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中专新生攻击性的影响的干预研究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中专新生攻击性的影响的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影响个体攻击性高低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其情绪调节能力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针对中专新生所做的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较为少见,干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在研究一中本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1.中专新生攻击性在性别、母亲家庭教育方式、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结构、父亲家庭教育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2.中专新生情绪调节能力水平总体上在性别和父亲家庭教育方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家庭结构、母亲家庭教育方式、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专新生攻击性的高低不同,其情绪调节能力也不同,二者之间的关系成反比。4.中专新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情绪调节能力中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因子可以显著影响攻击性水平。在研究二中,将研究一中所筛查出来的被试3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控制组不作处理,对实验组进行了共8次的团体心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1)团体辅导活动后实验组成员攻击性明显降低,情绪调节能力明显提高,三个月后的追踪测查,以上指标较前测仍然较多改善。表明中专新生的攻击性是可以通过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的团体辅导加以改善的。(2)本研究设计的情绪调节能力团体干预方案是一套切实有效的降低中专新生攻击性干预方案,经过细化和修订可以在学生工作和咨询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1 关于攻击性的研究概况
  • 1.1.1 攻击性的定义
  • 1.1.2 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的区别与联系
  • 1.1.3 攻击性的测量方法
  • 1.1.4 攻击性的研究现状
  • 1.2 关于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概况
  • 1.2.1 情绪调节的定义
  • 1.2.2 情绪调节能力定义的提出
  • 1.2.3 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现状
  • 1.3 关于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关系的研究
  • 1.4 关于改善个体攻击性的团体心理辅导
  • 1.4.1 培养个体的高级情感
  • 1.4.2 沙盘游戏
  • 1.4.3 移情训练
  • 1.4.4 情绪管理治疗
  • 1.4.5 愤怒控制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假设、目的及意义
  • 2.1 问题提出
  • 2.1.1 中专新生攻击性实证研究的局限
  • 2.1.2 情绪调节能力研究的局限
  • 2.1.3 中专新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关系研究的局限
  • 2.1.4 从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方面降低个体攻击性的团体干预研究的局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第三章 中专新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施测程序
  • 3.3.4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攻击性问卷》的数据处理
  • 3.4.2 《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数据处理
  • 3.4.3 中专新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关于中专新生攻击性情况的讨论
  • 3.5.2 关于中专新生情绪调节能力情况的讨论
  • 3.5.3 中专新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 3.6 结论
  • 第四章 中专新生攻击性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与程序
  • 4.3.1 被试的筛选
  • 4.3.2 被试的确定
  • 4.3.3 研究工具
  • 4.3.4 实验设计
  • 4.3.5 研究程序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统计分析结果
  • 4.4.2 实验组前后测统计分析结果
  • 4.4.3 控制组前后测统计分析结果
  • 4.4.4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统计结果分析
  • 4.4.5 实验组后测、追踪测量统计结果分析
  • 4.4.6 实验组前测、追踪测量统计结果分析
  • 4.4.7 团体活动评估
  • 4.5 讨论
  • 4.5.1 团体干预结果的分析
  • 4.5.2 情绪调节能力团体辅导的有效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特质焦虑、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就寝拖延的影响[J]. 智库时代 2019(52)
    • [2].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6)
    • [3].认知情绪调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情绪变化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5)
    • [4].大学生情绪调节困难在思维压制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 2020(02)
    • [5].高原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抑郁的预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16)
    • [6].情绪调节效能感在留守儿童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J]. 校园心理 2020(04)
    • [7].鼓圈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调节实验中的探索性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8)
    • [8].社会互动视角下的人际情绪调节:概念、测量和理论取向[J]. 心理科学 2020(05)
    • [9].基于强化学习视角的情绪调节研究及展望[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03)
    • [10].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7)
    • [11].内隐情绪调节综述[J]. 心理月刊 2019(13)
    • [12].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特征研究[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13].情绪调节研究方法的蜕变:从有意情绪调节到自动化情绪调节[J]. 科学通报 2018(04)
    • [14].内隐情绪调节的方式[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6)
    • [15].人际间情绪调节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述评[J]. 河西学院学报 2018(03)
    • [16].音乐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方式的质性研究——基于对28位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生的访谈调查[J]. 北方音乐 2018(05)
    • [17].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 [18].让我痛快地哭出声音——情绪调节的实用小招术[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6(01)
    • [19].情绪调节五步骤[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6(04)
    • [20].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对元记忆影响的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 [21].外来工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1)
    • [22].情绪调节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34)
    • [23].对条件化恐惧反应的抑制效应:指导性与习惯性情绪调节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17(01)
    • [24].情绪调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08)
    • [25].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抑郁倾向关系: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 [26].青少年抑郁及其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J]. 心理科学 2017(02)
    • [27].内隐情绪调节: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2)
    • [28].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情绪调节教育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5(17)
    • [29].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现状及培养策略[J]. 现代临床护理 2016(02)
    • [30].高职院校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标签:;  ;  ;  ;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中专新生攻击性的影响的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