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

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

一、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论文文献综述)

衡丽君[1](2019)在《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是有机碳的唯一来源,它是唯一可以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实现化石资源替代的多功能型可再生资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被视为最具开发潜力生产液体燃料技术之一,但生物油较差的理化性质严重阻碍了生物油的应用。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生物质热解反应机理、生物油提质反应催化剂设计、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失活以及改性等微观方面,对于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提质改性整体工艺系统设计、系统综合性能以及产品环境效益等宏观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课题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含氧液体燃料技术框架下,发展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多元醇和氢气为目标产品的多联产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耦合了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油相生物油(Non-aqueous Phase Bio-oil:NAPB)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Chemical-looping Hydrogen Production:CLHP)以及水相生物油(Aqueous Phase Bio-oil:APB)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制多元醇液体燃料的技术优势。以该工艺系统为对象,论文从化工过程系统集成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与环境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科学评判该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工艺系统综合性能,为后续工艺关键技术的优化设计和工程示范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信息。基于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理论,优化设计了整个工艺系统流程布置和工艺参数配置。基于对工艺关键反应过程特性认识及其过程模型的确定,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其实施全流程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配置,借助载热体循环实现了快速热解反应器和CLHP燃料反应器热负荷的自平衡,优化整个系统余热梯级利用实现了工艺的自供热和部分电力替代。在该工艺保守设置条件下获得一套详细的物流、能流以及热力工况参数。工艺系统以产品流为主线的碳元素代谢分析表明APB到多元醇的转化率是影响整个工艺系统效能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所构建的系统评价指标计算模型获得该工艺重要的性能指标:基于玉米秸秆干燥基计算的无水生物油产率为55.8 wt%、多元醇产率为16.4 wt%、酯类副产物产率为11.5 wt%;CLHP子系统氢气热效率为56.8%、总热效率为58.1%以及CO2捕集效率为99.9%;整体系统能源利用总效率为35.5%。在多元醇保守产率(16.4 wt%)工况下,该工艺相对已经工业化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除氢气和多元醇燃料产品外,生物质基酯类化学品可以替代石油基酯类化学品以减少化石原料的消耗,CLHP子系统高效的CO2捕集带来显着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减排。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和中国本地化基础数据,依次建立了产品系统生产资料、能源和目标产品的LCA指标计算模型,编制了目标产品较完整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针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系统多产品共生的复杂性,引入混合分配方法,实现了目标产品的生命周期化石能耗强度(Fossil Energy Input Intensity:FEI)和碳足迹量化研究。氢气生命周期FEI和净碳足迹分别为0.575 MJ/MJ H2和-97.5 gCO2,eq/MJ H2,多元醇全生命周期FEI和净碳足迹分别为0.626 MJ/MJ能量和26.3 gCO2,eq/MJ能量。对于氢气,NAPB生产和秸秆预处理的电力消耗以及秸秆生产的氮肥消耗是引起GHG排放的主要因素,而CLHP阶段CO2捕集是决定氢气碳足迹大小的关键因素。对于多元醇,来自秸秆预处理和APB生产的电耗与多元醇生产的甲醇消耗、催化剂损耗以及有机废水处理能耗是引起GHG排放的主要因素,来自化学链工艺氢气消费产生的碳信用是降低其碳足迹的主要因素。在参数变动±25%范围内,目标产品碳足迹数据敏感性分析显示:NAPB生产电力消耗量变化对氢气碳足迹影响较大,而多元醇产率和APB生产电力消耗量变化对多元醇碳足迹影响较大,尤其多元醇产率的影响最为显着。这说明生物油生产电耗和多元醇产率数据不确定性会显着影响多元醇LCA结论,同时也说明降低生物油生产电耗和提高多元醇产率将会显着减少多元醇生命周期碳足迹。相对传统的天然气水蒸汽重整(Steam Methane Reforming:SMR)制氢和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CG)制氢,来自NAPB铁基载氧体CLHP工艺的氢气使多元醇净碳足迹分别降低70.5%和77.5%,这主要归功于CLHP子系统采用生物质基燃料和实施了CO2高效捕集。从多元醇燃料角度出发,系统剩余氢气替代SMR工艺氢气产生的能量信用和碳信用使多元醇生命周期FEI和碳足迹分别下降了66.3%和325.9%,多元醇两个生命周期指标分别为0.211 MJ/MJ能量输出和-59.4 g CO2,eq/MJ能量输出。基于1MJ能量替代,多元醇替代石油基汽油和石油基柴油分别使生命周期化石能耗降低82.0%和83.8%,使生命周期GHG排放分别降低163.9%和155.8%。不同生产技术路线的生物质基液体燃料LCA研究案例表明本论文设计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多联产工艺在生物质碳元素多元利用、目标产品产率以及环境GHG减排方面具有综合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液体燃料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加氢深度可控、氢源自给的特点,实现了生物质到多元醇燃料、氢气以及酯类化学品的多元转化。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看,该工艺系统具有较低的化石能耗强度和显着的GHG减排环境效应,符合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可持续、低碳发展的要求。

