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作者: 崔可密

导师: 吴根诚,李为民

关键词: 针刺镇痛,中枢敏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腹部撤回反射,腹肌肌电图,慢性内脏痛,内脏痛敏,炎症,功能性胃肠病,脊髓,肠易激综合征,鞘内注射,大鼠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慢性疼痛是现代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保健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其中内脏疾患引起的慢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症候。内脏痛的发生部位深且定位模糊,同时伴有牵涉痛和植物神经反射等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因此,人们对于内脏痛的认识远滞后于对躯体痛的了解,也使得慢性内脏痛的治疗缺乏特异性措施。 众所周知,由于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动物实验研究成为研究内脏痛的重要手段。但是导致内脏痛研究滞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较为理想的模拟人类慢性内脏痛的动物模型。2000年Al-Chaer等用大鼠成功地制作了一种新的质量较高的慢性内脏痛敏模型(IBS大鼠模型)。该模型的出现,为深入探讨慢性内脏痛的中枢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研究表明,在内脏感觉敏感性增高状态下,机体对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的处理,无论在外周还是在中枢水平都发生了改变。其中,中枢敏化的作用是研究热点之一,它是内脏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有研究提示,如果抑制中枢敏化,则能有效地缓解慢性内脏痛。中枢敏化的形成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受体系统,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受体(EAA-R)、速激肽受体(NK-R)、5-羟色胺(5-HT)受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阿片受体等。其中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受体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引人注目。研究提示NMDA受体和non-NMDA受体均参与急性内脏伤害性感受,但究竟在慢性内脏痛疾病长期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与其在躯体痛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和联系等,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很多临床实践证实针刺对慢性内脏痛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以往研究所利用的动物模型尚不理想。新的慢性内脏痛模型是否适用于针刺研究?如何利用该模型深化慢性内脏痛以及针刺治疗慢性内脏痛的机制探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将为临床针刺治疗慢性内脏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推动内脏痛的基础研究,促进针刺疗法不断走向世界。 因此本项研究采用新的慢性内脏痛敏模型,并应用疼痛行为学观察、电生理细胞外记录和组织学技术对其进行评价;在该动物模型上,观察针刺对慢性内脏痛敏的治疗作用和作用规律,包括单次电针的即刻效应和多次电针的累加效应和不同针刺次数的治疗效应比较等;进而采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等方法探讨脊髓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受体系统在慢性内脏痛敏和针刺治疗慢性内脏痛敏中的作用。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内脏痛敏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第二部分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的治疗作用

第三部分 脊髓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受体系统在慢性内脏痛敏和电针治疗慢性内脏痛敏中的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论文自评

附录二:文献综述

附录三:后记(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雌激素在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觉敏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陈瑜.福建医科大学2009
  • [2].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D]. 陈永萍.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
  • [3].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D]. 荣培晶.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孤啡肽在大鼠神经痛及针刺镇痛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 马飞.复旦大学2004
  • [5].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神经痛及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董志强.复旦大学2005
  • [6].易激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理研究[D]. 陈锡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7].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再见.四川大学2005
  • [8].中枢神经系统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敏感性的调节[D]. 王伟岸.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
  • [9].肠激安胶囊制剂学及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机理研究[D]. 唐洪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10].IBS样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痛觉敏化作用以及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D]. 林春.福建医科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  ;  ;  

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