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论文摘要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土地利用能够通过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进而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保障;只有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和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合协调发展系数,静态和动态协调度,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状况,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措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的协调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以便指导我国或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主要研究结论有:(1)199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提高显著;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1995年至2008年间,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静态协调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良好协调”的历程。(3)1995年至2008年间,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发展历程,发展亚类逐渐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发展为生态环境滞后状态。(4)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从1995年开始总体上处于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的轨迹。(5)2008年江苏省地市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且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苏南地区大部分地市高于苏北、苏中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6)根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可以将13个地市分为5类,分别体现了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等对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作用的差异。应在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有效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协调发展研究概况
  • 1.2.2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 2.1.3 生态环境
  • 2.1.4 协调度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规模经营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 3.1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3.1.1 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
  • 3.2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评价指标标准化
  •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评价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5.1 区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5.1.2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时序变化
  • 5.3.2 空间分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 6.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6.2.3 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东省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4)
    • [2].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51)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 商业经济 2017(03)
    • [4].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献研究[J]. 度假旅游 2018(05)
    • [5].新疆昌吉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对策研究[J].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1)
    • [6].黑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6(02)
    • [7].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8].探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1)
    • [9].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 经济论坛 2014(05)
    • [10].基于“弹钢琴”方法的大连市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J]. 海洋经济 2016(06)
    • [11].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J]. 农业经济 2016(03)
    • [12].旅游经济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8)
    • [13].桂西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1)
    • [14].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以常州市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7)
    • [15].黑龙江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12)
    • [16].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前景预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S1)
    • [17].北京奥运——绿色的[J].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08(Z2)
    • [18].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19].以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0)
    • [20].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实证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1].云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08)
    • [22].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5(06)
    • [23].大庆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3)
    • [24].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J]. 农家科技 2011(S3)
    • [25].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02)
    • [26].宁夏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 2008(01)
    • [27].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3)
    • [28].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现代商业 2018(25)
    • [29].江西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析[J]. 统计与管理 2017(08)
    • [30].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基于系统论角度[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12)

    标签:;  ;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