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早育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阳[1](2021)在《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虾(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近年来在全国多省扩增迅速,但稻虾连作水稻机插高产优质一直是生产上亟待研究突破的难点问题。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旧街村稻虾综合种养创新试验基地进行。选用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2728和籼稻品种桃优香占为材料,在保证同密度基本苗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设置毯苗(等行距,行距30 cm)和钵苗(宽窄行,行距33 cm+23 cm)两种机插方式,毯苗机插设计11.5 cm、12.8 cm、14.4cm、15.7 cm、16.7cm五种株距,钵苗机插设计12.4 cm、13.8 cm、15.5 cm、16.8 cm、17.9 cm五种株距,研究稻虾连作下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南粳2728和桃优香占产量形成、光合物质生产、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阐明稻虾连作下水稻机插高产优质的最佳密度,为洪泽湖地区等稻虾连作水稻机插株行距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与毯苗机插相比,水稻钵苗机插通过培育大穗,实现显着增产;不同机插方式下,随着密度降低,水稻产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南粳2728和桃优香占品种分别在77.9万/hm2和42.6万/hm2基本苗下产量最高。较毯苗机插而言,钵苗机插茎蘖动态呈缓升缓降趋势,南粳2728高峰苗时间为移栽后第28d,桃优香占为移栽后第21 d,钵苗机插主要生育时期群体及单茎干物质重显着增高,叶面积指数和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较高,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升高,两品种趋势一致。同种机插方式下,随着密度下降,两品种主要生育时期水稻群体穗数、群体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呈下降趋势;南粳2728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播种至拔节期净同化率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单茎干物质重和抽穗至成熟期净同化率呈上升趋势;桃优香占拔节至抽穗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余生育阶段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呈下降趋势。2.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两品种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显着提高了单茎鲜重、株高、重心高、穗重上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等个体形态指标,以及提高了基部第二节间茎粗、壁厚、茎秆和叶鞘单位长度干重、抗折力和弯曲力矩等水稻茎秆基部形态指标,机插方式对长轴外径、长轴内径、短轴外径、短轴内径、断面系数和弯曲应力等单一因素影响未达显着水平。倒伏指数与折断弯矩和弯曲力矩关系密切。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促进钵苗机插倒伏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折断弯矩的提升。随着密度下降,两种机插方式倒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基部节间茎粗、壁厚和充实度,因此较低密度下基部节间抗折力显着提升,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3.机插方式显着影响稻米品质。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提高了南粳2728和桃优香占的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和垩白度,明显改善了两品种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降幅极小,食味值呈上升趋势,钵苗机插有利于提高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同一品种蛋白质含量受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的影响较小,稻米营养品质改善不明显。对于淀粉RVA特征值的影响,同一密度下钵苗机插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均高于毯苗机插,消减值和回复值则低于毯苗机插。同一机插方式下,低密度有利于提高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随着密度下降,两品种两种机插方式下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均上升,消减值和回复值均下降,相邻密度间差异不显着,而高密度与低密度间以上指标差异达显着水平。综上所述,毯苗机插条件下南粳2728最适密度为A2(30cm×12.8 cm),桃优香占则为A4(30cm×15.7cm);钵苗机插条件下南粳2728最适密度为B2((33 cm+23 cm)×13.8 cm),桃优香占则为 B4((33 cm+23 cm)×16.8 cm),2018-2019 年南粳 2728 最适密度下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分别增产4.4%和5.1%,桃优香占则为7.9%和8.7%。同时,钵苗机插下的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更优。因此,粳稻品种选择钵苗机插(宽窄行,行距33 cm+23 cm)搭配13.8 cm株距和籼稻品种选择钵苗机插(宽窄行,行距33 cm+23 cm)搭配16.8 cm株距的栽插规格有利于保证稻虾连作下水稻稳定高产优质,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单双吕[2](2020)在《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和作物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插栽培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采用常规机插栽培方法种植水稻存在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生育期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机插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研创了杂交稻少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并在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和广东等地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表现出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其增产机理还并不明确。据此,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和每穴本数对双季杂交稻秧苗素质、产量与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分配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探明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少本杂交稻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与多本杂交稻秧苗相比,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平均分别高53%~58%、15%~21%和50%~78%。2、少本密植双季杂交稻产量较高,早、晚杂交稻产量平均分别为8.40 t ha-1和7.67t ha-1,较其他处理相比,早晚稻产量平均增幅均为12%。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20%~23%,但每穗粒数显着提高,其平均增幅为27%~38%。从穗下节间横切面来看,少本机插利于双季杂交稻大、小维管束数量的增加,较其他处理相比,少本密植平均增幅分别为12%~22%和9.4%~24%。从穗部性状来看,穗长平均增幅为3.1%~7.5%,着粒密度平均增幅为23%~25%,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平均增幅分别为8.6%~21%和22%~37%。3、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少,但后期冠层光合优势明显,齐穗期形成较高的高效叶面积率和比叶重,同时较大的剑叶SPAD值,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辐射利用率(早、晚稻分别平均高33%和26%),使群体生长速率增加,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6%和53%,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单茎干物重和地上部生物量(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4%和1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较大,平均分别为144 kg ha-1和210 kg ha-1,与其他处理相比平均分别增加23%和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积累量增大;从氮素在器官中的分布来看,少本密植机插提高了分蘖中期和齐穗期叶片以及茎鞘的含氮量,但成熟期茎鞘(包含叶片)含氮量在少本机插条件下较低,籽粒中较高。此外,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氮素偏生产力较高。综上所述,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因秧苗素质高、每穗粒数多、后期氮素积累多和光合能力强而获得高产。
