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明月意象探赜 ——以李白、苏轼为中心

中国古典诗词明月意象探赜 ——以李白、苏轼为中心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中,月亮意象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月亮意象的本体特征和历史嬗变作了一番梳理,并以唐宋为核心视角,以李白和苏轼的咏月作品为载体,挖掘和丰富月亮意象的内涵。月亮意象作为一个文化母题,与中国文学相伴相随,并在每个时代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表现出她极强的生命力。这与她的本体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我们从中国文学的滥觞处,站在文化与美学的云端,窥视她的本来面目,揭示她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而在探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月亮文学史”中曾经出现过的两位最为耀眼的文学巨星—李白和苏轼,他们的咏月作品繁多,不再是零星的、偶发性的、灵感式的、单一的情感宣泄模式,而是形成自己相对自足的月亮意象系统,用以承载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体味和看法。也许这种体味和看法还有些稚嫩、粗糙,但他们毕竟以天才的创作给传统意象注入了新的内涵,成就了中国文学最瑰丽的华章。以月亮意象来映衬中国人最深层的内心世界和最朴素的宇宙观仍然是文学史上可圈可点的重要事件。当然,对李、苏二人喜用的月象古今多有阐释且见仁见智。具体来说,李白的咏月诗扩展了传统咏月诗的表现主题,把它引向了关注实现人生,使托意怀人的思想主题成为咏月诗的主流。宋代苏轼继承发展了李白的这一特点。然而,李白、苏轼在咏月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个性。李白之月是一种宣泄,是狂欢的,是喧闹的;苏轼之月是一种内省,是内敛的。李白以一种“人月相得”的醉态思维写月;苏轼却形成“望月生悲——以理越悲”的思维模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坐标上对他们咏月诗歌的风格、主题以及透过咏月诗歌所折射的诗人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谈谈李白和苏轼在这两种意象使用上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并由此去窥见两位伟大诗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1.1 选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侧重点
  • 1.2 已有研究成果概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 1.1 深受历代文人青睐的原因
  • 1.1.1 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
  • 1.1.2 月亮的原型特征
  • 1.1.3 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
  • 1.2 “月”在古典诗词中的嬗变
  • 第2章 李白、苏轼明月诗之比较
  • 2.1 托意怀人,关注社会现实
  • 2.2 狂欢的宣泄与内省的哲学关怀
  • 2.3 “人月相得”与“望月生悲—以理越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产品意象评价中的眼动与脑电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0(20)
    • [29].秋山意象图[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9)
    • [30].《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标签:;  ;  ;  ;  ;  

    中国古典诗词明月意象探赜 ——以李白、苏轼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