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卢晓宁,黄玥,洪佳,曾德裕,杨柳青

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卢晓宁,黄玥,洪佳,曾德裕,杨柳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河叁角洲,咸水湿地,淡水湿地,人工湿地

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卢晓宁,黄玥,洪佳,曾德裕,杨柳青[1](2018)在《基于Landsat的黄河叁角洲湿地景观时空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揭示黄河叁角洲湿地景观的演变,利用1973~2016年9期Landsat卫星影像,构建黄河叁角洲湿地景观空间数据库,分析区域湿地景观的组成及其变化,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研究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趋势,并结合质心模型探讨湿地景观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1)黄河叁角洲咸水湿地多分布于海岸带附近,淡水湿地多分布于河流沿岸,人工湿地多分布于距离海岸线15km以内的沿海区域以及河流沿岸.(2)黄河叁角洲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是由芦苇沼泽、翅碱蓬柽柳沼泽以及芦苇柽柳沼泽为主的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的转换变化导致.(3)黄河叁角洲湿地景观整体呈破碎化的萎缩趋势,景观空间构型不断朝破碎化、多样化,形状简单化的人工化特征突出的方向发展.(4)1973~1985年间,受黄河由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的影响,加上充沛的淡水水源,黄河叁角洲湿地呈以淡水湿地的东北向扩张变化主导;1985年后,黄河处于改道清水沟流路中后期,后又改至清8汊流路,加上黄河径流量的减少,使得区域湿地景观整体呈咸水湿地主导的东南方向萎缩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方仁建,沈永明,吴德力[2](2014)在《江苏盐城不同沉积岸段湿地景观格局及其时空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沉积海岸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过程,根据1992、2000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盐城扁担河口-新港闸不同沉积岸段景观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来侵蚀区、过渡区和淤积区的湿地景观类型均呈现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移特征,且开发强度侵蚀区(85.76%)>淤积区(78.15%)>过渡区(59.96%)。(2)景观要素转移方面,侵蚀区中茅草、碱蓬和互花米草→水产养殖塘,茅草→芦苇和农田;过渡区呈连续带状特征,即茅草→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光滩;淤积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前后两时段各有不同。(3)景观异质性方面,破碎度:淤积区>全区>侵蚀区>过渡区;优势度:过渡区>侵蚀区>全区>淤积区;多样性:过渡区>全区>淤积区>侵蚀区。(4)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方面,过渡区内自然因素占主导,而侵蚀区和淤积区则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苏北盐城海岸湿地景观变化强烈,如何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该地区工作重点。(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恭映璧[3](2013)在《长沙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城市择湿地而建、依湿地而兴、循湿地而发展,湿地水体成为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湿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水源、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然而,20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湿地面积明显减少,湿地水质急骤退化,空间分布格局显着变化。城市湿地功能退化导致洪灾、城市积水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宜居水平,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湿地规划与利用、保护与建设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湿地减少在时间上、空间上、规模上的变化规律;(2)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特点;(3)湿地变化的自然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基于这些问题,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系统科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凭借GIS和RS技术平台,对长沙市1955、1972和1990年地形图湿地数据及2007年长沙市湿地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提取,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时间梯度和空间梯度的视角,运用(1)存量-流量均衡模型,对1955年以来长沙市各规模的城市湿地演变开展研究;(2)动态-静态空间变化模型,对存量、填埋、新增和保留4种变化状态的城市湿地,1955年以来时空演变进行研究;(3)数量统计-空间统计结合的方法;(4)主成分-灰色关联耦合方法,对城市化过程中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2003)、 ArcGIS9.2和Geoda软件完成,景观指数计算使用软件程序包FRAGSTATS来实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规模演变上看,不同规模的城市湿地其变化结果的差异是很大的,规模越大的湿地,新增和填埋的比例越低;规模越小的湿地,新增的比例越高,越容易遭到填埋;1955—2007年间,0.2—-8公顷湿地的平均数量和面积分别为97.8%、61.2%,占有绝对优势。