李泽华,马旭,李秀昊,陈林涛,李宏伟,袁志成[3](2018)在《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史鸿志[4](2018)在《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机插一般采用塑料秧盘,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加工而成,使用废弃后不能自然降解,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回收利用困难,长期大量使用对稻田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再者,为了保证秧块成毯和降低漏秧率,机插育秧播种量一般在70 g/盘以上,导致所育秧苗素质较差,机插每穴本数过多,不利于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生物降解秧盘以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塑料为原料,结合上钵下毯设计,可带盘机插,为杂交稻稀播机插与机插秧绿色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探讨PLA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及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播期育秧的秧苗素质、机插特性与产量,为生物降解秧盘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生物降解秧盘在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率随时间变化符合Richards方程模型(r2=0.99**),降解后42 d达到最大降解率,为1.25%/d,6个月生物降解率达到了75.55%,符合ASTM D5338和GB/T 20197关于生物降解塑料降解能力的要求。生物降解秧盘在土埋条件下的失重率先呈线性快速上升,约80天后增速放缓,1年后完全崩解成小碎片,失重42.86%。2.生物降解秧盘中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不含有机氯农药。生物降解秧盘降解产物中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影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不同水平处理水稻成活率均为100%,未观察到植株损伤或畸形。3.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显着提高出苗率(P<0.05),且播种量越低,出苗率越高,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出苗率较普通平盘育秧高20.57%。生物降解秧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所育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白根多且粗壮,其平均根直径较普通平盘宽8.63%,且盘根力均大于100 N,满足机插对秧块成毯的要求。4.生物降解秧盘可带盘按钵精准机插,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漏秧率仅7.78%,较普通平盘机插低6.67%。生物降解秧盘机插产量较普通平盘机插略高。综合育秧、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播种量以70 g/盘为宜。5.以五优308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7月1日、7月6日和7月11日)育秧对浙江杭州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播种期以7月1日为宜,可实现水稻安全齐穗,且秧苗素质高,没有超秧龄。在产量上,7月1日处理群体颖花量较多,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
邹应斌[5](2018)在《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文中认为我国水稻育秧移栽可追溯到1900年以前,其中育秧既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也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回顾了水稻育秧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水稻各种育秧方法。
刘宝[6](2017)在《北方水稻寒地旱育稀植育秧催苗技术推广与应用》文中认为北方水稻寒地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培育机插秧苗是引进日本北海道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模式。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在于改善我国水田本土水育秧和水稻大田直播生产中的育秧周期长、低温生长期短、产量低、水稻品质差等诸多弊端。我市在水稻旱育秧的基础上,借鉴日本水稻旱育稀植工厂化育秧的成功经验,依据其技术参数和作业模式,逐步研究探索出水稻育秧上垛催苗技术,在原有技术应用基础上再次降低成本,在减少用工和设施的同时达到日本水稻旱育工厂化育秧的效果,是一项节本增效、稳产高产的先进技术。
刘丽华[7](2017)在《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沈稻47为试材,设置3种移栽叶龄,分别为小苗早栽、正常移栽和大苗晚栽;2种育秧盘,分别为钵盘和软盘;3种移栽穴距,分别为13cm、20cm和27cm,行距均为30cm。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干物质特性、光合生理、群体生长、产量及其形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干物质特性的影响(1)水稻单茎叶片重、茎鞘重、齐穗期与成熟期单茎干物重均表现为大苗晚栽>正常移栽>小苗早栽,拔节期和齐穗期群体干物重为小苗早栽>正常移栽>大苗晚栽。成熟期群体干物重为正常移栽>小苗早栽>大苗晚栽,齐穗期到成熟期干物质阶段积累量表现为正常移栽最高。(2)两种育秧盘间,单茎叶片重、单茎茎鞘重、表观运转量及运转率、移栽期到齐穗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重为钵盘育秧较高,成熟期单茎干物重、齐穗期到成熟期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均为软盘育秧高,软盘育秧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多。(3)除单茎叶片表观运转量外,随着移栽穴距的增大,单茎茎叶重、单茎茎叶运转量、运转率及单茎干物重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拔节期和齐穗期群体干物重、移栽期到拔节期和拔节期到齐穗期干物质阶段积累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和齐穗期到成熟期干物质阶段积累量表现为20cm穴距最大。2.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1)叶绿素含量、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均为大苗晚栽>正常移栽>小苗早栽;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为小苗早栽>正常移栽>大苗晚栽;齐穗期至成熟期正常移栽群体生长率最大;不同移栽叶龄处理间距基部60cm处透光率差异较大,表现为正常移栽>小苗早栽>大苗晚栽。(2)两种育秧盘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前期群体生长率为钵盘育秧较高,后期群体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透光率均为软盘育秧高。(3)随着移栽穴距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透光率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叶面积指数、拔节期至齐穗期和齐穗期至成熟期光合势随着穴距增大而减少,差异显着。齐穗期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表现为20cm穴距最高。3.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各时期单位面积茎蘖数为小苗早栽>正常移栽>大苗晚栽,穴距13cm>20cm>27cm,钵盘育秧高于软盘育秧。成穗率表现为大苗晚栽>正常移栽>小苗早栽,随穴距增大而升高,软盘育秧成穗率大于钵盘育秧。秧苗素质为钵盘好于软盘。正常移栽的成粒率和千粒重较大,虽有效穗数与每穗颖花数不是最大,但穗粒结构相互协调,产量显着高于大苗晚栽与小苗早栽的产量。穴距20cm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78t/hm2,显着高于穴距13cm与27cm处理。