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变化论文-后春静,周娅琼,马君义,吕孝飞,杨立华

性状变化论文-后春静,周娅琼,马君义,吕孝飞,杨立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橄榄,‘阿尔波萨纳’,表型性状,功能成分

性状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后春静,周娅琼,马君义,吕孝飞,杨立华[1](2019)在《陇南油橄榄‘阿尔波萨纳’果实表型性状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Arbosana)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单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含水率、干基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果实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7年8月10日—2018年3月30日)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单重、纵横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后期稍有上升;含水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后期受降雨的影响稍有上升;干基含油率在2017年11月30日之前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2月30日之后稍有下降;多酚、黄酮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9月30日—12月30日时间段处于较低水平;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呈上升状态,MUFA含量与油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亚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20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下降,次年2月20日后又开始上升,SFA含量和PUFA含量在2017年11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趋于稳定。‘阿尔波萨纳’果实油脂中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十七碳烯酸、花生酸、十七酸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在2017年9月10日—10月20日时间段,主成分得分较高,果实中油脂品质处于较佳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12期)

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2](2019)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的差异,并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北生态区的株高及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其他3个生态区,滇中生态区玉米穗粗、轴粗、千粒重、穗行数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滇东北生态区。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轴粗的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有显着差异,且滇南生态区的最大,滇中生态区的次之,滇东北生态区的最小;其余12个性状在滇南生态区的多样性指数虽然多数较滇中生态区的更高,但差异不显着;除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和全生育期3个性状外,另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滇东北与滇西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也显着不同,且为滇西北生态区高于滇东北生态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能被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了43份材料,第Ⅱ类群只有5份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吴颖琦,姜佳燕,顾国平,章明奎[3](2019)在《水稻土种植苗木后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和杭州市萧山区选择了9组水田与苗木地成对对比土壤和48个具不同苗木种植时间的系列土壤样点,研究了种植苗木后水稻土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土种植苗木后,除土壤水分状况发生改变外,水耕条件下形成的水耕表层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犁底层消失、犁底层与耕作层的容重比变小及土壤结构体表面锈纹锈斑下降可在种植苗木后较短时间内发生;而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下降及氧化铁活化度的下降是1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最后水耕表层的特征完全消失。(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0期)