王颖和[2](2018)在《HT化工公司氨醇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节约能源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工业是节能的重点领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合理回收和利用能源对企业非常重要,是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破解能源约束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煤化工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企业,所以合理设置产品方案,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各措施,才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产品能耗,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HT化工公司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原有的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进行改造,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增加了甲醇的产量,使产品调整方案幅度更大,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消耗,既为烯烃提供了原料保障,又降低了使用甲醇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本文首先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情况进行了梳理;然后对该项目的采用的工艺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问题;再对该项目的能耗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节能管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论文对HT化工公司的氨醇联联产节能改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合理,管理方法和措施先进、合理,节能效果明显,对类似的改造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企业在实施改造项目时,还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做好前、中、后期管理,这样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改造,尽快达产达效。

赵庆[3](2018)在《甲胺/DMF装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废水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的焦油、酚、氨、甲胺、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目前废水处理普遍采用预物化处理、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三个过程。X公司甲胺/DMF装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具有氨氮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废水难进行生物处理等特点。这些废水成分复杂,以高COD、甲胺类物质为主,同时还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抑制性污染物。由于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产生出远远超出设计值的更高浓度和更高COD的有机废水。目前,X公司对预处理后的甲胺废水的处理采用“缺氧––好氧工艺”,但是高浓度的甲胺有机废水,会造成污泥活性降低或失活,出水质量不达标。为此,X公司对甲胺废水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X公司技术改造通过使用甲胺废水制取水煤浆,甲胺污水处理装置的改造解决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问题。主要研究了(1)甲胺废水用于制取水煤浆的成浆性能试验评价;(2)甲胺/DMF装置废水用于工业制浆对气化工艺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3)甲胺/DMF装置废水用于工业制浆对气化磨煤现场工作环境的影响;(4)原配套污水处理站的改造;(5)技术改造后的气化炉运行,粗煤气成分分析和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分析;(6)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改造后的主要效果如下:1.技术改造后煤气化工艺稳定,粗煤气成分变化不明显,设备运行良好。2.技术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站排放的污水氨氮含量低于5 mg/L,COD含量200 mg/L,优于环保指标。3.甲胺污水处理站富余出来的20 m3/h的污水处理余量,可以缓解X公司的环保压力。

刘文涛,李强,张文娟,李会泉,石靖靖[4](2018)在《焦化联合生产模式的物质流-价值流耦合分析》文中提出针对复杂市场环境下4种典型焦化生产模式的优选问题,建立了物质流与价值流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4种模式的物质输入输出及相应的价值流转过程,比较了资源增值效率指标.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油苯加工模式的增值效率在历史情景下比其它模式高3%10%;产业链延伸增值效率为焦油粗苯分离出萘(29)纯苯(32%)(29)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21%)(29)焦炉煤气制甲醇(1%).在经济上行状态的虚拟情景下,焦炉煤气制甲醇比其它措施增值效率高36%50%.

