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农户小额信贷,缓解了农户因无抵押、抵押不足引起贷款难的问题。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农户小额贷款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所谓农户小额信贷,是指向抵押不足或无抵押的低收入农户发放的贷款。本文从信用风险的特点出发,对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预期收入理论确定农户贷款额度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该理论改变了必须有充足抵押或担保人才可发放贷款的传统信贷思维,为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理念。预期收入理论实际上是允许借款人有效地将自己未来收入的一部分,或者与未来收入相关的收入指数卖掉,利用改变收入在生命周期中的时间配置来转移当前经济条件较差、缺乏担保时发放贷款时的信用风险。预期收入贷款理论必须与大数法则及资产分散化原理,小额信贷市场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文中就此问题以贵州省为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四年的人均纯收入,进而得出该地区户均平均授信额度,然后根据该农户的信用评级情况、贷款用途等因素进行调整,确定该用户的信贷额度。单纯依据这种理论发放的贷款,也是存在风险的,因此必须以良好的小额信贷管理体系相配合。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存在故意违约的道德风险;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当前信用风险的分散及担保机制不健全等。本文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一步管理信用风险。一、走市场化可持续性小额信贷,包括利率市场化、贷款用途多样化,减少政府干预,以及灵活还款方式、林权抵押等。二、规范农户信用评级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专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准确科学地对农户进行评级;同时应该注意评级中,信息失真,流于形式等问题。三、规范化农户小额五级分类的标准,描述农户小额信贷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的主要详细特征。四、提出政府应辅助的一些政策安排,包括给予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税收优惠,合法化民间小额信贷机构,加强农业保险,农业订单建设等。本文的研究对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以及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本文从收入相关贷款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农户的信用风险管理,使得农户可以减少担保或不需抵押担保就能获得贷款。该理论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需要与大数法则与资产分散化原理相结合来控制社会性系统性风险。二、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采用了ARIMA时间序列模型从农户人纯收入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农户小额信贷额度的确定问题。三、在预期收入贷款理论等基础保障的前提下,进一步说明了要从社会征信体系完善、加强小额信贷机构内控管理等方面来管理信用风险,并提出信用惩戒褒扬机制建设;规范了农户小额信贷的五级分类标准;充分足额提取准备金,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资本的稳定性及抗风险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户小额信贷论文; 信用风险论文; 预期收入贷款理论论文; 五级分类论文; 信用评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