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论文摘要

1.“黄海1号”是经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国对虾养殖新品种,目前已有其遗传结构变异方面的调查,但对其体型特征尚未作系统研究。本试验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的样品进行了11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通过方差分析和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反映在选育对虾的腹节3、5及腹节6长度增加,但头胸甲及腹节1的宽度降低。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为18.14%,主成分2为15.09%,主成分3为11.09%,主成分4为9.53%,累积贡献率为53.85%。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横向体型因子方面差异最明显,结果与显著性检验的结论基本一致。判别分析显示,两个对虾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00 1)。建立了两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2%~75%,P2为55.4%~79.8%,综合判别率为70.67%,可以认为逐步判别对于中国对虾不同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选育群体的判别准确率(75%)相对较高,从而从形态学方面体现了选择育种的效果。2.利用7对AFLP引物组合检测了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及连续四代选育群体基因组DNA的遗传结构,根据AFLP分析结果计算了选育世代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AFLP标记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检测效率,7对引物共产生500余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33.7个多态性标记,由shannon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为0.1366~0.1608,非常适合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群体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选育群体经过了长时间针对生长速度的人工选择,等位基因频率开始发生变化,表现在稀有位点丢失,低频位点数目降低,并且部分位点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方向与选育时间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虾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 1 对虾遗传学研究现状
  • 1.1 细胞遗传学
  • 1.2 群体遗传学
  • 1.3 数量遗传学
  • 2 对虾的主要育种技术与进展
  • 2.1 选择育种
  • 2.2 杂交育种
  • 2.3 细胞工程育种
  • 2.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2.5 基因工程育种
  • 第二节 遗传标记技术在对虾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 1.1 形态学标记
  • 1.2 细胞学标记
  • 1.3 生化标记
  • 1.4 分子标记
  • 2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2.1 AFLP 的基本原理
  • 2.2 AFLP 的基本反应程序
  • 3 分子标记技术在对虾中的应用
  • 3.1 进行物种(品种)鉴定与系统发育研究
  • 3.2 检测遗传渐渗,为种质资源保护与维持物种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
  • 3.3 数量性状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
  • 第三节 水产生物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1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
  • 1.2 群体的选择
  • 1.3 标记的选择
  • 1.4 遗传作图的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学原理
  • 1.5 与遗传作图有关的计算机软件
  • 2 遗传连锁图谱的应用和意义
  • 2.1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
  • 2.2 标记辅助育种(MAS)研究
  • 2.3 图位克隆
  • 2.4 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 水生生物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4 分子遗传图谱的展望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对虾“黄海1 号”选育群体的形态特征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形态指标及测量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 检验
  • 2.2 主成分分析
  • 2.3 判别函数的建立
  • 3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不同世代间的 AFLP 分析及生长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溶液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高质量模板DNA 的提取
  • 2.2 酶切及预扩增结果检测
  • 2.3 引物筛选结果
  • 2.4 AFLP 多态标记检测结果
  • 2.5 五个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性及遗传分化分析
  • 2.6 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及遗传分化分析
  • 2.7 五个世代的基因型频率分布
  • 2.8 生长相关分子标记的克隆及测序
  • 3 讨论
  • 第四章 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动物材料
  • 1.2 AFLP 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1.4 连锁分析
  • 1.5 遗传图谱预期长度和覆盖率的计算
  • 2 结果
  • 2.1 AFLP 标记
  • 2.2 AFLP 标记的偏分离
  • 2.3 雌性连锁图谱
  • 2.4 雄性连锁图谱
  • 2.5 基因组长度及图谱覆盖率
  • 3. 讨论
  • 3.1 拟测交理论
  • 3.2 AFLP 标记
  • 3.3 偏分离现象
  • 3.4 标记聚集(Clustering)和标记空隙(Gaps)
  • 3.5 图谱的评估
  • 3.6 图谱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熊蜂的人工选育[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22)
    • [2].平榛人工选育栽培规划[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
    • [3].日本对虾人工选育种繁育试验[J]. 福建水产 2010(03)
    • [4].长牡蛎3代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析[J]. 水产学报 2012(10)
    • [5].“四大家鱼”首个人工选育新品种津鲢养殖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1(10)
    • [6].“四大家鱼”首个人工选育新品种津鲢养殖技术[J]. 河北渔业 2011(09)
    • [7].泥蚶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析[J]. 海洋科学 2015(04)
    • [8].虎龙杂交斑[J]. 中国水产 2018(02)
    • [9].我国人工选育出小桐子新品种[J]. 林业实用技术 2008(10)
    • [10].山西首次确定20种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J]. 农业知识 2009(21)
    • [11].野生山核桃林改培及人工选育设计[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01)
    • [12].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不同水系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19(06)
    • [13].草金鱼的遗传特性及人工选育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2)
    • [14].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中人工选育对繁殖效果的影响[J]. 中国水产 2016(05)
    • [15].“四大家鱼”首个人工选育新品种——津鲢[J]. 农村百事通 2012(06)
    • [16].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选择压力分析[J]. 水产科学 2017(03)
    • [17].利用微卫星荧光多重PCR技术分析壳白长牡蛎3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 水产学报 2017(12)
    • [18].辽宁黑猪选育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 猪业科学 2011(01)
    • [19].裘皮用珍稀绵羊良种——滩羊[J]. 农村百事通 2008(12)
    • [20].菊黄东方鲀野生和人工选育群体遗传变异的SSR和ISSR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02)
    • [21].彩鳜人工选育过程及其体色特征[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3)
    • [22].令人刮目相看的猪[J]. 百科知识 2019(01)
    • [23].令人谈之色变的食品安全名词[J]. 标准生活 2015(11)
    • [24].亚东鲑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西藏农业科技 2019(S1)
    • [25].笃斯越桔林人工改培及选育栽培规划[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04)
    • [26].“李梅蜜蔗”新亮点 一亩产值超万元[J]. 农村百事通 2016(03)
    • [27].生长相关分子标记在翘嘴鳜五代中的富集[J]. 水生生物学报 2016(05)
    • [28].中华绒螯蟹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2)
    • [29].肉羊品种的引进方法[J]. 新农业 2014(17)
    • [30].菲律宾蛤仔人工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3)

    标签:;  ;  ;  ;  ;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