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癫痫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癫痫;护理
癫痫是会引起患者生理、心理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表明护理干预对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保障健康安全十分重要[1],但常规护理局限性较大导致临床护理效果并不理想[2]。本次研究为了对提高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更多有效依据,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并将应用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现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5.2)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在20~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癫痫发作期护理干预、用药指导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除了掌握患者基本资料外,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发作史、治疗史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掌握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再依据患者的详细资料制定适宜的宣教方案,宣教方案需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提高宣教效果。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中配备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各人员除了执行日常宣教外,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从而加强患者的信任度,提高依从性。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使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同时使用x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别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癫痫属于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发现引发该疾病的风险因素较多[3],会因脑神经元的过度同步化放电或突发性异常导致大脑发生短暂性功能障碍,该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同时加大社会压力,对患者乃至家庭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表明诸多癫痫患者会伴有抑郁、焦虑等心里状态[4],因此给予癫痫患者适宜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干预可很好的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但患者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5],因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提高护理效果是必要的。而健康教育的开展会通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程度,起到增加患者治疗主动性、减少负面心理、提高护理配合度等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保障健康安全。本次研究中发现,给予健康教育联用的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健康教育应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确可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及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患者因积极配合会促进护理效果、治疗效果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改善身心状态,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且健康教育的开展还可转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传统认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亲切感,对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及改善护患关系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在癫痫患者护理中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会敏,张昆.脑外伤后癫痫患者的家庭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223.
[2].张利芬,张彦,杜芳,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9):162-163.
[3].刘花艳,朱丽辉,陈丹,等.癫痫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157-1162.
[4].董梅花,隆卫娟,解红文.跨理论模型的照护行为干预对诊断癫痫患儿家属照护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8):1641-1645.
[5].毕海燕.小儿癫痫的护理指导方法及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