(2)从时间演变上看,对依据湿地要素划分的河流、沟渠、湖库和水塘四种类型的湿地研究发现:以1990年为界,长沙城市湿地总面积呈现先增后减、总体增加的态势;水塘和沟渠的面积1955-1990年间大幅增加,1990-2007年间大幅减少;湖库面积呈波动变化,1955-1972年间不断减少,1972-1990年间不断增加,1990-2007年间不断减少;河流面积变化小,较为稳定:对依据湿地变化状态划分的存量湿地、填埋湿地、新增湿地和保留湿地四种类型的湿地研究发现:动态空间层次上,存量湿地、增量湿地与城市化高速发展呈负相关,1990—2007年间呈下降态势;填埋湿地、保留湿地在1955—-2007年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静态空间层次上,存量湿地、新增湿地和保留湿地,在建成区呈持续的下降趋势,以至于第一空间层次在1972—1990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段保留湿地数量和面积为零,2007年存量湿地接近于零,每平方公里仅有0.01公顷;存量湿地、新增湿地,在郊区呈增加趋势,但1990年以后呈下降态势。(3)从空间演变上看,在动态空间层次上,近郊区是城市化过程中受影响最明显的区域。既是存量湿地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填埋湿地最严重的区域,还是保留湿地最多的区域;建成区始终是存量湿地、新增湿地和保留湿地最少的区域;建成区与郊区的分界线往往是湿地变化趋势的分水岭。在静态空间层次上,随着城市边界的扩张,存量湿地、填埋湿地、新增湿地和保留湿地的峰值分布区域呈现出由内向外、不断外移的梯级增长分布趋势。2007年4种类型湿地的峰值均分布在静态空间的最外层或次外层的远郊区、近郊,离城市中心越远,存量湿地、新增湿地、保留湿地越多。(4)从分布特征上看,湿地分布呈现围绕城区环状的变化态势。通过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分析可得:在这四个时期里,水塘的分布是集聚的,河流的分布是分散的,湖库和沟渠的分布是随机的。1972年、1990年和2007年的水塘的分布是高值聚集形成的空间自相关。其中每个时期大部分水塘的分布呈现正的局部空间自相关。(5)从质心演变轨迹上看,长沙市湿地质心转移显示不同的路径,不同的区域、不同类型湿地质心移动方向及距离不同。长沙市城市整体湿地质心与各类湿地的偏移路径不同:整体湿地质心在湘江附近移动且偏移不明显,河流质心在湘江附近,坑塘、沟渠、湖库湿地质心都离湘江较远,坑塘、沟渠湿地质心位移偏移较大,湖库、河流湿地质心偏移较小;另外,从湿地质心运动图式来看,长沙市整体湿地质心移动表现为“簇式”,坑塘质心移动呈现“钟摆式”,湖库质心移动呈现“环形”,河流湿地质心移动呈“之字形”走势,沟渠质心移动表现为“折线型”。(6)从景观指数变化上看,长沙市湿地各类景观指数变化规律不同,破碎度指数中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在1990年以前上升,1990年以后下降;形状指数中的景观形状指数变化较大,而斑块形状指数及分维数变化较小;优势度指数单调下降表明,“聚集间有离析”这一布局原则在湿地格局变化中起到作用;从时间变化来看,各类景观指数以1990年为界波动变化,就不同类型湿地而言,河流优势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湿地功能多样化增强。(7)从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上看,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因素不同于各类湿地格局变化影响因素。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是:城市化率、降雨量、GDP、气温、建成区面积、人口、蒸发量;湿地面积的影响因素大小分别为GDP、蒸发量、总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降雨量、气温;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为:GDP、降雨量、城市化率、气温、蒸发量、人口、建成区面积;景观聚集度的影响因素大小是:总人口、GDP、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降雨量、气温、蒸发量。论文的主要成果是构建了流量存量-动态静态空间模型,此模型用来评估城市湿地相关格局的时间梯度和空间梯度变化特征。该模型可以拓展用来研究湿地水量动态变化和城市森林、水质污染等其它自然资源的状态变化分析。湿地景观主要要素的驱动机制分析,可以用来指导城市景观规划与建设,识别易损性湿地类型和地域,为湿地保护提供依据。从系统层次性和反馈性角度,利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的方法来定性和定量研究湿地景观格局是一种新方法,辨别城市各类湿地驱动力,有利于城市湿地的分类保护,有利于城市湿地各项功能实现,因此,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为同类城市生态研究等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肖复明,张学玲,蔡海生[4](2010)在《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85,1995,2005年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软件,对鄱阳湖湿地数量结构和空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湿地景观斑块分维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反映出的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鄱阳湖湿地及周边景观类型数量结构中,滩地、水库坑塘、林地和草地减少最为显着,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旱地明显增加;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维数和优势度减少,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0年19期)