马慧晶,杨秀清,冯帆,梁楠,史婵[4](2019)在《青杄功能性状及其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的时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青杄在不同环境和发育阶段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以关帝山典型森林分布区的青杄(Picea wilsonii)为对象,分析其叶片鲜干比、叶面积、叶绿素和C、N、P含量等重要功能性状在不同年龄(5、15、25、35、45 a)和不同海拔梯度(1 760、1 820、1 880、1 940、2 000 m)上的变化,以及C、N、P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随年龄和海拔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随树龄的增加,青杄叶面积、叶鲜干比呈增大趋势,叶P和根P含量呈下降趋势,叶有机碳含量下调,但根有机碳在上调。2)随海拔增加,叶绿素、叶面积显着增加,叶有机碳呈下降趋势,而根有机碳在增加。叶、枝、根中的N、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相比之下,N、P随海拔的变化较有机碳更为显着。3)随树龄增加,C、N、P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表现为:P在幼年时于叶、根中分配比例相对较大,成年时主要集中在枝中。在研究的5~45 a范围内,N分配呈叶>枝>根的稳定格局,未随年龄而显着变化。有机碳则在各器官呈近乎均匀分配的基础上随年龄增加根中比例略有增大,相反叶中比例略有下降。C、N、P并未随海拔增加呈现各器官间分配格局上的显着变化。青杄各功能性状随年龄和海拔变化并通过在各器官间相互关联和协调分配来增强其生态适应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进,朱江,艾训儒,姚兰,黄小[5](2019)在《湖北星斗山地形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地形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的维持特征。该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量了50个样地中224种木本植物的叶面积、叶厚度、叶干质量、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叶功能性状变异特征,并采用偏曼特尔检验分别从群落水平和物种水平分析了地形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变异系数分布范围为23.42%–110.45%;不同生活型之间的植物叶功能性状差异明显。群落水平上,海拔与乔木叶干质量、灌木叶面积和木质藤本叶厚度显着正相关,坡度仅对灌木和木质藤本比叶面积具有显着影响,坡向与灌木叶厚度、叶干质量和比叶面积显着正相关。物种水平上,海拔比坡度和坡向对植物叶功能性状影响更为显着,且不同物种对地形变化的敏感度不一致;在控制空间结构影响后,地形因子对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降低。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功能性状对地形变化的响应格局不同,这可能是星斗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维持机制。(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章明奎,邱志腾,毛霞丽[6](2019)在《贵州雷公山土壤发生学性状的垂直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我国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学性状随海拔的垂直变化特点,选择位于亚热带常湿润气候区的贵州省雷公山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采样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的17个土壤剖面的理化性状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雷公山土壤的众多发生学性状与海拔高度存在显着的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土壤矿物质风化减弱而有机质和养分积累增强的变化趋势。表土层厚度、砾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腐殖质的H/F比,土壤粉砂含量、粉黏比、CEC、ba值、氧化铁活化度、黏粒Sa值、黏粒矿物中蛭石和云母相对比例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土体厚度、表土胡敏酸E4/E6比值、土壤黏粒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氧化铁游离度和黏粒矿物中高岭石相对比例则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土壤酸化明显,pH和盐基饱和度普遍较低,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研究认为,雷公山地区土壤发生学性状主要受现代成土环境影响,随海拔变化的温度可能是控制这一地区土壤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区内土壤主要发生学性状随海拔升高呈波动状变化,多数发生学性状具有协同变化的特征;不同地理发生学分类土壤带间发生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土和雏形土,二者也不存在海拔上的明显分界,而呈现复合分布。(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传进,吴人敏,王帅帅,周柳强,杨尚东[7](2019)在《施用木醋液甜瓜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与细菌多样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盆栽甜瓜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与现代分析技术,探究木醋液对于甜瓜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开发木醋液作为液态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释600倍木醋液处理不仅显着促进甜瓜根系生长、显着提高甜瓜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的活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甜瓜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Chao 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另一方面,门或属分类水平上,无论施用何种浓度的木醋液,其优势菌门与对照之间无显着差异,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均为Subgroup 6_no rank、Saccharibacteria、Gemmatimonadaceae(芽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Soil Crenarchaeotic Group、Bacillus(芽孢杆菌属)、Rhodospirillaceae(红螺菌属)、Roseiflexus(玫瑰弯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和Acidimicrobiales。施用木醋液没有改变甜瓜根际土壤中细菌优势菌门或菌属的组成,但稀释300倍或600倍木醋液更有利于甜瓜根际土壤形成细菌群落结构更为多样的微环境。综合甜瓜根系生长及指示根际土壤肥力指标的生物学性状,施用稀释600倍木醋液更有助于促进甜瓜生长、提高甜瓜根际微环境的土壤肥力和抵御土传病害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盛忠雷,徐泽,杨海滨,胡方洁,邓敏[8](2019)在《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物理性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情况是茶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研究干旱胁迫对重庆市区茶鲜叶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盆栽福鼎茶树幼苗,按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茶树成龄叶片的形状、厚度、颜色及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等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茶树叶片长度及长宽比减小,叶片颜色先是逐步加深,而后变浅,叶片厚度先升后降,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有变大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朱兰保,盛蒂[9](2019)在《农业废弃物堆肥进程中理化性状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堆肥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了添加微生物菌剂和起爆剂对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猪粪混合物料堆肥过程中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周期内,处理1(秸秆+猪粪)、处理2(秸秆+猪粪+菌剂)和处理3(秸秆+猪粪+菌剂+起爆剂)最高温度分别为58.8℃、65.2℃、68.5℃,高温持续时间依次为11天、21天和25天,C/N由初始的26.1、26.3和26.8依次下降为15.6、14.6和14.1,种子发芽指数分别达到89.8%、94.7%和96.2%。总体来看,处理3堆体在升温速率、最高温度、高温天数、C/N下降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同时接种微生物菌剂和起爆剂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有益于增加堆体微生物活性,提高堆体温度,促进物料腐熟,提高堆肥品质。(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晓明,董祎鑫,张梦华,黄锡霞,马金星[10](2019)在《新疆褐牛产奶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478头新疆褐牛累计8879条产奶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月份、胎次下新疆褐牛产奶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不同胎次和月份间的平均日产奶量有差异,第2胎次的平均日产奶量最高,夏季(6、7、8月份)平均日产奶量在一年中最高,冬季(1、2、12月份)最低。胎次对乳成分影响不显着(P>0.05),不同测定月份乳成分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7月份乳脂率、干物质比例和尿素氮含量最低,但是体细胞评分在四个测定月份中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水平对新疆褐牛产奶性能有很大影响,建议加强管理,夏季提高营养水平,冬季注意改善畜舍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06期)

性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的差异,并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北生态区的株高及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其他3个生态区,滇中生态区玉米穗粗、轴粗、千粒重、穗行数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滇东北生态区。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轴粗的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有显着差异,且滇南生态区的最大,滇中生态区的次之,滇东北生态区的最小;其余12个性状在滇南生态区的多样性指数虽然多数较滇中生态区的更高,但差异不显着;除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和全生育期3个性状外,另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滇东北与滇西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也显着不同,且为滇西北生态区高于滇东北生态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能被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了43份材料,第Ⅱ类群只有5份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状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后春静,周娅琼,马君义,吕孝飞,杨立华.陇南油橄榄‘阿尔波萨纳’果实表型性状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J].中国油脂.2019

[2].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吴颖琦,姜佳燕,顾国平,章明奎.水稻土种植苗木后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19

[4].马慧晶,杨秀清,冯帆,梁楠,史婵.青杄功能性状及其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的时空变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5].王进,朱江,艾训儒,姚兰,黄小.湖北星斗山地形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9

[6].章明奎,邱志腾,毛霞丽.贵州雷公山土壤发生学性状的垂直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2019

[7].张传进,吴人敏,王帅帅,周柳强,杨尚东.施用木醋液甜瓜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与细菌多样性变化[J].热带作物学报.2019

[8].盛忠雷,徐泽,杨海滨,胡方洁,邓敏.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物理性状的变化[J].热带农业工程.2019

[9].朱兰保,盛蒂.农业废弃物堆肥进程中理化性状的动态变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

[10].张晓明,董祎鑫,张梦华,黄锡霞,马金星.新疆褐牛产奶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奶牛.2019

标签:;  ;  ;  ;  

性状变化论文-后春静,周娅琼,马君义,吕孝飞,杨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