金友良,沈玖柒[5](2018)在《废弃物资源化理论研究综述:价值流转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废弃物资源化相关研究的梳理,阐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物质流动与价值流转机理、价值流转核算与分析、价值补偿政策。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集中地。因此,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流转研究应从企业层面扩展至园区层面,在园区构建"物质流动—价值流转"二维分析模式,将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流转放在园区经济主体中进行核算和分析,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积极支持的废弃物资源化机制,充分挖掘各类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提高资源化效率,实现园区资源(能源)节约与环境负荷降低的"双赢"模式。

刁培[6](2017)在《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不合理,扩大高质量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旨在满足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供给侧改革着重要求企业从生产端推动绿色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作为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当今资源逐渐匮乏,环境日益污染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如何有效的管理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了当务之急。目前,许多学者正在积极探索适合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成本计量方法,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流成本核算方法,它能在实际应用中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生产工艺程序中每个环节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信息的统计分配以及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S公司是一家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钢铁企业,因此本文尝试在S公司构建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通过核算体系的应用,管理资源流成本,同时也希望给类似流程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及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结合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资源流成本会计的相关概念,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其次,在研究S公司成本核算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S公司实施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其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然后,核算了S公司内部资源流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并进行结果分析,旨在挖掘生产流程中的成本管理漏洞,并针对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经过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可以构建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并实施,该方法有助于S公司找到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改善点,优化生产,并且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的核算也量化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成本。

