[D]. 黄爱. 湖北民族学院, 2014(10)
  • [8]当飞利肝宁防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J]. 宋毅,刘培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3)
  • [9]抗痨胶囊剂体内外抗肺结核作用研究[J]. 李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20)
  • [10]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J]. 李明松,陈村龙,崔生达,刘思德,姜泊.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0)

标签:;  ;  ;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