钵盘育秧有效穗数显着高于软盘育秧,但软盘育秧每穗颖花数、成粒率和千粒重均较高,从而更易获得高产。18个处理组合中,正常移栽及穴距20cm,与钵盘和软盘组合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合的产量,分别为10.90t/hm2和10.83t/hm2,均为最优组合。4.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稻米品质的影响(1)移栽叶龄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及脂肪酸的影响不显着。稻米的外观品质表现为小苗早栽最好,其中3种移栽叶龄的垩白粒率间的差异显着。3种移栽叶龄间,小苗早栽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移栽和大苗晚栽,正常移栽和大苗晚栽差异不显着;3种移栽叶龄米饭外观、口感、食味值和稻米品质评价值为大苗晚栽较好。(2)两种育秧盘间稻米碾磨、外观及蒸煮营养品质差异不显着。软盘育秧外观、口感比钵盘表现好,食味值及品质评价值较高,软盘育秧食味品质较好。(3)3种移栽穴距,糙米率和精米率均随着移栽穴距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移栽穴距增大,整精米率提高,差异达显着水平。随着移栽穴距增大,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20cm穴距外观品质较好。3种移栽穴距的稻米长宽比差异不显着。随着移栽穴距加大,脂肪酸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20cm穴距最高。27cm穴距外观、口感较好。食味值与品质评价值均随移栽穴距增大而增大,低密度移栽食味品质较好。
郭保卫[8](2013)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三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三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三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陈品[9](2013)在《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我国稻作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以直播和移栽为主要类别划分依据的多样化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低产稻作方式可较高产稻作方式减产约1/10~1/4。而在国内水稻生产的波动性和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的双重危机下,高产、稳产的稻作方式对于水稻生产发展及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精耕细作农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高产稻作方式——手栽稻,逐步退出主体稻作方式地位,而省工但产量潜力低的直播稻“不推自广”,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全国水稻优势产区,江苏省直播稻面积曾一度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1/3,给水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相对于直播稻的“不推自广”,政府部门着力推广的具有省工、高产特性的机插稻在某些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推而不广”的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推广学等学科的研究非常缺乏。为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择手栽、直播、抛秧、机插等4种主要的稻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不同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作方式扩散的机制,为政府科学推广稻作方式、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第一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第三章首先对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不同稻作方式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发生机制和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作方式的发展一方面与人口压力、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与稻作技术的变革、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轻简稻作方式的发展有关;此外,稻作方式的发展还与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户的水稻生产目标密切相关。第四章首先运用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理论对江苏省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3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江苏省全局以及市域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抛秧稻和手栽稻符合倒“S”型曲线扩散特征,直播稻的扩散不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经分解分析将其分为“S”型和倒“S”曲线扩散两个阶段。2000-2015年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扩散总体上分为直播稻替代手栽稻扩散(2000-2008)和机插稻替代直播稻扩散(2008-2015)两个阶段。预计2015年江苏省直播稻的种植比例将递减至9.71%,机插稻的扩散比例将逐渐趋向于60%,手栽稻的比例将下降至22.25%,抛秧稻比例将维持在8%左右。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空间集聚现象不断加强,直播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则不断减弱,抛秧稻和手栽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手栽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减弱。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扩散中心区”由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转移,抛秧稻“扩散中心区”中的苏北市域增加,直播稻的“扩散中心区”主要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低速扩散区”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仍然为手栽稻的“扩散中心区”。第五章以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为案例,在对其水稻生产概况和稻作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机插稻的扩散机制及阻力因素。结果表明:尚湖镇稻作方式在经历了手栽稻、抛秧稻和直播稻后最终走上了机插稻的道路。机插稻的发展与尚湖镇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与行政干预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推动机插稻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度的补贴政策,降低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价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机插稻的扩散提供动力。政府投入、示范区建设、农业培训、现场会、能人示范相结合的综合推广模式,大户经营、规模化经营、农场式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农机推广部门、农业服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型模式构成了尚湖镇机插稻的扩散模式。市场的拉力、政府的推动力以及交互作用力是机插稻扩散的主要动力机制。机插稻相对优势不明显、栽插质量不稳定以及秸秆还田不到位等对机插稻的扩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局部供求矛盾、超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零碎化则制约了机插稻的扩散;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成熟度低、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以及年轻机手的缺乏是尚湖镇机插稻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户对稻作方式感知成本的错位、技术转换中的心理成本以及农户对技术的路径依赖影响了其对机插稻的采用。