万欣怡[7](2016)在《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迫使燃煤发电企业面临着发展模式由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变的挑战。这一转变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协调发展。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并没有将废弃物产出以及造成的环境损害价值纳入进来,无法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引入“资源价值流”理论,将其与环境绩效评价进行对接,并构建适合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并为其他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论文主要研究4个方面的内容:(1)梳理国内外对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资源价值流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明确研究问题;(2)通过阐述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界定基本概念和借鉴方法体系,为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3)剖析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内在逻辑,构建燃煤发电企业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4)对案例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助于提高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有效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资源价值流对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构建了由“资源输入”、“资源输出”、“资源消耗”、“资源循环”组成的基于资源价值流视角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在对ZGLYGZ发电企业进行资源价值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评价其环境绩效,得出其环境绩效评价等级为“较差”,并对企业资源输入、资源消耗、资源输出、资源循环四个阶段提出可行的改善意见。上述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环境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曹琳媚[8](2015)在《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的石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事关未来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石化产业在历经了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都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新形势下石化企业面临着技术设备投资负担加重、利润下滑明显和环境保护等多重压力,亟需先进的管理技术。资源价值流转分析的产生源于环境管理会计适应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管理体系发展的要求,资源价值流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不仅反映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源的价值信息,其中也包含了物质流信息。这一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吸收到成本会计的分析当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资源价值流视角下核算石化企业环境成本的方法。资源价值流提供了一个经济——环境的二元视角,其概念源于物质流,运用方法则建立在流量管理的思想基础上,通过跟踪企业投入的资源在生产流程中的消耗和所产生废弃物的排放情况,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的管理目标。文章在对相关基础理论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以中石化集团下属的一家石化分公司某时期的数据为例,综合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从环境成本的归集分类,到分配至具体对象,分析研究了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并对石化企业推行单独核算环境成本的阻碍因素以及建议进行了探讨,为石化企业甚至相近产业环境核算方法的实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曹琳媚,张海燕[9](2015)在《资源价值流转会计在石化企业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资源价值流转会计作为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的直接产物,为企业提供了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本文在阐述资源价值流转会计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国内某石化企业为例进行阐述,通过显现化的内部资源损失和内部化的外部环境成本,验证了其经济——环境二元分析模型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余鹏[10](2017)在《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大型化、产业链式的化工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煤化工企业的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不仅是因为其业务量大、高投入,而且还因为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关系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等各个方面,其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引起人身、财产和环境污染、公共管理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目前经济转型期的煤化工企业而言,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物流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化工行业及相关行业物流管理的成败为启示,对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的物流管理现状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型,并针对此模型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二、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
    1.3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转化技术发展现状
        1.3.1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技术概述
        1.3.2 生物质生物发酵法制醇类燃料技术
        1.3.3 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
        1.3.4 生物质快速热解提质制液体燃料技术
        1.3.5 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三种技术路线对比
    1.4 产品碳足迹及其评价方法
        1.4.1 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值当量因子
        1.4.2 碳足迹概念演变
        1.4.3 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1.5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5.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1.5.2 生命周期评价在生物质能转化领域应用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及内容
        1.6.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1.6.2 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系统设计和评价指标构建
    2.1 引言
    2.2 化工系统分析与集成基础理论
    2.3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工艺原理
    2.4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工艺系统设计
        2.4.1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子系统
        2.4.2 油相生物油化学链制氢子系统
        2.4.3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子系统
    2.5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系统主要过程单元及其模拟模型
        2.5.1 生物质干燥过程单元及其模拟模型
        2.5.2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2.5.3 燃料燃烧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2.5.4 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主要反应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2.5.5 水相生物油提质过程模拟模块确定