袁力,龚文峰,于成龙[5](2009)在《基于RS和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时空的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95年、2000年和2004年扎龙湿地的Landsat 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采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生境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建立生境适宜性(HSI)评价模型,完成对丹顶鹤生境适宜性评价;利用FRAGSTATS分析景观格局的组成、各类型斑块特征和景观格局指数,并利用质心迁移模型对生境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性区域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绝对的优势,比例为65.18%、59.92%和62.44%,主要分布在核心区,构成区域的控制性生态景观;次适宜区域的平均斑块分布数较大,不适宜区域最小;适宜区域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最小,连接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适宜区域的破碎度最大;适宜性区域的质心坐标的转变方向为东北部→西南部→东北部,一般适宜区域的质心坐标的转变方向为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孙燕楠[6](2007)在《扎龙湿地时空格局演变的细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时空格局的动态演变模拟有利于监测和分析湿地格局的变化,可以形象地辅助管理湿地资源。目前,湿地格局变化的研究多为景观指数计算分析,较少反映格局的时空特性,不能检测具体位置的变化过程,因此难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而模拟湿地时空格局的动态演变恰好可以弥补景观指数分析的不足。本文针对湿地格局变化以及已有时空数据的特点,集成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粗集理论等多种智能方法,构建细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湿地时空格局演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因为细胞自动机具有时空特性,能够模拟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所以本文以细胞自动机为框架,构建了湿地时空格局演变模型。集成多种智能方法,自动实现微观状态转化和获取宏观调节规则。本文将相同状态细胞的质心位置移动作为一种宏观调节规则,引导细胞状态转化的方向,弥补了已有的宏观规则只是限制各个状态的细胞数量的不足。为了有效验证所提模型结果,本文提出综合性比较方法,不仅考虑到像素点的相似性,还考虑了斑块形状、排列对格局的影响。(2)针对湿地时空格局变化的复杂性和监测数据的模糊性、多尺度的特点,构建基于样本分布特性的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实现细胞自动机的微观状态转化。该T-S模糊神经网络基于样本的分布特性,自动确定变量语言值的隶属度函数,合理划分模糊空间。根据所确定的隶属度函数,模糊化聚类中心来确定初始规则,并通过聚合方法得到带有重要度的最终规则集。基于所得规则集的前件,连接模糊化层和推理层,简化网络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比已有T-S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3)针对湿地社会经济资料缺乏以及难以建立公式获取数值宏观规则的问题,构建粗集-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约简和模拟规则集获取语言值表达的宏观规则,来调节细胞自动机中微观状态转化可能性的大小。为了提高粗集所得规则的泛化能力,本文提出用参数表示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将每个规则的前、后件语言值作为输入、输出数据,采用叁层前向网络实现规则集。与常用的隶属度函数向量表示法、区间表示法相比,这种方法使得网络训练速度更快,对待识样本的推理结果更准确。(4)模拟和预测扎龙湿地时空格局演变。首先对扎龙湿地1986年-2002年的格局进行指数分析,挖掘促使其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其次以1986年-1999年已有的扎龙湿地格局为基础,利用湿地时空格局演变模型预测2000年-2002年的格局变化。同时修正模拟城镇扩展的两种细胞自动机模型,也用来预测扎龙湿地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比修正模型更精确地预测出扎龙湿地的格局演变,平均预测精度约为70%,与目前细胞自动机模拟城镇扩展的精度相当。综上,本文构建了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湿地时空格局演变模型:提出基于样本分布特性的T-S模糊神经网络,用来计算细胞自动机微观状态转化的可能性;集成粗集理论和神经网络构建了粗集-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获取语言值表示的宏观规则,来调节微观状态转化的可能性。将该模型应用于扎龙湿地格局演化,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06-21)

