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二十世纪首屈一指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文学史上无可非议的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对其研究几乎已囊括文学批评的各种角度。本文旨在探讨伍尔夫在其主要意识流小说中对人物关系的创造性颠覆与重构,以求对伍尔夫现代主义人物观的现有研究做一点有益补充。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人物几乎千篇一律地扮演了情节驱动者的角色,并同其他人物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一部小说的进展往往取决于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冲突。本文深入探索了伍尔夫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摒弃传统作品中以情节为基础的人物关系、构建现代主义语境中一系列新型的人物联系、并对人物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全方位的实验。第一章剖析了《达洛维夫人》中两个素未相识、看似互不相干的男女主人公赛普蒂莫斯与克拉丽萨之间巧妙的时间关系及精神联系。第二章分别讨论了《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小姐与小说中其他人物之间异乎寻常的关系。拉姆齐夫人中途缺场、被从情节中剥离却依然作用于周围的其他人物,成为小说不可磨灭的牢固中心;画家莉丽自始至终未介入拉姆齐一家活动的情节主线,而是作者借以解释和升华拉姆齐夫妇所代表的生活本质的美学手段。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浪》中联系六个分散独白者的共性意识和群体心理,分析了这六个相聚时间有限且被锁闭在互相平行独白中的人物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微妙关系。本文由此说明,伍尔夫在创作中所关注的与其说是人物之间在情节上的逻辑关系和客观联系,倒不如说是他们精神上、象征意义上或其他隐含层次上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小说中的潜在作用。伍尔夫设置人物并非出于情节的需要,而是为了揭示小说的主题和取得文本内部艺术结构的和谐。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建构别树一帜,无论是从改革的力度和实验的结果上来看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伍尔夫的鼻子[J]. 书城 2020(02)
- [2].生命性、日常性、历史性:伍尔夫小说形态的现在思想实验[J]. 外语教育研究 2019(04)
- [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探究伍尔夫作品的女性环境观[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6)
- [4].当文学逢遇视觉艺术——评杨莉馨《伍尔夫小说美学与视觉艺术》[J]. 中国比较文学 2017(01)
- [5].优生学与帝国政治——伍尔夫作品中的优生叙事[J].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3)
- [6].水、色彩与时空的三维艺术——论伍尔夫小说的语言与意境[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8)
- [7].伍尔夫的“疯狂”:本真、阈限、恐惑、卑贱[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9)
- [8].由《埃伦·泰莉》的赏析看伍尔夫散文的创新与开拓[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9].寻找有意味的形式——论伍尔夫现代小说文本的创作特质[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02)
- [10].与伍尔夫相遇[J]. 读书 2015(03)
- [11].宏观与微观视阈下的《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15(03)
- [12].伍尔夫早年的创伤经历与她的孤独[J]. 北方文学 2019(35)
- [13].追寻失落的女性家园——论伍尔夫《友谊长廊》中的另类历史[J]. 南国博览 2019(04)
- [14].伍尔夫《幕间》中的身份认同危机[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9)
- [15].儿童阅读:最美的遇见[J]. 语文天地 2016(36)
- [16].我们去赏花吧[J]. 意林文汇 2016(15)
- [17].不要轻易说别人幸运[J]. 作文与考试 2017(09)
- [18].快乐好书架[J]. 小学生(快乐新读写) 2017(04)
- [19].伍尔夫与女性主义思想[J]. 校园英语 2017(08)
- [20].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形象[J]. 北方文学 2017(08)
- [21].分析伍尔夫在《海浪》中的生态意识[J]. 报刊荟萃 2017(05)
- [22].浅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疯狂及其隐喻[J]. 明日风尚 2017(05)
- [23].我的姨妈伍尔夫[J]. 雨花 2017(15)
- [24].历史本真与文本重读——伍尔夫传记补遗与研究[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7(01)
- [25].《太阳和鱼》[J].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2017(10)
- [26].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语言特色[J]. 作家 2015(24)
- [27].以《到灯塔去》为例探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叙事[J]. 青年文学家 2014(36)
- [28].伍尔夫的女性视角——再读《远航》和《到灯塔去》[J]. 芒种 2014(09)
- [29].一间伍尔夫的房间[J]. 优品 2013(12)
- [30].平衡之美——评申富英《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