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质量成本的概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提出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及普及,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外很多企业仍没有采纳质量成本来提高或推进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现有的质量成本的体系太过复杂,在财务统计上费时费力,而且在推行时不能得到公司上层的重视,因此很多企业利用其它工具来推进企业的质量,例如6-Sigma、精益生产等。因此寻求一个简单可靠的统计方法显得非常必要。CTS作为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企业,在天津的工厂已实施质量成本的统计超过八年。本文通过对CTS天津厂的质量成本的划分及具体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推行情况,提出了全新的关键质量成本及非关键质量成本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的文献上还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关键质量成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与旧分类方法的比较,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及统计方法(线性回归法)来研究评估新旧方法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概念及方法有很多优点,方便在企业中推行。同时本文也详细介绍了新的方法在CTS天津厂的推行方案及步骤。由于此方案简单易行,在全球重视质量改进的今天,相信关键质量成本的概念或方法对许多企业来说可以借鉴,尤其是对众多国内企业来说,意义会更大。在现有全球经济大同化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要想在众多的国外企业中脱颖而出,推行关键质量成本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