郑艳伟[7](2007)在《番禺区湿地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质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处于水陆交错的特殊过渡区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系统,及区域、全球的气候环境等方面有着显着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番禺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四景遥感影像,将番禺区28年来的景观时空格局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了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了番禺区湿地面积变化、湿地重心分布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有:通过对各种分类法的比较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是对番禺区的湿地分类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其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于湿地面积和分布重心来说,水田和鱼塘湿地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缩小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加重,而坑塘、河流和果园湿地的数量和规模变化不大。预测未来5年、10年的番禺区湿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各种湿地面积都会持续减少。天然湿地在现有湿地中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越来越大。本区人工湿地的分布重心在向西北方向迁移,天然湿地的分布重心有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趋势,所有湿地的分布重心呈半环状发展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区是出现在1990年的果园和坑塘湿地类型以及2000年的河漫滩\滩涂和坑塘湿地类型中。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是出现在1990年的河漫滩\滩涂和鱼塘湿地类型以及2000年的果园湿地类型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是出现在1990年水田和2000年的水田、鱼塘湿地类型区。1979年和2006年都是属于环境质量相对良好区,但是1979年的模地是水田,2006年的模地是建筑用地。预测未来的5年、10年的生态效应值可以得出:在番禺地区湿地环境中,只有河漫滩\滩涂属于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其余的都是属于环境质量相对良好区。同时,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哲学中的发展变化的理论。通过以上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为番禺区湿地能够更好发展和发挥其功能的建议。建议指出:在以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在优先发展果园湿地的同时,应加强河漫滩\滩涂的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湿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不同沉积海岸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过程,根据1992、2000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盐城扁担河口-新港闸不同沉积岸段景观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来侵蚀区、过渡区和淤积区的湿地景观类型均呈现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移特征,且开发强度侵蚀区(85.76%)>淤积区(78.15%)>过渡区(59.96%)。(2)景观要素转移方面,侵蚀区中茅草、碱蓬和互花米草→水产养殖塘,茅草→芦苇和农田;过渡区呈连续带状特征,即茅草→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光滩;淤积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前后两时段各有不同。(3)景观异质性方面,破碎度:淤积区>全区>侵蚀区>过渡区;优势度:过渡区>侵蚀区>全区>淤积区;多样性:过渡区>全区>淤积区>侵蚀区。(4)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方面,过渡区内自然因素占主导,而侵蚀区和淤积区则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苏北盐城海岸湿地景观变化强烈,如何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该地区工作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1].卢晓宁,黄玥,洪佳,曾德裕,杨柳青.基于Landsat的黄河叁角洲湿地景观时空格局演变[J].中国环境科学.2018

[2].方仁建,沈永明,吴德力.江苏盐城不同沉积岸段湿地景观格局及其时空演变[J].生态学杂志.2014

[3].恭映璧.长沙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4].肖复明,张学玲,蔡海生.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2010

[5].袁力,龚文峰,于成龙.基于RS和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时空的格局演变[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

[6].孙燕楠.扎龙湿地时空格局演变的细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7].郑艳伟.番禺区湿地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质量预测[D].广州大学.2007

标签:;  ;  ;  ;  

湿地时空格局演变论文-卢晓宁,黄玥,洪佳,曾德裕,杨柳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