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由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薄膜两相组成的高硅无碳化物贝氏体可以实现高强度与高塑性的有机结合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在追求其极端性能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工业化化的难操作性。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从更加容易工业化的低中碳钢入手展开高硅贝氏体的成分设计、工艺设计和强韧化机理研究。文中设计了C-Si-Mn系和C-Si-Mn-Cr系两个系列5种高硅贝氏体钢。通过观察实验钢等温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测试力学性能,分析讨论实验钢含碳量以及Si-Mn合金化与Si-Mn-Cr合金化对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各种成分实验钢的组织—性能对应关系,等温温度对组织和性能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成分系列的高硅钢奥氏体化以后在330-270℃进行等温淬火,均得到平行的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富碳的残余奥氏体薄膜组成的准贝氏体组织。随着转变温度的降低,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减少,贝氏体铁素体中的碳过饱和度增加。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会转变为马氏体组织。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降低,钢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都会升高;同时延伸率会有所降低。两种低碳钢(含0.2%C)的冲击韧性随温度降低先增大后略有减小;其余三种中碳钢的实验钢的冲击韧性随温度降低而增大。2.随着钢中碳含量的降低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减少,但是在270℃等温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差异不明显。钢中含碳量的变化对残余奥氏体的含碳量变化影响不大。贝氏体铁素体的碳过饱和度则随着钢中含碳量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的温度等温淬火后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随着钢中原始含碳量的减少而降低;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都是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减小而增加的。3.以0.8%Cr代替1.0%Mn对奥氏体的含碳量影响不大。在0.4%C钢中以Cr代Mn减少了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增加了贝氏体铁素体的碳过饱和度;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在330℃等温淬火时提高延伸率,在270℃等温淬火时降低了延伸率。在0.2%C钢中以以Cr代Mn提高了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减小了贝氏体铁素体的碳过饱和度;降低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在两种含碳量的钢中以Cr代Mn在各个温度等温淬火都提高了钢的冲击韧性。4.高硅贝氏体钢的强韧化机理:铁素体中碳含量过饱和是其具有高强度的原因,并使之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同时也是导致延伸率及冲击韧性降低的因素;随着温度的降低组织细化是导致冲击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并且抵消了铁素体中碳过(?)和度和位错密度提高提高及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残余奥氏体薄肪的存在是该钢种具有低屈服强度、高延伸率、高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贝氏体钢在铁路辙叉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 [2].硼含量及形变热处理对贝氏体钢性能的影响[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3].等温时间对冷变形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4].超级贝氏体钢的现状和进展[J]. 特殊钢 2012(01)
- [5].新型贝氏体钢[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9(03)
- [6].空冷贝氏体钢破片中绝热剪切带的热处理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04)
- [7].正火温度对高强度贝氏体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8].一种空冷贝氏体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J]. 包钢科技 2016(05)
- [9].新型贝氏体钢[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3(11)
- [10].新型贝氏体钢[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4(09)
- [11].合金贝氏体钢在铁路道岔生产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 2012(05)
- [12].高强度贝氏体钢棒料热轧裂纹及断裂原因分析[J]. 特钢技术 2019(03)
- [13].钢中贝氏体的形貌、转变机制和应用的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9(02)
- [14].新型贝氏体钢[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4(02)
- [15].碳在超级贝氏体钢中的作用[J]. 金属热处理 2015(02)
- [16].新型贝氏体钢[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1(05)
- [17].含钒超级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研究[J]. 钢铁钒钛 2011(04)
- [18].轧制预变形对超细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8(04)
- [19].中高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研制[J]. 铸造技术 2018(06)
- [20].回火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7(07)
- [21].回火温度对热轧态高强度贝氏体钢管组织性能的影响[J]. 钢管 2020(01)
- [22].等温淬火温度对超细贝氏体钢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J]. 工程科学学报 2018(12)
- [23].热处理对增材制造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06)
- [24].800MPa级贝氏体钢组织的热稳定性[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7(02)
- [25].奥氏体化温度对无碳化物高强贝氏体钢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20(04)
- [26].中高碳贝氏体钢耐磨犁铧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7].贝氏体钢连铸坯高温塑性热模拟实验研究[J]. 中国锰业 2017(04)
- [28].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无碳化物无贝氏体钢中的残余奥氏体[J]. 铸造技术 2014(09)
- [29].新型贝氏体钢与30CrNi4Mo钢力学性能和冲击疲劳性能的对比[J]. 机械工程材料 2010(02)
- [30].低温回火态新型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J]. 热加工工艺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