第六章主要基于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户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视角,研究了相关利益群体对不同稻作方式的生产特征、发展方向及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农户关心的是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效,认为“省时省工”、“综合效益高”、“投入少、成本低”等稻作方式自身特征是影响他们采用的最主要的方面;农技员更为关注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产特征,认为机插稻的发展更有前景,而“农民认知不足”是制约稻作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专家学者则提出了粮食安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多种视角的发展路径。在严格试验条件下,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的产量依次降低,但实际生产中受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到位程度的影响,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表现与主观期望出现了差异。在稻作方式推广中,必须关注乃至努力消除这种差异。第七章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农户调查,从农户自身特征、外部环境特征以及技术自身特征三方面,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对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采用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稻作方式。稻作方式是否省工对农户采用稻作方式有显着影响,稻作方式越省工农户对其采用的可能性越大。农户的年龄和兼业性、稻作方式的生产性投入和单产水平对农户采用直播稻有显着影响,与手栽稻相比,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直播稻采用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性投入少是农户采用直播稻的重要原因;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农户对直播稻的采用行为。农户的兼业性、水稻种植面积及稻作方式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机插稻产生了显着影响,兼业性越强、水稻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对机插稻采用的可能性大,而稻作方式信息的方便有效的获取是影响农户采用机插稻的重要原因。农户的年龄及兼业性对其采用抛秧稻有显着影响,农户的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对抛秧稻的采用行为越明显。第八章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以及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建议,从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弥合相关利益方认知差异、促进利益协调一致的对策,并结合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展提出了促进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李吉胜,郝绪春[10](2013)在《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多种杂交水稻育秧栽培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并提出了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早育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早育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 |
2.1 稻虾综合种养研究进展 |
2.2 水稻机插技术研究进展 |
2.3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
2.4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2.5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
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 |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茎蘖动态 |
2.3 叶面积指数与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 |
2.4 光合势 |
2.5 群体干物质积累 |
2.6 单茎干物质积累 |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
3 讨论 |
3.1 机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 栽插规格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田间表观倒伏率 |
1.3.2 抗倒伏指标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抗倒伏指标的影响 |
2.2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株型特征的影响 |
2.3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茎秆基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机插方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3.2 栽插规格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测定 |
1.3.2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1.3.3 总蛋白含量测定 |
1.3.4 食味指标测定 |
1.3.5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1.1 加工品质 |
2.1.2 外观品质 |
2.1.3 蒸煮与食味品质 |
2.1.4 营养品质 |
2.2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机插方式对稻虾连作下稻米品质的影响 |
3.2 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3 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讨论 |
3 本研究创新点 |
4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机插稻产量形成特点的研究 |
1.2 机插稻与其他移栽稻产量形成差异的研究 |
1.3 影响机插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
1.3.1 育秧技术 |
1.3.2 播种量 |
1.3.3 秧龄 |
1.3.4 机插密度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少本与多本机插双季稻的秧苗素质 |
2.2.2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2.2.3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4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2.2.5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下茎节间维管束数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3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地点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影响 |
3.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3.2.3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及供试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内容 |
4.1.4 计算公式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 |
1.1 中国水稻机械种植面积及其结构 |
1.2 水稻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 |
1.3 水稻钵体苗机栽插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 |
2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2.1 水稻秧盘育秧方式现状 |
2.2 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2.2.1 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 |
2.2.2 水稻秧盘育秧作业自动化技术 |
2.2.3 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 |
3 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3.1 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现状 |
