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

不同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

论文摘要

植酸酶是一类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无机磷酸的酶,添加于食品和饲料中,可以提高磷的吸收利用率,提高食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植酸对微量元素的螯合,消除植酸所引起的抗营养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动物粪便中植酸磷的含量,降低了磷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因此,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植酸酶及其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构建了表型为甲醇利用型和非甲醇利用型的酵母工程菌表达植酸酶。本实验室已构建了一株表型为甲醇利用型的菌株,研究发现,重组植酸酶的表达量以及酶学性质与出发菌表达的植酸酶相比具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pH的适用范围得到了较大的拓宽。试验通过原生质体法把外源表达载体转化到毕赤酵母中,然后外源表达载体双交换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获得表型为非甲醇利用型的酵母工程菌来表达植酸酶,从而研究两种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奠定理论基础;也为植酸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更为优良的菌株奠定基础。因此试验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研究:1.质粒DNA的提取及线性化用质粒少量制备试剂盒提取pPIC9K-phyA质粒DNA,用DraⅠ酶酶切pPIC9K-phyA质粒,电泳检测表明已彻底酶切后,用酚/氯仿抽提,无水乙醇进行沉淀回收,并用10μL TE溶解,经紫外分光法检测DNA浓度达500ng/μL。2.毕赤酵母(GS115)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用Zymolyase在高渗缓冲液中处理酵母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在PEG和CaCl2存在下与外源DNA温育,将外源DNA导入原生质体,再经高渗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再生培养,在培养24小时后,平板上出现较多的小菌落,表明利用原生质体转化也可获得较多转化子。3.转化子的表型筛选和PCR鉴定于30℃培养箱内培养原生质体转化的细胞,直至长为大小适中的单菌落,在MM和MD平板上进行表型筛选。在MD平板上生长正常而在MM平板上生长缓慢的初步鉴定为MutS型。提取初步鉴定为MutS型转化子的总DNA,用5’AOX1引物和3’AOX1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电泳出现一条约1.8kb的目的带,表明此转化子为MutS型,共获得21个MutS型重组子。4.MutS重组子和Mut+重组子表达植酸酶的量以及酶学性质比较。(1)Mut+重组子在诱导培养168小时之内,植酸酶的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到168小时接近高峰,最高酶活达到143958.3U/mL;MutS重组子在诱导培养192小时之内植酸酶的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到192小时接近高峰,最高酶活达到141058.3U/mL。两种表型工程菌株表达产物的分子量都介于70kDa~97kDa之间。(2)最适pH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重组酵母表达的植酸酶最适作用pH值都有两个(37℃条件下反应1小时),分别为2.5~3.0和5.0~5.5,pH2.5与pH3.0峰值相当,pH5.0与pH5.5峰值相当,在pH4.5~6.5之间均有相当高的酶活性,pH7.0时酶活性急剧下降,两种重组酵母表达的植酸酶适应范围都得到显著拓宽;在pH5.5、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重组酵母表达的植酸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左右,二者在50℃~55℃之间均有较高的酶活性,说明两种工程菌的植酸酶温度适应范围有所提高;耐热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重组酶耐热性都比天然植酸酶有所改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的表达量以及酶学性质无显著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1.1 植酸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1 植酸简介
  • 1.1.2 植酸酶的酶学性质
  • 1.1.3 植酸酶的来源及研究应用
  • 1.1.4 植酸酶基因
  • 1.1.5 植酸酶的分子结构
  • 1.1.6 植酸酶基因工程
  • 1.1.7 植酸酶研究的发展方向
  • 1.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点
  • 1.2.2 宿主菌
  • 1.2.3 毕赤酵母的遗传学特征
  • 1.2.4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 1.2.5 优化外源基因在P. pastoris中的表达
  • 第二章、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主要内容
  • S重组子的构建'>2.2.1 MutS重组子的构建
  • 2.2.2 不同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菌种和质粒载体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溶剂及其配制
  • 3.1.5 引物来源
  • 3.2 方法
  • 3.2.1 大肠杆菌(E. 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3.2.2 质粒DNA样品的制备
  • 3.2.3 毕赤酵母(GS115)原生质体的制备
  • 3.2.4 毕赤酵母的原生质体转化
  • 3.2.5 阳性转化子的表型筛选和菌落PCR鉴定
  • s重组子的发酵筛选'>3.2.6 Muts重组子的发酵筛选
  • s和Mut+重组子表达植酸酶的量以及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3.2.7 Muts和Mut+重组子表达植酸酶的量以及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结果与分析
  • 4.1 质粒DNA的电泳检测
  • 4.2 质粒DNA的线性化
  • 4.3 转化子的PCR鉴定
  • 4.4 标准磷曲线的绘制
  • 4.5 不同表型酵母工程菌表达植酸酶的表达量与诱导培养时间的关系
  • s重组子和Mut+重组子连续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比较分析'>4.6 Muts重组子和Mut+重组子连续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比较分析
  • 4.7 最适pH值的测定
  • 4.8 最适反应温度
  • 4.9 耐热性实验
  • 第五章、讨论
  • 5.1 表达载体的转化和整合
  • 5.2 重组植酸酶表达量以及酶学性质变化分析
  • 第六章、小结
  • s重组子的获得'>6.1 Muts重组子的获得
  • 6.2 不同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不同表型的酵母工程菌对植酸酶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