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机碳利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绿洲,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无机碳,变异系数
无机碳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园园,冯文婷,孔璐,王玉刚[1](2019)在《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盐碱土碳循环在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与作用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土地利用是影响干旱区土壤碳动态的主要要素,认识其对土壤碳的影响过程,有助于评估盐碱土的碳汇作用。本研究以叁工河流域绿洲为对象,通过野外定点采样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无机碳(SIC)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SIC含量均值为4.81 g·kg-1,其中人工林地和耕地的SIC均值低于4.61 g·kg-1,超过30%耕地与人工林地样点集中分布在小于4 g·kg-1的区域,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高于5 g·kg-1,其70%以上的样点集中分布在大于4 g·kg-1区域,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SIC含量明显高于灌溉景观;流域中上部SIC含量明显低于流域下部(P<0.05),随地貌单元变化,SIC含量呈现为冲洪积扇中上部<冲洪积平原上部<冲洪积平原下部<地下水溢出带;土壤SIC储量为盐碱地<灌木林地<草地<人工林地<耕地,其中,盐碱地SIC储量最小(仅1.17 kg·m-2),耕地SIC储量最大(1.44 kg·m-2)。表层土壤SIC储量受区域土地利用作用影响明显,灌溉景观土壤SIC储量高于自然景观;方差、多元线性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因素对SIC含量变化影响明显,其程度大小为地貌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电导率>作物类型。(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丹[2](2019)在《长茎葡萄蕨藻的无机碳利用及对添加NaHCO_3的生长、生理生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用绿藻。目前国内外针对温度、光照强度、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利用以及添加外源碳源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等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验证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3-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添加抑制剂研究不同温度下长茎葡萄蕨藻利用HC03-的途径;其次研究两种光质下添加无机碳源NaHC0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抗氧化系统以及营养盐吸收的影响;最后对长茎葡萄蕨藻培养过程中NaHC03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及硝氮浓度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有利于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理化条件,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它大型绿藻利用NaHC03作为外源无机碳源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pH漂移技术,探索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的影响,并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20、25、30℃)下,利用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乙酰唑胺(AZ)、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钒酸盐(Van)4种抑制剂对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的利用影响。结果表明: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藻体质量或光照强度越大,达到pH补偿点时间越短,且pH补偿点均大于9。20℃下各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30℃,25℃最小,但3种温度下各抑制剂的抑制率无显着差别(P>0.05)。4种抑制剂中DIDS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和无机碳利用均无显着影响(P>0.05),剩余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依次为EZ>AZ>Van。说明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无影响。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利用无机碳没有明显影响。此外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且以胞外碳酸酐酶(CA)的途径为主,但不能通过DIDS敏感机制直接吸收海水中的HC03-。2、研究两种光质下(蓝红光(5:1)、白光)添加不同NaHC03浓度(0、1、2、4、6、8、10 mmol·L-1)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抗氧化系统以及营养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质下添加NaHC03对原直立枝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总N含量和C/N无显着影响(P>0.05),此外再生匍匐茎的生长,在白光添加不同NaHC03浓度处理下亦无显着差异(P>0.05)。而长茎葡萄蕨藻的比生长速率(SGR)、再生直立枝重量和长度、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NO3与P043-吸收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两种光质下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NaHCO3添加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白光添加6 mmol.L-1 NaHCO3组、蓝红光添加4 mmol·Il1 NaHCO3组有最大值,且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且在白光添加6 mmol.L-1 NaHCO3组、蓝红光添加4mmol·L-1NaHCO3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添加8、10 mmol·L-1 NaHCO3时两种光质下的MDA含量、T-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可见添加适宜浓度的NaHCO3有利于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生化组分的积累以及营养盐的吸收。综合分析得出长茎葡萄蕨藻在白光、蓝红光下培养的最适NaHCO3添加浓度分别为6 mmol·L-、4mmollL-。