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毅(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官地分院山西太原030053)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18-01
【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红花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红花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脑心通胶囊脑梗死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历,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发病在1d-3d内,年龄40岁-70岁,意识清醒,无脑出血,非大面积脑梗死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8±10)岁;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症3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6±11)岁;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症4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兵距开始用药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红花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同时两组均给予胞二磷胆碱改善脑细胞,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症等予相应药物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均不用其它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
观察项目对病人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所有病人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第四届脑血管并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技术资料用-x±s检验及Nemeny法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4016.8±2.25.7±0.61)
对照组4016.4±2.010.0±0.8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1
3讨论
红花注射液是从中药丹参、红花中提取的中药制剂,其有效成为红花黄色素、红花醌甙、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素等[3],其药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凝血酶活性,并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具有组织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因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良好生长,它还是强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4]。而脑心通胶囊则能抑制、全血比黏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比容的升高,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这些都有利于策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从而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细胞损害及再灌注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红花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从临床效果来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显示了两药良好的协同作用,表明两药能减轻病人残障程度效果确切,在本研究过程中所有病人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均无损害。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陈清棠.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81-383.
[3]顾立新.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6):530-531.
[4]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