3.2 毯状苗机插秧技术 |
(1) 品种问题 |
(2) 种植制度问题 |
(3) 杂交稻精密育插秧技术问题 |
(4) 施肥机械化问题 |
3.3 钵体苗机栽插技术 |
3.4 水稻移栽机械控制与智能化技术 |
4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
5 结束语 |
(4)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现状 |
1.2.1 机插秧壮秧标准及育秧模式 |
1.2.2 机插育秧存在的问题 |
1.3 秧盘类型及生物降解秧盘的研发 |
1.3.1 秧盘类型 |
1.3.2 PLA生物降解秧盘 |
1.4 立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及对稻田土壤与水稻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的降解试验 |
2.1.3 土埋条件下的降解试验 |
2.1.4 生物降解秧盘污染物含量测定 |
2.1.5 降解过程对土壤及水稻生长影响 |
2.1.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特性 |
2.2.2 土埋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特性 |
2.2.3 生物降解秧盘中污染物含量 |
2.2.4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2.5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要求 |
2.3.2 不同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对比 |
2.3.3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
第三章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出苗率的影响 |
3.2.2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3.2.3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秧苗根系特征的影响 |
3.2.4 生物降解秧盘机插对秧苗盘根力的影响 |
3.2.5 生物降解秧苗机插对秧苗漏秧率的影响 |
3.2.6 生物降解秧盘机插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适应性 |
3.3.2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育秧秧苗的生长特点 |
3.3.3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产量及适宜播种量 |
第四章 播期对生物降解秧盘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秧苗素质 |
4.2.2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秧苗的糖氮代谢 |
4.2.3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秧苗根系特征 |
4.2.4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茎蘖动态 |
4.2.5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秧的历史回顾 |
2 水稻秧苗的类型及其壮秧标准 |
3 水稻的育秧方法 |
3.1 湿润育秧 |
3.2 早育秧 |
3.3 折衷育秧 |
3.4 场地育秧 |
3.5 设施育秧 |
3.6 其它育秧方式 |
(6)北方水稻寒地旱育稀植育秧催苗技术推广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老式育秧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育秧盘选择问题 |
1.2 药物损伤秧苗严重 |
1.3 缓苗周期长, 分蘖结束期滞后 |
2 采用育秧上垛催苗技术的优点 |
2.1 缩短出苗周期 |
2.2 不受药害困扰 |
2.3 分蘖结束期提前 |
2.4 降低生产成本 |
3 生产工艺流程及作业标准 |
3.1 生产工艺流程 |
3.2 作业标准 |
4 水稻育秧上垛催苗技术应用要点 |
4.1 码垛要求 |
4.2 摆盘要求 |
4.3 浇水要求 |
4.4 药剂除草要求 |
5 效益分析 |
5.1 节本增效效果显着 |
5.2 培育商品秧苗效益分析 |
6 结论 |
(7)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群体生长状况 |
2.1.1 不同育秧盘、移栽叶龄对水稻植株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2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群体茎蘖动态情况 |
2.1.3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群体成穗情况 |
2.1.4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叶片及茎鞘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2.1.5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干物重积累的影响 |
2.1.6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其比例 |
2.2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光合生理特性 |
2.2.1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衰减率和光合势的影响 |
2.2.2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2.2.3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齐穗期水稻各层次透光率的影响 |
2.2.5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齐穗期水稻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
2.3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产量分析 |
2.3.1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2 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的水稻品质特性 |
2.4.1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2.4.2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稻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
2.4.3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食味品质和稻米品质评价值的影响 |
2.4.4 品质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和穴距间干物质生产特性 |
3.2.2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和穴距间光合生理特性 |
3.2.3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和穴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不同移栽叶龄、秧盘和穴距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进展 |
4.1 水稻抛秧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4.1.1 水稻超高产概念 |
4.1.2 水稻塑盘旱育壮秧奠定超高产基础 |
4.1.3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方式 |
4.1.4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超高产形成特性 |
4.1.5 水稻抛秧超高产研究展望 |
4.2 有序程度对抛秧稻高产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1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抛栽方式 |
4.2.2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高产、超高产形成特点 |
4.2.3 水稻有序抛秧的展望 |
4.3 水稻稀植超高产模式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4.3.1 水稻稀植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发展 |
4.3.2 水稻稀植超高产主要模式 |
4.3.3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
4.3.4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超高产与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1.4.2 剑叶光合速率 |
1.4.3 透光率测定 |
1.4.4 单穴物理学指标测定 |
1.4.5 产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群体起点结构及质量 |
2.1.1 栽后秧苗分布 |
2.1.2 栽后稻苗素质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时期物质生产与积累 |