3、为了优化长茎葡萄蕨藻的培养条件,在白光下选取NaHCO3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及硝氮浓度四种理化因子进行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考察它们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和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CO3浓度为5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30℃,氮浓度为7 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SGR最大。在NaHCO3浓度为7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7.5℃,氮浓度为7 mg.L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再生直立枝最长。从长茎葡萄蕨藻整体生长和再生直立枝的生长综合考虑得出,NaHCO3浓度为6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1x,温度为27.5℃,氮浓度为7mg·L-1的条件为长茎葡萄蕨藻最适生长条件。在NaHCO3浓度为7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5 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在NaHCO3浓度为6±1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综合分析得出,NaHCO3浓度为7 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5m·L-1的条件为长茎葡萄蕨藻最适生化组分积累条件。(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9-06-01)
黄丹,刘东超,王晓梁,林挺,黄晓健[3](2019)在《不同温度下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明长茎葡萄蕨藻对无机碳的利用方式。【方法】运用pH漂移技术,探索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pH补偿点的影响,并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20、25、30℃)下,乙酰唑胺(AZ)、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钒酸盐(Van)4种抑制剂对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的利用影响。【结果】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藻体质量或照度越大,达到pH补偿点时间越短,且pH补偿点均大于9。20℃下各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30℃,25℃最小,但3种温度下各抑制剂的抑制率无显着差别(P> 0.05)。4种抑制剂中DIDS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和无机碳利用均无显着影响(P> 0.05),剩余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依次为EZ>AZ>Van。【结论】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无影响。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利用无机碳没有明显影响。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_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婷,马增岭,李慧,徐智广[4](2019)在《金潮原因种铜藻外源无机碳利用特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对无机碳利用的基本特性及铜藻在漂浮过程中生物量迅速累积并最终发展为金潮的生理生态学机理,以我国近海金潮原因种铜藻为研究对象,在不同pH (6.5、8.0和9.5)条件下研究了添加TRIS缓冲剂、碳酸酐酶抑制剂(AZ、EZ)和阴离子交换蛋白抑制剂(DIDS)后藻体的固碳速率、光合作用-无机碳响应曲线(P-C曲线)及pH漂移曲线。结果显示,TRIS缓冲剂对铜藻的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P>0.05),而3种抑制剂均显着(P<0. 05)抑制铜藻的固碳速率且抑制效率从大至小依次为DIDS> EZ>AZ。藻体的固碳速率随着外源无机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渐趋饱和。此外,藻体的最大固碳速率(V_(max))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而半饱和常数(K_(0.5))则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藻体的pH补偿点为9.0左右。结果表明,铜藻既可以利用海水中的CO_2也可以利用HCO_3~-进行光合作用;并且铜藻对HCO_3~-的吸收存在通过阴离子交换蛋白直接转运吸收和利用碳酸酐酶将HCO_3~-转化为CO_2后再吸收两种方式。对HCO_3~-的高效吸收利用能力可能是铜藻保证维持较高光合作用、快速积累生物量并最终演变为金潮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2期)
毕燕会,卫宁宁,李佳莉,王震,许玲[5](2019)在《碳酸酐酶在大型海洋褐藻获取与利用无机碳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大型海洋红藻和绿藻相比,褐藻的生产力最大。碳是构成生物质的主要元素,它在海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HCO_3~–;而HCO_3~–如何进入褐藻细胞而被光合同化为生物质,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综述了迄今为止有关褐藻对无机碳利用的研究结果,指出由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介导的HCO_3~–应是褐藻从海水环境中获取无机碳的主要途径。鉴于微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之间存在无机碳转运的事实,褐藻CA在此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对不同褐藻CA活性的检测结果推测,CA应分布于细胞的不同部位,至少存在于胞内和周质空间中,以应对细胞内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亚型的CA在褐藻细胞乃至组织中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是探讨褐藻细胞如何获取并高效利用无机碳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6](2018)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对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对准确估算土壤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SOC和SIC相互关系缺乏系统量化,研究结果不一。因此,明确SOC和SIC之间相互关系,可为准确估算和模拟土壤碳的转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搜集了我国1990—2018年已发表的文献共41篇,从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探究了SOC和SIC比例的变化,进一步量化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SOC/SIC值在0—20 cm土层均大于20—100 cm土层。具体来说,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0—20 cm土壤SOC/SIC值最小(0.53),林地(0.90)和农田(0.80)土壤较高,且叁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和SIC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在温带季风性气候区,0—20 cm土壤SOC/SIC值表现为草地(0.82)≈农田(1.05)>林地(0.29),且SOC和SIC在林地、农田土壤中呈正相关关系,但在草地土壤中二者为负相关关系。