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世界COPD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大量报道显示,COPD致死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COPD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其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是我国医疗体制的特色,近年来中医临床工作者对COPD稳定期的防治已开展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在预防急性发作,减轻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因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证据级别较高的临床数据仍比较少见,所以选择有效且科学的疗效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中医药治疗COPD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肺肾两虚证候是COPD稳定期的常见证候。前期临床研究提示我们调补肺肾胶囊治疗本病稳定期有一定的疗效。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调补肺肾法及该方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阐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选用多项国际公认的COPD疗效评价指标,意在考察这些指标与中医肺肾两虚证候的相关性,为建立评价调补肺肾胶囊临床疗效的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调补肺肾胶囊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课题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为依托,针对COPD稳定期患者,以调补肺肾胶囊为治疗用药,并以安慰剂做对照,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基线数据分析,以确定所考察指标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所选择的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问卷、免疫细胞体系和炎性细胞因子等。除使用相应问卷表格外,免疫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炎性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数据统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各个指标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进行比较,以获得与考量变量相关的评价指标。根据上述数据,本研究还对肺肾两虚证候与微观指标的关系开展了进一步的分析,以利于探讨调补肺肾胶囊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表明,入组前一年患者急性发作情况(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ECOPD)、圣乔治问卷的Symptoms-score、吸烟年限、CD8+T淋巴细胞等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有正向线性相关性,但与CD4+/CD8+比值呈现负向相关性;吸烟时间与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 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1)呈正向相关性,与其它微观指标无相关性;针对微观指标所做的分析表明,AECOPD与CD8+T淋巴细胞呈正向相关性,圣乔治问卷总分与CD3+T淋巴细胞呈正向相关性。另外,根据腰膝酸软这一症状的有无将患者划分为偏肾虚组和偏肺虚组,两组在入组前一年AECOPD发生情况、咯痰、喘促气短、畏寒、盗汗、证候总分、圣乔治问卷Symptoms-score、Activity-score以及TGF-β1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偏肾虚组的各项指标均值明显高于偏于肺虚组。实验研究表明,COPD患者血清中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较低。治疗前后仅有个别标本呈现阳性反应,但TGF-β1表达很高,并可进行统计分析。结论AECOPD的发生情况、圣乔治问卷和免疫细胞与中医证候的严重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客观指标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发现,中医证候积分表仅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评估,缺少与活动耐力相关和疾病对生活造成影响的调查项目,因此需要完善并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后才能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肾虚证候是COPD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阶段,不仅体现在临床症状上,还反映在患者生活质量亦处于较低水平;作为COP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IL-8和TNF-α这2个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在本次研究中未发现有异常增高的趋势,考虑IL-8和TNF-α可能与急性炎症关系密切,而本课题所选患者处于稳定期,因此IL-8和TNF-α在COPD稳定期无增高趋势。研究结果还提示,TGF-β1是造成肾虚证型比肺虚证型更为严重的因素,且在COPD稳定期也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建议可以作为疗效指标进一步观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