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煤燃烧方式降低NO_x排放比较及解耦燃烧应用

不同煤燃烧方式降低NO_x排放比较及解耦燃烧应用

论文摘要

我国现有工业锅炉约57万台,其中链条锅炉是我国工业锅炉燃烧设备的主要方式,约占工业锅炉总台数的60%。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和环保标准,目前中国中小型燃煤锅炉NO_x排放控制基本上尚未进行,这些锅炉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燃烧所产生的NO_x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急需开发适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低NO_x燃烧技术。解耦燃烧和煤热解气化气再燃烧技术是适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新型低NO_x燃烧技术。煤炭解耦燃烧技术是将煤炭燃烧过程分解为热解和燃烧两部分,煤首先热解生成热解气和半焦,然后通过热解气和半焦在燃烧过程中的还原作用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目前,对各种燃烧方式降低NO_x的比较研究尚未系统进行。因此,本文采用特殊设计的双层床反应器模拟实际燃烧炉中发生的各种燃烧过程,研究了不同煤种在传统燃烧、空气分级燃烧、热解气再燃、部分气化气再燃和解耦燃烧方式下NO_x的排放规律。此外,对采用解耦燃烧技术设计的1.4MW解耦燃烧锅炉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锅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均能较好的抑制NO_x生成,抑制效果优于空气分级燃烧,解耦燃烧方式抑制NO_x生成的效果最显著,相对于传统燃烧其NO_x排放降低了32%以上。煤种对各种燃烧方式降低NO_x的程度有明显影响,煤中单位氮含量的燃料比(固定碳/挥发分)越小,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以及解耦燃烧方式下NO_x的排放量越低。在煤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方式中,部分氧化气化段通氧量不同,降低NO_x排放的效果也不同,在氧浓度为8~10%时的NO_x生成量最低。1.4MW解耦燃烧工业锅炉与传统燃烧方式的锅炉相比,烟气中NO_x排放量降低了32.9%。,说明解耦燃烧锅炉在实际应用中抑制NO_x生成的效果显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工业锅炉现状
  • x 的危害'>1.1.2 NOx的危害
  • 1.2 课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绪论
  • x 的种类'>2.1 燃煤NOx的种类
  • x 的生成机理控制措施'>2.2 不同类型NOx的生成机理控制措施
  • x'>2.2.1 快速型NOx
  • x'>2.2.2 热力型NOx
  • x'>2.2.3 燃料型NOx
  • x 燃烧技术'>2.3 低NOx燃烧技术
  • 2.3.1 低氧燃烧
  • 2.3.2 空气分级燃烧
  • 2.3.3 烟气再循环技术
  • x 燃烧器'>2.3.4 低NOx燃烧器
  • 2.3.5 炉内喷射脱硝
  • 2.3.6 燃料再燃技术
  • 2.3.7 解耦燃烧技术
  • 2.3.8 烟气脱硝技术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处理
  • 3.1 双层床两段燃烧实验系统
  • 3.1.1 供气系统
  • 3.1.2 双层床两段反应器
  • 3.1.3 Testo 烟气分析仪
  • 3.1.4 Agilent3000A 气相色谱
  • 3.2 煤样分析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3.3.1 燃料氮向NO 的转化率
  • 3.3.2 还原性气体量
  • 3.3.3 解耦锅炉烟气测量值折算和单位换算
  • 3.4 实验误差分析
  • x排放'>第四章 煤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
  • x 排放'>4.1 传统燃烧NOx排放
  • 4.1.1 实验步骤
  • x 排放'>4.1.2 各煤种传统燃烧NOx排放
  • 4.2 空气分级燃烧
  • 4.2.1 实验步骤
  • x 排放'>4.2.2 空气分级燃烧NOx排放
  • x 排放'>4.3 煤自身热解气与部分气化气再燃烧NOx排放
  • 4.3.1 层燃炉热解与部分气化气在燃烧过程
  • 4.3.2 煤自身热解与部分气化气再燃烧实验步骤
  • x 排放'>4.3.3 煤自身热解和部分气化气再燃烧NOx排放
  • x 的机理'>4.3.4 热解气和部分气化气还原NOx的机理
  • x 排放效果的影响'>4.3.5 部分气化通氧量对抑制NOx排放效果的影响
  • x 排放'>4.4 煤解耦燃烧方式NOx排放
  • 4.4.1 解耦燃烧原理
  • 4.4.2 煤解耦燃烧实验步骤
  • x 排放'>4.4.3 解耦燃烧NOx排放
  • x 排放的比较'>4.4.4 不同煤种多种燃烧方式NOx排放的比较
  • x 排放的影响'>4.5 煤种对降低NOx排放的影响
  • 第五章 解耦燃烧技术应用
  • 5.1 1.4MW 新型解耦燃煤炉
  • 5.2 1.4MW 新型解耦燃煤炉结构和操作方法
  • 5.3 1.4MW 新型解耦锅炉热工测试
  • 5.4 1.4MW 新型解耦燃煤炉运行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1 未加入脱硫剂解耦锅炉运行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2 加入脱硫剂解耦锅炉运行测试结果及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时空解耦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跟踪控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06)
    • [2].典型煤炭燃料在民用解耦炉中的燃烧实验研究[J]. 过程工程学报 2020(06)
    • [3].基于集中逆向解耦结构的制冷系统内模控制[J]. 计算机仿真 2017(01)
    • [4].并联机构运动解耦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6)
    • [5].我国低碳试点城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解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8)
    • [6].中国区域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解耦关系分析[J].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5(01)
    • [7].考虑变刚度解耦膜的液压悬置动特性快速预测模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8].生成业务规则的一种方法及其解耦[J]. 闽江学院学报 2016(05)
    • [9].基于解耦的球磨机系统动态矩阵控制[J]. 计算机仿真 2014(11)
    • [10].基于解耦并联角度调整机构分析与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5(01)
    • [11].中心逆解耦在聚合反应器控制器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6)
    • [12].结合拓扑解耦的多学科优化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5(09)
    • [13].快时尚服装供应链解耦点定位模型研究[J]. 物流技术 2015(13)
    • [14].快速解耦法潮流计算方法的比较[J]. 江西电力 2013(05)
    • [15].基于谱信息的二阶系统解耦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6].基于无线网络的船舶模糊解耦定速航行控制方法[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20)
    • [17].云计算环境下的模糊解耦能效优化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7(12)
    • [18].解耦式振动料斗的驱动电路实验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01)
    • [19].多变量系统的神经网络解耦[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8(04)
    • [20].一种磁浮车辆悬浮架的交叉抗侧滚解耦机构[J]. 机车电传动 2020(01)
    • [21].基于动态相对增益阵列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解耦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6)
    • [22].优化极限学习机算法及其在力信息解耦中的应用[J]. 传感技术学报 2019(10)
    • [23].新型三平移解耦并联机构的综合[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10)
    • [24].基于螺旋理论的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1(05)
    • [25].基于参数辨识的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的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6)
    • [26].中国试点低碳城市能源解耦指数的测度与因素分解[J]. 统计与决策 2016(01)
    • [27].完全解耦2T3R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方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8].一种两转一移完全解耦并联机器人机构及其特性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02)
    • [29].物质流指标下的工业经济解耦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1)
    • [30].等井径膨胀套管连接密封功能解耦与创新设计[J]. 石油矿场机械 2013(11)

    标签:;  ;  ;  

    不同煤燃烧方式降低NO_x排放比较及解耦燃烧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