2.2.2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及粒叶比 |
2.2.3 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 |
2.2.4 抽穗后茎鞘干重及物质转移 |
2.2.5 抽穗后剑叶光合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抗倒伏性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群体透光率 |
2.5 水稻有序摆抛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产量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特性与稀植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追踪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实收计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差异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茎蘖发生动态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成穗的茎蘖组成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对产量的贡献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主茎分蘖发生与成穗 |
3.2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分蘖规律与优势分蘖利用 |
3.3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各叶位分蘖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抛栽稻合理利用分蘖成穗,进一步促进水稻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根系干重、根冠比 |
1.4.2 根系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 |
1.4.3 根系伤流 |
1.4.4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栽后秧苗的根系特点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活力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吸收表面积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根系伤流变化 |
2.7 水稻有序摆抛栽后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 |
2.7.1 各层根系干重及比例 |
2.7.2 各层根系体积与根干重密度 |
2.8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 |
2.8.1 各生育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形态生理系特征 |
3.1.1 根系生长特性 |
3.1.2 根系分布特性 |
3.2 稀植栽培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3.3 根系特征与水稻超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转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4.2 计产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含氮率与吸氮量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阶段吸收量与阶段吸收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抽穗期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2.4.1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2 水稻有序摆抛栽成熟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转运量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积累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的氮素分配、转运与生产特性 |
3.3 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特点与水稻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节间农艺指标 |
1.4.2 茎干抗折力 |
1.4.3 重心高度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
2.2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植株性状 |
2.3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茎秆充实度性状 |
2.4 抗倒伏特性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关于有序摆抛栽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性状特征间的关系 |
3.3 关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与稀植栽插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 |
1.4.2 上部叶片倾斜角度及叶枕高度 |
1.4.3 SPAD值 |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叶片配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上部叶片的空间分布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变化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剑叶SPAD变化 |
2.6 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特征的探讨 |
3.2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序摆抛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产量的测定 |
1.4.2 稻米品质 |
1.4.3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的产量 |
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品质 |
2.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 |
2.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 |
2.2.3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2.2.4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RVA谱特征值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壮苗合理栽插提高稻米品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优势 |
1.2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发生利用优势 |
1.3 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优势 |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氮素吸收利用优势 |
1.5 水稻有序摆抛栽群体抗倒伏能力 |
1.6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1.7 水稻有序摆抛栽品质性状特征 |
2 讨论 |
2.1 有关水稻有序摆抛稳定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
2.1.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 |
2.1.2 水稻稀植栽插与超高产轻简栽培 |
2.2 进一步提高有序摆抛水稻超高产潜力的技术关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稻作方式的发展密切相关 |
1.1.2 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给水稻安全、稳定生产带来了隐患 |
1.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1.1.4 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是解决稻作方式发展问题的需要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假说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稻作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稻作方式的种类划分 |
2.1.2 不同稻作方式的生理生态特性 |
2.1.3 不同稻作方式的技术属性 |
2.2 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内容 |
2.2.2 技术扩散研究方法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 |