另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0—100 cm以林地土壤SOC/SIC值最高,草地和农田次之,而在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叁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无显着差异;SOC和SIC在林地和农田土壤中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在草地土壤中为负相关关系。温带大陆性气候区SOC/SIC值总体以林地较大,农田、草地次之。温带季风性气候区,0—20 cm土层SOC/SIC值以草地较大,农田和林地分别次之。这可能是因为植被覆盖不同,导致了作物碳的归还量不一。同时,不同的植被覆盖还影响了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化学进程,改变了碳在土壤中的循环转化过程,进而影响了SOC和SIC含量,使得SOC/SIC值产生较大差异。【结论】SOC和SIC之间存在循环转化关系,且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类型对SOC和SIC循环转化存在显着影响。不同条件下SOC/SIC值存在显着差异,且二者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明确土壤碳的循环积累机制,准确估算土壤有机和无机碳库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许凯,陈虹兆,徐燕,纪德华,王文磊[7](2018)在《pH对坛紫菜丝状体光合速率和无机碳利用的短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保种丝状体在长期碱化(高pH/低[CO_2])后,其CO_2浓缩机制(CO_2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能否快速响应CO_2浓度([CO_2])的变化,分析了丝状体的无机碳吸收利用途径对低pH/高[CO_2]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丝状体CCM的主要组分是胞外碳酸酐酶(CA)、胞内CA和HCO_3~-转运蛋白。在保种条件(pH=9)下,胞外CA对净光合速率的贡献达到80%;而在正常海水(pH=8)中,胞外CA和HCO_3~-转运蛋白对光合作用的贡献分别为45%和31%,二者差异不明显;当pH值降低到8时光合速率显着增加了74%,胞内CA的贡献显着增加。随着pH值的下降,CCM和光合固碳相关基因都受到显着抑制。本研究表明,即使经过长时间的高pH培养,坛紫菜丝状体依然能快速地在生理和分子水平响应低pH/高[CO_2]。(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贡璐,罗艳,解丽娜[8](2017)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变化及其土壤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塔里木盆地北缘典型绿洲阿拉尔垦区为靶区,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冗余分析技术,研究绿洲7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分异规律及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在各土层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相同土层不同类型间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0~20、20~50和50~8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6.97、2.95和2.45g/kg,无机碳含量为4.83、5.25和3.48g/kg;在0~20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以天然林最高、沙地最低,无机碳表现为棉田、盐碱地、荒草地、沙地含量显着高于其他3种类型;20~50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天然林、人工林中,且显着高于荒草地和沙地,无机碳分布与0~20cm土层保持一致;50~80cm土层中,果园、棉田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沙地,各类型无机碳含量差异不显着。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容重极显着负相关(P<0.01),无机碳含量与全盐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全氮、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pH、有效磷则与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着水平(P>0.05);各理化因子对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全氮>容重>土壤含水量>有效磷>速效钾>全盐>pH。(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王吉,宫相忠,高伟,罗伟,夏云捷[9](2017)在《萱藻丝状体对无机碳的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pH漂移技术和pH电极法并结合相关抑制剂对萱藻丝状体无机碳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不同浓度CO_2对萱藻丝状体碳酸酐酶(CA)的影响。结果显示,(1)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为9.21,CO_2补偿点为0.74μmol/L。抑制剂乙酰唑胺(AZ,acetazolamide)对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无显着影响,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的利用量无抑制作用。抑制剂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ethoxyzolamide)和钒酸盐(Van)使萱藻丝状体的pH补偿点均下降到8.82,2种抑制剂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利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5.93%和56.72%。自然条件下萱藻丝状体以游离CO_2和HCO_3~-作为无机碳源,且HCO_3~-的利用依赖于ATP酶和胞内CA。(2)0.35%、0.70%和1.20%的CO_2使萱藻丝状体胞内CA活性分别降低6.29%、17.44%和27.15%,CO_2浓度越高对萱藻丝状体胞内CA活性抑制作用越强。(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刘哲,陈懂懂,李奇,赵亮,徐世晓[10](2016)在《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区域碳增汇原理及草地管理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围栏封育地、自由放牧地、多年生人工草地、补播地及黑土滩型退化草地5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无机碳的含量和储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无机碳含量较低且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无机碳的储量(以C含量表示)有显着差异,表现为多年生人工草地(3 381.28kg/hm2)>围栏封育地(739.27kg/hm2)>自由放牧地(712.12kg/hm2)>补播地(647.64kg/hm2)>黑土滩型退化草地(361.26kg/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的土壤pH值、容重和含水量差异显着。土壤无机碳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分别为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pH值为正相关关系,当pH值<7时,无机碳含量很低,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7时,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结论]在高寒退化草地改良重建的技术与综合治理模式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管理策略在无机碳固定方面较其他措施更加有效,是维持草地碳汇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6年05期)
