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抗血栓Ⅰ号对多种实验性动物血栓模型及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抗血栓Ⅰ号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抗血栓Ⅰ号对FeCl3所致大鼠脑血栓后遗症的影响。抗血栓Ⅰ号分三个剂量组分别为2g生药/kg、4g生药/kg、8g生药/kg,阳性对照药灯盏花素片50mg/kg,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50mg/kg。各组大鼠均连续7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试验造成局部脑梗塞(MCAO),观察抗血栓Ⅰ号对MCAO大鼠行为、脑梗塞面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2)抗血栓Ⅰ号对电刺激所致大鼠体内血栓的影响。抗血栓Ⅰ号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g生药/kg、2g生药/kg、4g生药/kg。对照组阿司匹林剂量为100mg/kg。每天1次,均连续10天灌胃给药。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电流刺激形成血栓,以OT(温度突降时间)作为血栓形成指标,以血栓形成长度作为主要观察指标。(3)抗血栓Ⅰ号对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抗血栓Ⅰ号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2g生药/kg、4g生药/kg、8g生药/kg,阳性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片30mg/kg。各组均连续5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血栓诱导剂致血栓。以15分钟内小鼠偏瘫恢复数作为主要观察指标。(4)抗血栓Ⅰ号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抗血栓Ⅰ号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2g生药/kg、4g生药/kg、8g生药/kg,阳性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片50mg/kg,各组均连续5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比较抗血栓Ⅰ号各剂量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结果用t检验进行统计。(5)抗血栓Ⅰ号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抗血栓Ⅰ号三个剂量组分别为1g生药/kg,2g生药/kg,4g生药/kg三个剂量组,连续5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在试验当天腹腔单次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20mg/kg。观察抗血栓Ⅰ号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1)抗血栓Ⅰ号2g生药/kg及以上剂量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同时还可显著缩小MCAO大鼠的脑梗塞面积;病理组织学可见8g生药/kg的高剂量组变性、坏死的细胞数量较少,大脑梗死区面积减少,表明该制剂对脑缺血、局灶性的脑梗塞引起的行为障碍及脑器质性病变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MCAO大鼠脑指数及脑含水量未见有明显的影响。(2)1g生药/kg及以上剂量,可使大鼠温度突降时间(OT值)延长,同时血栓长度也明显缩短,并有剂量相关性,表明该制剂对电刺激所致大鼠体内血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抗血栓Ⅰ号8g生药/kg,可增加血栓小鼠偏瘫恢复数,表明该制剂对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抗血栓Ⅰ号8g生药/kg的高剂量组大鼠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灯盏花素片组,表明该制剂在抗凝方面有更大的提高。(5)抗血栓Ⅰ号2g生药/kg及以上剂量对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有明显的增加,4g生药/kg还可增加微静脉血流速度,表明该制剂对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抗血栓Ⅰ号可明显改善FeCl3所致大鼠脑血栓后遗症。并具有抗电刺激以及多种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诱发的血栓模型的作用。其抗血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和ADP诱发血小板聚集有关。抗血栓Ⅰ号还具有扩张微动静脉和加快微静脉血流速度的作用。此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主要成分灯盏花素有关。而上述两种作用可能是抗血栓Ⅰ号预防大鼠脑血栓后遗症的药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