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山词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a1a522e6787ef99c65a53e04.webp)
论文摘要
黄裳是北宋中后期重要的词人与词学批评家。研究黄裳及其演山词,并非要为文学史视野之外的作家争得一席之地,而是在为还原文学史原生状态作出一种尝试。上编探讨演山词和黄裳的词学观;通过与宋词雅化与俗化之进程的联系,着重分析演山词中富含的禅、道文化因子和其节序词创作的独特价值,同时就创作中出现的“程式化”现象给予客观评价。当回归至两宋词学演进和对柳词接受的文学原生状态时,黄裳的词学观“诗教说词”与“柳词杜诗”则呈现出当日士大夫群体共同的词学认知,而且由于历史的选择,也昭示着一个词学批评自觉时代的到来。下编对演山词进行了校勘和笺释,附录部分着重考证演山词的版本和黄裳的生平,文献的整理是恢复文学原生状态的基石。总之,这类研究的理想境界是“呼吸到汴京的空气”。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绪言上编 演山词考论第一章 黄裳生平考述第一节 生卒年及家世考第二节 十年求索的科举之路第三节 一举成名天下知第四节 党争漩涡中的"第三种人"第五节 晚岁外放与文化活动第二章 演山词三论:边缘视角下的词史原生态第一节 禅性·道心·俗缘:演山词与黄裳释道因缘之微妙关系第二节 带上脚镣的舞步:宴会应景词的程式化创作与意外效应第三节 "依样"与"率俗":黄裳节序词创作的渊源与成就第三章 两宋词学背景下的黄裳词学观第一节 "诗教说词"与词学批评之自觉第二节 杜诗柳词:宋代柳词接受考索下编 演山词校注凡例演山词校注 卷上桂枝香 延平阁闲望(人烟一簇)又(插云翠碧)新荷叶 雨中泛湖(落日衔山)渔家傲 咏月·春月(多幸春来云雨少)又 夏月(汗漫金华寒委地)又 秋月(人在月中霄汉远)又 中秋月(三月秋光今夜半)又 冬月(风入金波凝不住)又 新月(方令庚生初皎皎)又 斜月(已送清歌归去后)永遇月 玩雪(朝霭藏晖)又 冬日席上(天接重云)蓦山溪 腊日游尧山(春前信息)喜朝天 腊中雪后东湖闲宴(雪云浓)锦堂春 玩雪(天女多情)霜叶飞 冬日闲宴(谁能留得年华住)水龙吟 方外述怀(五城中锁奇书)蝶恋花 牡丹(每到花开春已暮)又(兴到浓时春不住)又 东湖(南北两山骄欲斗)又(高下亭台山水境)又(杳杳晴虚寒漫漫)又(水鉴中看尤未老)喜迁莺 表海亭冬日闲宴(雕栏闲倚)宴琼林 木香(红紫趁春阑)宴春台 初夏宴芙蓉堂(夏景舒长)演山词校注 卷下雨霖铃 送客还浙东(天南游客)桂枝香 重阳(醱醅初熟)喜迁莺 端午泛湖(梅霖初歇)洞仙歌 暑中(乱蝉何事)又(杳无风色)又 七夕(世间言笑)八声甘州 初秋(化工多事了)满庭芳 咏浮 桥(琼馆烟轻)宴琼林 上元(霜月和银灯)又 东湖春日(遽煖间俄寒)又 牡丹(已览遍韶容)满江红 东湖观莲(绿盖纷纷)减字木兰花 竞渡(红旗高举)瑶池月 云山行(微尘濯尽)又 烟波行(扁舟寓兴)蝶恋花 月词(忽破黄昏还太素)又(满到十分人望尽)又(古往今来忙里过)又(俄落盏中如有意)又(千二百回圆未半)又(人送金乌忙到夜)又 劝酒致语(万籁无声天地静)又(谁悟月中真火冷)又(忽送林光禽有语)又(一望瑶华初委地)青门引 社日游云门(鸿落寒滨)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乾坤生古意)附录一、演山词存目二、演山词版本考三、演山词序跋评论四、黄裳年谱五、黄裳交游补录六、宋词"重复"联章体例说七、"奇遇"词境的原生态解读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黄裳论文; 演山词论文; 校注论文; 年谱论文; 文学原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