2.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3.1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 |
2.3.2 农户行为的研究方法 |
2.3.3 农户稻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技术扩散理论 |
2.4.2 农户行为理论 |
2.4.3 效用最大化理论 |
2.4.4 集体行为理论 |
2.4.5 感知价值驱动理论 |
2.4.6 技术相对优势理论 |
2.4.7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作方式的发展与扩散机制 |
3.1 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 |
3.1.1 手栽稻 |
3.1.2 直播稻 |
3.1.3 机插稻 |
3.1.4 抛秧稻 |
3.2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3.2.1 手栽稻的发生机制 |
3.2.2 直播稻的发生机制 |
3.2.3 机插稻的发生机制 |
3.2.4 抛秧稻的发生机制 |
3.3 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3.3.1 稻作方式的宏观扩散机制 |
3.3.2 稻作方式的微观扩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空扩散特征研究 |
4.1 江苏省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4.1.1 直播稻 |
4.1.2 机插稻 |
4.1.3 手栽稻 |
4.1.4 抛秧稻 |
4.2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思路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作方式扩散的案例分析 |
5.1 调查基本情况 |
5.2 尚湖镇水稻生产及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2.1 尚湖镇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 |
5.2.2 尚湖镇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
5.2.3 尚湖镇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3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生与演化 |
5.4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 |
5.4.1 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 |
5.4.2 机插稻的扩散模式 |
5.5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5.5.1 稻作方式扩散的动力机制 |
5.5.2 稻作方式扩散的阻力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相关利益方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研究方法 |
6.2 数据、资料来源与调查内容 |
6.2.1 样本收集与数据来源 |
6.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6.3 基于农户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3.1 农户稻作方式的认知基础 |
6.3.2 农户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3.3 农户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农技推广人员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4.1 农技推广人员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4.2 农技推广人员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5 基于专家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5.1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发展 |
6.5.2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生产特性 |
6.5.3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6 基于政府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 |
6.6.1 发展、稳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
6.6.2 政府认知的“挂钟”与农民认知的“棘轮” |
6.6.3 稻作方式发展的政府认知与行为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7.1.1 分析框架 |
7.1.2 数据来源 |
7.2 变量选择及赋值 |
7.2.1 因变量的选择 |
7.2.2 自变量的选择 |
7.3 模型设定 |
7.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1 样本基本情况 |
7.4.2 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
7.5 农户采用直播稻技术的回归结果分析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8.1.2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8.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8.1.4 相关利益方关于稻作方式的认知差异 |
8.1.5 影响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因素 |
8.2 政策建议 |
8.2.1 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 |
8.2.2 弥合各方认知差异,协调利益一致,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 |
8.2.3 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4 尚湖镇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技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稻作方式发展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种栽培技术的缺点 |
1.1 水育秧人工栽插技术落后 |
1.2 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操作难度大 |
1.3 旱育稀植增加用工和劳动强度, 盘育机插有局限性 |
1.4 人工直播产量低 |
2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 |
2.1 生产成本降低, 易操作 |
2.2 操作更简便, 省工节时 |
2.3 秧苗矮壮, 素质好, 利于抛秧 |
2.4 增产潜力大 |
3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注意事项 |
3.1 选用秧床 |
3.2 播期播量 |
3.3 水分管理及秧龄控制 |
四、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早育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插方式和栽插规格对稻虾连作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李阳阳. 扬州大学, 2021
- [2]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D]. 单双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 李泽华,马旭,李秀昊,陈林涛,李宏伟,袁志成.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5)
- [4]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D]. 史鸿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5]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J]. 邹应斌. 作物研究, 2018(02)
- [6]北方水稻寒地旱育稀植育秧催苗技术推广与应用[J]. 刘宝.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06)
- [7]移栽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刘丽华.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8]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04)
- [9]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D]. 陈品. 扬州大学, 2013(04)
- [10]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J]. 李吉胜,郝绪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