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抑制能力对抑郁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影响

沉思、抑制能力对抑郁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自传体记忆是个体对自我生活的记忆,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有些个体在提取自传体记忆时却难以提取出具体的信息,而倾向回忆一类概括化的事件,临床心理学家们将此称为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并发现这种现象多出现于抑郁人群之中。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情绪情感、认知资源与自我调节三个角度出发,对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产生的机制提出许多假说。通过对各个假说的比较分析,发现个体对无关信息抑制能力的大小是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是否出现的关键,同时沉思的思维模式对自传体记忆提取的也具有重要影响。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沉思、抑制能力两者均与抑郁有很密切的关系,由于深受沉思、抑制影响的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也与抑郁密切相关,因此推测沉思、抑制可能是引发抑郁、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的共同因素。若能够了解沉思、抑制这两者引发抑郁或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的过程,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抑郁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的产生机制,为心理干预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研究以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测量与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两个问题:第一、抑制在沉思预测抑郁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二、沉思在抑制影响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中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在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沉思与抑制能分别预测未来的抑郁状态,其中,抑制在沉思预测抑郁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抽象评价性的沉思思考模式能够促进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3、具体形象的非沉思思考模式能够降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4、抑制能力高低不同个体的记忆提取效果所受思考模式影响的大小不同,其中高抑制能力个体比低抑制能力所受影响要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产生机制的假说
  • 1.1.1 过度概括化的情绪情感假设
  • 1.1.1.1 情绪调节假说
  • 1.1.1.2 情绪图式模型分化不良假说
  • 1.1.1.3 评价过度概括化的情绪情感假设
  • 1.1.2 过度概括化的认知资源假设
  • 1.1.2.1 执行功能削弱假说
  • 1.1.2.2 提取诱发遗忘假说
  • 1.1.2.3 评价过度概括化的认知资源假设
  • 1.1.3 过度概括化的自我调节假设
  • 1.1.3.1 功能性回避假说
  • 1.1.3.2 CaR-FA-X 模型
  • 1.2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测量方法
  • 1.2.1 自传体记忆测试
  • 1.2.2 过去事件句子补全测试
  • 1.3 沉思对抑郁、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影响
  • 1.3.1 沉思的概述
  • 1.3.1.1 沉思的内涵
  • 1.3.1.2 沉思与抑郁的关系
  • 1.3.1.3 沉思的测量工具
  • 1.3.2 沉思在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产生机制中的作用
  • 1.3.2.1 捕获/沉思假说
  • 1.3.2.2 沉思的认知加工特点对过度概括化产生的影响
  • 1.4 抑制能力与沉思、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关系
  • 1.4.1 抑制能力的概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 1.4.2 抑制能力与沉思的关系
  • 1.4.3 抑制能力对自传体记忆提取存在的影响
  • 1.5 问题提出
  • 1.5.1 抑制能力对沉思与抑郁的中介作用
  • 1.5.2 沉思对抑制能力影响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调节作用
  • 2. 研究过程
  • 2.1 抑制能力对沉思与抑郁的中介作用
  • 2.1.1 研究方法
  • 2.1.1.1 研究对象
  • 2.1.1.2 研究材料
  • 2.1.1.3 研究步骤
  • 2.1.2 数据分析
  • 2.1.3 讨论
  • 2.2 沉思对抑制能力影响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调节作用
  • 2.2.1 研究方法
  • 2.2.1.1 研究对象
  • 2.2.1.2 研究材料
  • 2.2.1.3 研究步骤
  • 2.2.2 数据分析
  • 2.2.2.1 高低抑制组在不同诱导方式下的概括性记忆差异检验
  • 2.2.2.2 沉思、抑制能力对抑郁的预测作用
  • 2.2.3 讨论
  • 3.总讨论
  • 3.1 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阐述
  • 3.2 研究不足
  • 3.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3.3.1 拓展沉思与自传体记忆提取的神经机制的研究
  • 3.3.2 完善沉思的定义
  • 3.3.3 重视对沉思的干预策略
  • 3.3.4 扩展相关思考模式的研究
  • 3.3.5 完善自传体记忆测量方法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沉思思考风格问卷
  • 附录2 沉思反应量表
  • 附录3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 附录4 简明自我调节问卷——冲动抑制分量表
  • 附录5 过去事件句子补全测试——迫选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议自传体记忆中的女性优势[J]. 校园心理 2020(02)
    • [2].不同自恋水平大学生情绪自传体记忆的特点[J]. 校园心理 2020(04)
    • [3].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内容:中国文化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 [4].叙事心理学下自传体推理的研究述评[J]. 柳州师专学报 2014(06)
    • [5].叙事心理学下自传体推理的研究述评[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6].对自传体记忆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30)
    • [7].自传体[J]. 诗歌月刊 2014(10)
    • [8].留言板[J]. 新青年(珍情) 2010(01)
    • [9].不同自尊类型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J]. 校园心理 2015(01)
    • [10].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相关[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3)
    • [11].自传体记忆对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J]. 读天下 2016(16)
    • [12].不随意自传体记忆的研究进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1)
    • [13].自传体记忆与阈下抑郁关系的神经机制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0)
    • [14].自我欺骗、自尊与情绪自传体记忆的关系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4)
    • [15].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2)
    • [16].自传体记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04)
    • [17].亨利·米勒“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中尼采哲学思想探究[J]. 名作欣赏 2020(20)
    • [18].大学生冗思与抑郁的关系:具体性自传体记忆降低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6)
    • [19].大学生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与日常应激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追踪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 [20].抑郁个体自传体记忆的过度概括化特点[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10)
    • [21].自发性自传体记忆:功能、特征及其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2)
    • [22].自传体记忆的情绪对其相关信息内隐提取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2(11)
    • [23].自传体记忆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11(05)
    • [24].自传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心理学取向研究路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5].基于自传体记忆功能的读者与图书馆互动研究[J]. 图书馆 2010(06)
    • [26].法国自传体文学中“自我意识”的演变[J]. 大众文艺 2020(12)
    • [27].依恋视角下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9)
    • [28].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及研究方法[J]. 教书育人 2011(18)
    • [29].自我概念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来自藏族和汉族青少年的比较研究证据[J]. 心理科学 2013(06)
    • [30].不随意自传体记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 2014(01)

    标签:;  ;  ;  ;  

    沉思、抑制能力对抑郁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