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河水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明清淮河水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淮河是我国第七大河流,它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区,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入海。明清时期淮河水灾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既严重的影响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本文主要从淮河水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研究水灾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揭示明清时期淮河水灾长期延续和生态持续恶化的真相,也为现今淮河水灾治理提供全面、客观的历史借鉴。文章首先论述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形势和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流域概况,进而分析了明清时期黄河夺淮和黄河夺淮后的淮河流域的变迁。其次,论文按时间序列论述了明清淮河水灾的状况。在明朝初期,黄河夺淮使得黄河的水在淮河流域到处泛滥,黄河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干流和许多支流,淮河的水系被打乱,淮河下游的河床越淤越高,形成了“地上河”;在明代中后期,淮河水患更加严重,仅明万历年间淮河每年都发大水。并阐述了水灾的类型如内涝型,决溢泛滥型和坝水型的角度描述了淮河水灾的状况。并论述了明清时期水灾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灾情时间长,灾情重,多灾并发。第四章重点讨论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分析了水灾对流域土壤、植被的影响。淮河流域原来土地肥沃,而由于黄河泛滥造成这一流域的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非常严重。其中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开封、兰考和中牟一带,而盐碱化集中在苏北一带。同时由于水灾造成了大量的灾民,他们为了生存不断地乱砍滥伐,使得淮河流域的植被破坏严重,在短短的两百年期间植被面积减少了一倍还要多,从而使水灾更易发生。第五章通过对射阳湖、洪泽湖和骆马湖演变的分析,剖析了水灾对境内湖泊的影响。射阳湖由于接收了大量的泥沙,从而造成湖盆不断增高,湖面不断缩小,最后成为几个彼此相连的小型湖泊,到现在射阳湖已经演变成沼泽平原。明代中后期,随着淮河河床的不断淤高,淮水入海更加困难,湖内蓄水量持续增加,同时黄淮四处决溢,而潘季驯等人为了“蓄清刷黄”和“保漕抑淮”,造成洪泽湖水位全面抬高,最终形成了洪泽湖。骆马湖成湖于明代,后由于黄河泛滥,洪水在此积蓄,致使湖面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大湖。第六章分析了淮河水灾对苏北沿海滩涂的影响。苏北海岸线在黄河夺淮前的3000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然而从1128年黄河历史改道,黄河入淮使新的黄河口不断向外延伸。淮河所挟的巨量泥沙入海造成苏北海岸剧烈变迁,海岸线迅速向海推移。河口延伸又变相的拉长了淮河下游河道,造成汛期洪水下泄缓慢,加剧了中下游地区的水灾发生,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陆地。最后,研究认为,明清两代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变故,这种变迁是伴随着黄河夺淮的自然因素作用,在人口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引发的肆意涸湖为田、开山垦荒等,以及当时的多种政治经济因素交相互织的综合结果。本时期环境变迁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导致了湖泊或淤塞或扩大,河流改道频繁,地表径流紊乱不堪,森林毁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而且给淮河两岸人民带来惨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在某些程度上,淮河水灾对流域社会的影响要比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现今淮河流域的开发和发展中当以史为鉴,密切关注生态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依据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变迁
  • 2.1 黄河夺淮前安定的利河
  • 2.2 1194 年—1855 年多灾多难的黄河夺淮入海时期
  • 2.2.1 宋元朝时期淮河流域
  • 2.2.2 明朝时期淮河流域
  • 2.2.3 清朝时期淮河流域
  • 2.3 黄河弃淮后全新的淮河流域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淮河水灾及其类型与特点
  • 3.1 明朝时期淮河水灾
  • 3.1.1 明朝初期
  • 3.1.2 明朝中后期
  • 3.2 清代淮河水灾
  • 3.3 明清淮河水灾类型
  • 3.3.1 内涝型水灾
  • 3.3.2 决溢泛滥型
  • 3.3.3 坝堤毁坏造成的水灾
  • 3.4 明清时期淮河水灾的特点
  • 第四章 淮河水灾对流域内土壤、植被的影响
  • 4.1 生态环境的定义
  • 4.2 土壤沙化与盐碱化
  • 4.3 淮河流域森林植被的演变
  • 第五章 淮河水灾引起的湖泊变化
  • 5.1 湖泊的消亡——以射阳湖为例
  • 5.1.1 黄河夺淮前的射阳湖
  • 5.1.2 射阳湖的消失
  • 5.2 新湖泊的出现——以洪泽湖和骆马湖为例
  • 5.2.1 洪泽湖的不断扩大
  • 5.2.2 骆马湖的出现
  • 第六章 淮河造陆与苏北滩涂
  • 6.1 历次黄河泛淮、原因及淮河造陆
  • 6.2 明清时期的淮河造陆与海岸线变迁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明清淮河水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7.2 淮河频繁发生水灾的原因
  • 7.2.1 人口增加是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条件
  • 7.2.2 水利工程的弊端
  • 7.2.3 漕运带来的负面效应
  • 7.2.4 社会各级管理制度的效率对水灾程度的消极影响
  • 7.2.5 社会抗灾能力低下
  • 7.3 淮河水灾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 7.4 淮河水灾对自然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 7.5 明清淮河水灾对现代淮河治理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1917年京畿水灾与慈善社团救助活动考察[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煤矿水灾应急决策机制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6)
    • [3].1931年安徽水灾社会致因新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1931年湖南省水灾情形[J]. 民国档案 2020(02)
    • [5].煤矿水灾事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 科技风 2020(23)
    • [6].重特大自然灾害预警——河北邢台“7·19”特大水灾[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05)
    • [7].我国水灾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9)
    • [8].1931年大水灾与慈善义演——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9].汛期水灾对养殖鱼塘的影响及预防复产措施[J]. 当代水产 2020(10)
    • [10].宋代以来江南水灾防御中的科学与景观认知[J].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2)
    • [11].美国、日本和英国水灾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J]. 世界农业 2017(08)
    • [12].1931年和县的水灾及水灾前后概况[J]. 新丝路(下旬) 2016(09)
    • [13].教育孩子需要道德格局[J]. 少年儿童研究 2016(01)
    • [14].煤矿水灾事故的安全管理原因分析与预防[J]. 科技资讯 2013(28)
    • [15].大地流火[J]. 青年文学 2010(17)
    • [16].你最讨厌谁?[J]. 传奇文学选刊(莉莉) 2008(05)
    • [17].《申报》视域下的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堤工工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8].水灾事故车的危害及辨别研究[J]. 南方农机 2018(16)
    • [19].国外治理城市水灾的经验及其启示[J]. 城市与减灾 2016(01)
    • [20].民初广东乙卯水灾成因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5(06)
    • [21].煤矿水灾事故的分析及治理措施[J]. 煤矿现代化 2014(06)
    • [22].论煤矿生产中的常见水灾事故与防范策略[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1)
    • [23].《水灾救了孩子》编后[J]. 章回小说 2013(03)
    • [24].1931年汉口水灾述论——基于民国报刊为中心的考察[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5].洞庭湖1954年大水灾与环境变迁[J]. 绥化学院学报 2013(02)
    • [26].近代湖北城市水灾略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7].1917年京畿水灾中的民间义赈[J]. 兰台世界 2013(28)
    • [28].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的特点及影响[J]. 理论观察 2012(01)
    • [29].明清时期丰城水灾与灾后社会应对[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0].浙江壬戌水灾述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标签:;  ;  ;  

    明清淮河水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