        2.5.6 CO_2、H_2与水蒸汽分离与压缩单元
        2.5.7 流体压缩和蒸汽透平做功过程
        2.5.8 产物分离提纯过程单元
    2.6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2.6.1 产物产率指标
        2.6.2 化学链制氢子系统性能指标
        2.6.3 产品工艺系统能源利用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惰性载热体自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子系统流程模拟
        3.2.1 生物质原料与生物油组分数据信息
        3.2.2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子系统过程模拟
    3.3 油相生物油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子系统工艺流程模拟
        3.3.1 化学链制氢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3.3.2 化学链制氢子系统运行方案确定
        3.3.3 油相生物油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子系统流程模拟
    3.4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流程模拟
        3.4.1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模拟流程
        3.4.2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模拟结果
    3.5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性能评价
        3.5.1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碳元素代谢分析
        3.5.2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基多元醇燃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模型
    4.1 引言
    4.2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概念与规则说明
        4.2.1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概念界定
        4.2.2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计算规则说明
    4.3 产品LCA模型组成与建立
        4.3.1 产品LCA模型组成
        4.3.2 LCA基础计算模型建立
        4.3.3 多元醇和氢气产品LCA计算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基多元醇燃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
    5.1 引言
    5.2 LCA目的与范围确定
    5.3 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清单
        5.3.1 共生产品负荷分配方法
        5.3.2 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分析
    5.4 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
        5.4.1 氢气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5.4.2 多元醇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5.4.3 氢气和多元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敏感性分析
        5.4.4 不同氢气生产工艺供氢对多元醇生命周期化石能耗与碳足迹影响
        5.4.5 剩余氢气产品替代对多元醇生命周期化石能耗与碳足迹影响
    5.5 不同工艺路线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5.5.1 典型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路线
        5.5.2 几种典型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HT化工公司氨醇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氨醇联产
        2.1.2 节能改造
        2.1.3 综合能耗
        2.1.4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技术改造
        2.2.2 企业节能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工业节能现状
        2.3.2 国内外合成氨、甲醇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简介及工艺技术方案管理研究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提出背景
        3.1.2 改造规模及方案
    3.2 工艺技术方案管理
        3.2.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3.2.2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3.3 工艺方案确定
    3.4 工艺流程管理
        3.4.1 总工艺流程简述
        3.4.2 改造部分的工艺流程
    3.5 设备管理
        3.5.1 设备选择原则
        3.5.2 设备选择方案
        3.5.3 主要设备结构型式
        3.5.4 装置新增主要设备
第四章 能耗测算、分析及节能管理研究
    4.1 能源消费结构
        4.1.1 项目用能原则
    4.2 能耗指标计算
        4.2.1 能源折算说明
        4.2.2 技改前能耗计算
        4.2.3 技改后能耗计算
        4.2.4 项目节能分析
    4.3 节能技术管理研究
        4.3.1 工艺节能管理
        4.3.2 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节能管理
        4.3.3 设备节能管理
        4.3.4 自动控制节能管理
        4.3.5 电气节能管理
        4.3.6 总平面布置节能管理
        4.3.7 建筑节能管理
        4.3.8 暖通节能管理
        4.3.9 节水管理
        4.3.10 其它节能管理
    4.4 节能工作管理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甲胺/DMF装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化工行业现状
        1.1.1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1.1.2 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1.2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1.2.1 煤化工废水来源
        1.2.2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
        1.2.3 煤化工废水的危害
        1.2.4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紧迫性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1.3.1 一级处理技术
        1.3.2 二级生化处理
        1.3.3 深度处理
第二章 X集团甲胺/DMF工艺及废水处理装置
    2.1 甲胺生产工艺
        2.1.1 甲胺产品的物化性质
    2.2 X集团甲胺生产基本原理
        2.2.1 甲胺合成工艺原理
        2.2.2 甲胺精馏
        2.2.3 甲胺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简述
    2.3 DMF生产工艺
        2.3.1 DMF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2.3.2 DMF合成工艺原理
        2.3.3 DMF的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叙述
    2.4 甲胺和DMF产生的副产品及排污物
        2.4.1 甲胺/DMF装置产生的副产物和排污物
        2.4.2 DMF装置产生的副产物和排污物
        2.4.3 甲胺和DMF装置产生的污水的特点
    2.5 甲胺污水处理装置
        2.5.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5.2 主要参数控制要点
        2.5.3 污水处理各单元功能
第三章 甲胺/DMF装置污水处理的技术改造
    3.1 技术改造的背景.
    3.2 技术改造总体思路
        3.2.1 对甲胺废水制备的水煤浆成浆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价
        3.2.2 甲胺/DMF废水对水煤浆气化工艺的影响
        3.2.3 甲胺/DMF废水对水煤浆制备现场工作环境的影响
        3.2.4 原配套甲胺污水处理站的改造理论探讨
    3.3 实施改造过程
        3.3.1 改造前的实验阶段
        3.3.2 改造实施阶段
        3.3.3 技术改造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创新点
第四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
        4.1.1 技术改造投资费用
        4.1.2 技术改造后收益核算
    4.2 社会效益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1:甲胺/DMF污水处理站流程图
致谢

