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耦合论文-尹亚南,韩浩

偏差耦合论文-尹亚南,韩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差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步控制,偏差耦合控制,径向基神经网络,仿真

偏差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尹亚南,韩浩[1](2019)在《多轴速度同步偏差耦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传统印刷机、包装机各轴机械连接方式下,多电机同步控制存在的机械磨损严重、同步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方法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系统结构,将PID与神经网络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PID的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通过仿真可知,该算法相较于传统PID控制超调量更小,系统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同步跟踪,速度同步精度明显高于PID控制。结论该控制算法能够大大提升印刷机多轴同步控制的动态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印刷质量。(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3期)

孙瑞芳,张晓龙,谢晓全,梁文凯[2](2019)在《工业机器人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多轴同步控制精度,课题组将一种近似势能函数引入到设计的新型控制律中,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与传统的线性PID控制策略和非线性PID控制策略相比较,系统的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收敛速度均明显加快,并且同步误差减小了70%,达到同步要求的时间缩短了80%,超调量降低,同步控制性能得到显着提高,有效的改善了工业机器人同步控制系统的协调性及动态品质。(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罗昂昂,马伟,李济顺[3](2019)在《预应力张拉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张拉设备同步精度低、抗干扰性差,以及液压系统自身的非线性与参数时变性影响同步控制精度等问题,以变频泵控液压系统为基础,结合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点同步预应力张拉控制方法。根据该控制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取代常规PID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同步性,而模糊PID控制在保证多台千斤顶同步张拉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3期)

耿强,王少炜,周湛清,史婷娜,夏长亮[4](2019)在《改进型偏差耦合多电机转速同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偏差耦合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跟踪性能与同步性能相互耦合,难以兼顾。此外,在多电机系统起动阶段,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跟踪误差补偿量较大,在输出限幅的作用下,各台电机电流环输入参考转矩相等,而负载不均导致各台电机加速度不等,致使转速同步误差增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首先运用线性系统校正原理设计了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实现了系统的同步性能与跟踪性能的解耦调节;并在转速环部分增加了输出选择器,设计了输出选择函数,将跟踪误差补偿量按一定比例减小至限幅值以下,使得同步误差补偿量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多电机系统起动阶段减小了系统同步误差。最后在3台永磁电机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世明,潘雄平,陈伟锋,仇翔,杨马英[5](2018)在《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计量泵组流体比例投加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细化工流体投加工艺中,计量泵组多种原料比例投加高精度控制是核心问题。针对传统工艺中采用一对一式和主从式的投加控制方式存在的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控制方式,并加入速度补偿器。经仿真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泵组控制系统在有负载扰动等干扰下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系统可靠性高、控制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09期)

刘延杰,梁乐,储婷婷,吴明月[6](2018)在《一种基于相邻耦合误差分析的非线性P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六自由度轻量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同时减小其同步误差,提出一种基于相邻耦合误差分析的非线性P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建立并验证了该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样条轨迹规划。因为难以描述复杂轨迹下的机器人实时轮廓误差,因此本文引入相邻耦合误差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机器人非线性控制以及耦合特性,设计了非线性P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验证。伺服控制试验系统由激光跟踪系统、机器人机械系统以及基于EtherCAT通讯的伺服控制系统构成,实验数据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使机器人同步误差大幅度减小,并且最大跟踪误差由0.33 mm缩减到0.1 mm。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从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8年05期)

王萍,张俊,张兴鹏[7](2018)在《基于偏差耦合的免疫单神经元PID同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4台永磁同步电机(PMSM)同步控制系统,采用免疫单神经元PID(ISNPID)控制器替代传统PID控制器,实现PID参数的在线实时调整,缩短动态响应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当应用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并将ISNPID控制器用于4台电机的速度环控制时,整个同步控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跟踪性能、较高的同步跟踪精度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毛诗柱,梁志坤[8](2018)在《基于滑模控制的多电机速度同步偏差耦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传统机械连接方式多电机同步控制存在的机械结构磨损大、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方法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系统结构,与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多同步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该算法能够针对电机在不同转速和扰动负载下作出快速响应,减少了扰动对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多电机运行时的同步精度。结论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张若青,胡俊霞[9](2018)在《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的电机同步控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双电机同步控制精度,在分析常用的同步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ID参数调节的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分别在以PXI控制器、NI运动控制卡构建的双伺服电机实验系统与单轴柔性冷弯成型机组的变截面机组上,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 VIEW为软件工具,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补偿方式的同步控制策略对伺服系统同步精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PID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提高了双电机同步控制的精度,同时满足了被控对象高精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王少炜[10](2018)在《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传统工业传动领域,多电机协同控制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单台电机机械轴传动技术。而对于多电机协同电驱动系统,无耦合多电机系统又因为控制量较少,无其它材料属性与机械摩擦等物理量的加入,使其控制难度相对较低,控制精确度相对较高。而在现有的并行控制、主从控制、虚拟总轴控制、交叉耦合控制与偏差耦合控制结构中,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又因耦合性能好,控制电机数目多,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多电机转速同步控制中,并且也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传统偏差耦合结构中,转速给定与补偿模块补偿机制复杂,在线计算量大;并且在电机系统负载不均起动时与系统稳定运行负载发生扰动时,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同步误差从而导致系统同步性能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传统结构中的转速给定与补偿模块替换为同步误差补偿器,其补偿机制是将某台电机的转速与所有电机的平均转速做差,差值经过一个单独控制系统同步性能的比例-积分控制器,补偿到该电机的转速控制器输出端,解决了系统稳定运行时负载发生扰动使得同步误差过大的问题。并且在转速环控制器的比例部分增加了输出选择器,使系统在起动时,转速较快电机的转矩给定退饱和,转速较慢电机的转矩给定饱和,从而解决了系统在起动时由于电机负载不均导致的系统同步误差较大的问题。最后搭建了叁电机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传统偏差耦合结构与改进偏差耦合结构的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结构,改进型偏差耦合多电机控制系统,在电机负载不均起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负载发生扰动时,能有效减小系统同步误差,提高系统同步性能。该改进型结构适用于对多电机系统同步性有较高要求的控制场合。(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2-09)

偏差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多轴同步控制精度,课题组将一种近似势能函数引入到设计的新型控制律中,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与传统的线性PID控制策略和非线性PID控制策略相比较,系统的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收敛速度均明显加快,并且同步误差减小了70%,达到同步要求的时间缩短了80%,超调量降低,同步控制性能得到显着提高,有效的改善了工业机器人同步控制系统的协调性及动态品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差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尹亚南,韩浩.多轴速度同步偏差耦合控制[J].包装工程.2019

[2].孙瑞芳,张晓龙,谢晓全,梁文凯.工业机器人非线性PI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J].轻工机械.2019

[3].罗昂昂,马伟,李济顺.预应力张拉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的仿真[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4].耿强,王少炜,周湛清,史婷娜,夏长亮.改进型偏差耦合多电机转速同步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5].余世明,潘雄平,陈伟锋,仇翔,杨马英.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计量泵组流体比例投加控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6].刘延杰,梁乐,储婷婷,吴明月.一种基于相邻耦合误差分析的非线性PD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8

[7].王萍,张俊,张兴鹏.基于偏差耦合的免疫单神经元PID同步控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毛诗柱,梁志坤.基于滑模控制的多电机速度同步偏差耦合控制[J].包装工程.2018

[9].张若青,胡俊霞.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的电机同步控制实验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8

[10].王少炜.基于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D].天津工业大学.2018

标签:;  ;  ;  ;  

偏差耦合论文-尹亚南,韩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