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人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人意识,《他们眼望上苍》,主题解读
黑人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范楠楠[1](2017)在《《他们眼望上苍》的黑人意识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作为倡导和歌颂黑人文化的代表,可以说经历了整个黑人文化复兴的全过程。在《他们眼望上苍》的小说中,黑人意识通过通过黑人英语、民俗文化等被展现出来,让这部作品充满灵动气息,同时,展现了黑人文学的独到之处。赫斯顿用大部分文字来描述伊顿维尔市的建立,可以说与整个南方的重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描述建成这一事件,黑人的双重意识被呈现出来,主人公珍妮最终从种族歧视的伤疤中走出,并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建。(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7年23期)
崔学林[2](2017)在《试析《最蓝的眼睛》中颜色与黑人意识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最蓝的眼睛》中的颜色的分析,探讨其与黑人文化意识和种族意识的联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彦[3](2012)在《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意识和象征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作者埃利森从一个疲于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的真实感受出发,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压迫与蔑视已经上升到无视其存在,使其丧失自我,最终陷入"无形"的境遇。作者对美国黑人意识的认识、发掘和表现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且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折射主人公的思想,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的多层面主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1期)
杨梅[4](2009)在《论《宠儿》中的黑人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其作品《宠儿》的文本为基础,解读其中所传达的美国黑人意识。黑人奴隶制度的瓦解使黑人妇女在身体和经济上获得了解放,然而精神上却由于过去奴隶制度的残酷,使她们在解放精神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认识过去的过程。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通过在内容上和写作手法上的探索,试图回归黑人的文化与传统。通过回顾历史,描写女性黑人与种族主义的斗争,特别是以爱为武器的斗争,表达了作者继续与种族主义作斗争的决心。通过回归人性、现实和自我,从而寻求精神解放。这些都表现了莫里森--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人的黑人意识,为其他非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的美国中,更好理解自已的文化和文明的根,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1期)
吴红云[5](2006)在《《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叁部小说。托尼·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78年即该书出版的第二年,这部小说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界奖及作品奖。该小说标志着托尼·莫里森写作风格业已成熟。 关于这部小说,许多批评家将评论的焦点放在小说的主题、命名、神话、歌谣以及其性别、种族和阶级问题。然而,作为一部黑人作家书写的以美国黑人为主人公的黑人生活故事,《所罗门之歌》包含的浓郁的黑人意识则糅合了种族、阶级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此国内外评论界则鲜有涉及。这种黑人意识在莫里森其他作品中也有所涉及,但在《所罗门之歌》中表现最为集中。本文旨在阐明托尼·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如何从身份定位、文化特色、种族态度这叁个层面阐释了她的黑人意识,同时这种黑人意识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因而给小说带来了特殊魅力。 本文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从叁个方面论述了托尼·莫里森在小说中反映出来的黑人意识。首先,托尼·莫里森从小说主题及人物文化身份两个层面表明她对黑人身份的明确定位;其次,她分别从黑人神话、黑人音乐、黑人语言、和黑人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对黑人意识作了文化阐释;最后,托尼·莫里森又分别从派拉特和奶娃、吉他和七日组织两种相反的种族态度表述了她对种族问题的人道主义立场。这叁个方面与后殖民批评的叁大要素即种族、身份、文化相对应,且分别与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和小说的艺术特色相关联。小说也因文本所包含的这种黑人意识而更具魅力。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托尼·英里森通过小说文本对黑人意识做出的独特阐释,增强了小说的魅力,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6-04-01)
阮西湖[6](1985)在《南非的种族主义和黑人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652年以前,南非是清一色的尼格罗人种社会。尼格罗人种的不同民族集团遍布在南非不同地区。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虽不平衡,经济形态也不尽相同,但他们之间主流是和睦相处的。自从白人殖民主义者入侵之后,南非的种族复杂起来了,有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等等。随之而来的是种族关系问题的产生和种族冲突。当然,这完全是异种族民族入侵所造成的后果。(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1985年02期)
黑人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通过对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最蓝的眼睛》中的颜色的分析,探讨其与黑人文化意识和种族意识的联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人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范楠楠.《他们眼望上苍》的黑人意识主题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
[2].崔学林.试析《最蓝的眼睛》中颜色与黑人意识的联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3].刘彦.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意识和象征手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4].杨梅.论《宠儿》中的黑人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5].吴红云.《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D].安徽大学.2006
[6].阮西湖.南非的种族主义和黑人意识[J].民族研究.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