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医学界对其治疗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对症及支持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包括黄芪在内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晋献春副教授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应用自拟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对养心汤进行剂型改造,制成颗粒剂,以克服传统汤剂难于煎煮、服用量大、保存携带不便、口感不好等缺点,充分发挥颗粒剂携带方便、便于保存的优点,为进一步开发该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了探讨养心颗粒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本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为了保持颗粒剂与汤剂成份的一致性,通过选择水煎、浓缩、沸腾制粒的工艺流程制备颗粒剂。在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了本制剂君药黄芪及臣药麦冬等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在本制剂治疗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中,Balb/c 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以造成VMC 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治疗组小鼠用本制剂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小鼠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通过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以及作酶学检查、病毒分离、组织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检查来考察疗效。结果:所制备的养心颗粒符合《中国药典》2000 年版颗粒剂项下要求。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存活率高于对照组,酶学检查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分离两组比较无差异,心肌病变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电镜观察发现治疗组的病变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拟定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能较好控制颗粒剂质量,养心颗粒对小鼠VMC 治疗有一定疗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养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07)
- [2].养心颗粒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3)
- [3].养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电激动动态不稳定性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2(04)
- [4].养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4)
- [5].养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6)
- [6].养心汤及养心颗粒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07)
- [7].养心颗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4(04)
- [8].养心颗粒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09(04)
- [9].养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评价[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7)
- [10].养心颗粒对犬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自主神经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1(06)
- [11].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养心颗粒制备工艺[J]. 药物分析杂志 2015(07)
- [12].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影响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03)
- [13].养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9(03)
- [14].养心颗粒对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载脂蛋白M含量影响的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12(02)
- [15].养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80例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 2016(11)
- [16].养心颗粒的制备工艺优选[J]. 西北药学杂志 2017(04)
- [17].养心颗粒对柯萨奇病毒B_3感染小鼠心脏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 2011(15)
- [18].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09(05)
- [19].养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AngⅡ和ET-1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