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宅基地面积与市区面积相当,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挤入城市,市区住房进一步紧缺,同时农村宅基地却相对呈现出量大、点多、分散、闲置多等特点,开发济力巨大。正是为了解决城市化、郊区工业化进程中土地供给缺口大的问题,同时结合农村宅基地的实际情况,重庆市渝北区在2009年开始启动了农村宅基地置换工程,其中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最北部,东邻大湾、南接兴隆、西靠北碚区的石坝、偏岩二镇、北与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接壤,素有“重庆北大门”之称的茨竹镇即是试点之一。本文以茨竹镇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由于茨竹地处重庆渝北最北边,宅基地更是存在量多分散,管理不当,规划不到位等问题,引入宅基地置换正是为了解决该镇宅基地使用不当的问题,促进该镇的城乡统筹步伐,而经过两年的试点工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置换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生存难题,但从总体上来讲,置换过程并不算十分成功,据统计,在这两年中一共仅126户村民愿意接受置换,为了调查村民放弃置换的原因,本文将范围缩小到该镇茨竹村,在现有置换规划、内容、补偿形式等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提供的该村置换户数、置换原因等数据,得出该村置换户数与总户数的比例以及置换的原因分类统计表,进而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包括对试点工程的了解程度、农民的成本收益以及农民参与宅基地置换工程的满意度等分别进行调查,从主观上寻找阻碍该村村民置换的原因,另外在客观方面,结合该镇给出的置换补偿标准,从村民自身、政府两个方面作出效益评估,最终总结出在法律、村民自主意识、置换内部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该镇宅基地置换进程的发展思路和手段。到目前为止,宅基地流转的文章屡见不鲜,但关于宅基地置换的研究仍旧相对匮乏,而相应的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按照“现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以解决当地宅基地置换困境,优化推进宅基地置换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我国城郊农村宅基地置换提供了一个引用和借鉴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