(5)废弃物资源化理论研究综述:价值流转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物质流动与价值流转机理
    2.1 物质流动与价值流转互动关系
    2.2 物质流理论分析
    2.3 价值流理论分析
3 价值流转核算与分析
    3.1 价值流转模式
    3.2 价值流转核算
    3.3 价值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价值补偿政策
    4.1 价值补偿机制
    4.2 价值补偿政策工具
5 结论与展望

(6)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资源流成本会计的背景研究
        1.2.2 资源流成本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1.2.3 资源流成本核算内容研究
        1.2.4 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应用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资源流成本会计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资源价值
        2.1.3 资源流成本会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外部影响理论
        2.2.3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2.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3 资源流成本会计核算原理
    2.4 资源流成本会计与现行成本会计的比较
        2.4.1 资源流成本会计与现行成本会计的关系
        2.4.2 资源流成本会计的优势分析
第3章 循环经济背景下S公司成本核算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S公司概况
    3.2 S公司成本核算现状
        3.2.1 S公司成本构成
        3.2.2 S公司成本核算流程
        3.2.3 S公司环境成本核算及披露现状
        3.2.4 S公司成本完成情况
    3.3 S公司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3.3.1 成本观念落后,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3.3.2 难以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信息
        3.3.3 内部资源价值损失成本信息失真
        3.3.4 环境成本被隐匿
    3.4 S公司引入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4.1 S公司引入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3.4.2 S公司引入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第4章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4.1 S公司产品生产流程
    4.2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4.3 设定物量中心
    4.4 收集和整理数据
    4.5 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阶段
        4.5.1 内部资源流成本的归集
        4.5.2 内部资源流成本的分配
    4.6 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核算方法
    4.7 资源流成本分析模式
        4.7.1 内部资源流成本分析模式
        4.7.2 内外结合的资源流成本综合分析模式
第5章 实施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
    5.1 S公司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及分析
        5.1.1 S公司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
        5.1.2 S公司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结果分析
    5.2 S公司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的核算及分析
        5.2.1 S公司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的核算
        5.2.2 外部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5.2.3 内外结合的资源流成本综合分析
    5.3 实施资源流成本核算的相关建议
        5.3.1 政府引入环境奖惩机制
        5.3.2 加强企业内部交流及与政府部门的有益互动
        5.3.3 培养和激励专业的会计人才
        5.3.4 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5.3.5 完善资源流成本信息披露制度
        5.3.6 实施PDCA循环管理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燃煤发电企业的发展状况
        1.1.2“十二五”规划对燃煤发电企业的要求
        1.1.3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1.2 文献综述
        1.2.1 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2.2 资源价值流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1.3 低碳经济理论
        2.1.4 环境会计理论
    2.2 基本概念
        2.2.1 燃煤发电企业
        2.2.2 物质流分析
        2.2.3 价值流分析
        2.2.4 环境绩效评价
    2.3 方法体系
        2.3.1 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方法
        2.3.2 外部环境损害价值核算方法
        2.3.3 内部资源成本—外部损害成本的二维核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现行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3.1.2 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特征与评价指标的内在逻辑293.1.3 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ZGLYGZ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研究
    4.1 案例分析
        4.1.1 ZGLYGZ发电企业的背景与基本数据
        4.1.2 基于资源价值流方法体系的成本核算
        4.1.3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4.1.4 利用AHP-模糊综合模型评价ZGLYGZ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
    4.2 提高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相关建议
        4.2.1 资源输出端加强监管,实现清洁生产
        4.2.2 资源输入端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工艺
        4.2.3 资源消耗端进行高效节能的技术升级
        4.2.4 资源循环端完善废弃物循环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的石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成本
    第二节 资源价值流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
第三章 石化企业的环境成本现状
    第一节 石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石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第三节 石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第四章 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核算方案设计
    第二节 某石化企业简介
    第三节 环境成本核算
    第四节 核算结果分析
第五章 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的困难及建议
    第一节 阻碍因素
    第二节 相关建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资源价值流转会计在石化企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述
二、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研究体系
    (一) 概念阐述
    (二) RVFA的应用程序
        1. 内部资源成本核算。
        2. 外部损害成本核算。
        3. 分析评价。
三、案例分析
    (一) 背景简介
    (二) 成本核算
    (三) 结果分析
四、结论

(10)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意义
    第二节 现有文献概述及研究目的
    第三节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框架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物流管理的概念、发展历史
    第二节 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现状
    第一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概况
    第二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现状
    第三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物流管理体系
    第二节 物流能力
    第三节 物流安全管理及保障措施
    第四节 物流作业效率
第五章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方案设计
    第一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区的物流管理战略的制定
    第二节 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区的物流管理组织方案
    第三节 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
    第四节 生产物流管理
    第五节 仓储与库存管理
    第六节 销售物流管理
    第七节 物流信息管理
    第八节 物流风险控制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四、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D]. 衡丽君. 东南大学, 2019
  • [2]HT化工公司氨醇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研究[D]. 王颖和.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3]甲胺/DMF装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改造研究[D]. 赵庆. 西北大学, 2018(01)
  • [4]焦化联合生产模式的物质流-价值流耦合分析[J]. 刘文涛,李强,张文娟,李会泉,石靖靖. 过程工程学报, 2018(02)
  • [5]废弃物资源化理论研究综述:价值流转视角[J]. 金友良,沈玖柒.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3)
  • [6]S公司资源流成本核算体系研究[D]. 刁培. 江苏大学, 2017(01)
  • [7]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 万欣怡. 南华大学, 2016(03)
  • [8]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的石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 曹琳媚. 吉首大学, 2015(03)
  • [9]资源价值流转会计在石化企业的应用[J]. 曹琳媚,张海燕. 财会月刊, 2015(13)
  • [10]中国石化宁东工业园物流管理问题研究[D]. 余鹏. 宁夏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氨醇联产系统物料核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