无机碳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用绿藻。目前国内外针对温度、光照强度、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利用以及添加外源碳源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等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验证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3-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添加抑制剂研究不同温度下长茎葡萄蕨藻利用HC03-的途径;其次研究两种光质下添加无机碳源NaHC0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抗氧化系统以及营养盐吸收的影响;最后对长茎葡萄蕨藻培养过程中NaHC03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及硝氮浓度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有利于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理化条件,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它大型绿藻利用NaHC03作为外源无机碳源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pH漂移技术,探索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的影响,并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20、25、30℃)下,利用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乙酰唑胺(AZ)、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钒酸盐(Van)4种抑制剂对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的利用影响。结果表明: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藻体质量或光照强度越大,达到pH补偿点时间越短,且pH补偿点均大于9。20℃下各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30℃,25℃最小,但3种温度下各抑制剂的抑制率无显着差别(P>0.05)。4种抑制剂中DIDS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和无机碳利用均无显着影响(P>0.05),剩余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依次为EZ>AZ>Van。说明藻体质量、藻体部位、光照强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无影响。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利用无机碳没有明显影响。此外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且以胞外碳酸酐酶(CA)的途径为主,但不能通过DIDS敏感机制直接吸收海水中的HC03-。2、研究两种光质下(蓝红光(5:1)、白光)添加不同NaHC03浓度(0、1、2、4、6、8、10 mmol·L-1)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生化组分、抗氧化系统以及营养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质下添加NaHC03对原直立枝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总N含量和C/N无显着影响(P>0.05),此外再生匍匐茎的生长,在白光添加不同NaHC03浓度处理下亦无显着差异(P>0.05)。而长茎葡萄蕨藻的比生长速率(SGR)、再生直立枝重量和长度、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NO3与P043-吸收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两种光质下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NaHCO3添加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白光添加6 mmol.L-1 NaHCO3组、蓝红光添加4 mmol·Il1 NaHCO3组有最大值,且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且在白光添加6 mmol.L-1 NaHCO3组、蓝红光添加4mmol·L-1NaHCO3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添加8、10 mmol·L-1 NaHCO3时两种光质下的MDA含量、T-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可见添加适宜浓度的NaHCO3有利于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生化组分的积累以及营养盐的吸收。综合分析得出长茎葡萄蕨藻在白光、蓝红光下培养的最适NaHCO3添加浓度分别为6 mmol·L-、4mmollL-。3、为了优化长茎葡萄蕨藻的培养条件,在白光下选取NaHCO3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及硝氮浓度四种理化因子进行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考察它们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和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CO3浓度为5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30℃,氮浓度为7 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SGR最大。在NaHCO3浓度为7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7.5℃,氮浓度为7 mg.L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再生直立枝最长。从长茎葡萄蕨藻整体生长和再生直立枝的生长综合考虑得出,NaHCO3浓度为6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1x,温度为27.5℃,氮浓度为7mg·L-1的条件为长茎葡萄蕨藻最适生长条件。在NaHCO3浓度为7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5 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在NaHCO3浓度为6±1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mg·L-1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综合分析得出,NaHCO3浓度为7 mmol·L-1,光照强度为3000±1000 1x,温度为25℃,氮浓度为15m·L-1的条件为长茎葡萄蕨藻最适生化组分积累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机碳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园园,冯文婷,孔璐,王玉刚.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2].黄丹.长茎葡萄蕨藻的无机碳利用及对添加NaHCO_3的生长、生理生化响应[D].广东海洋大学.2019
[3].黄丹,刘东超,王晓梁,林挺,黄晓健.不同温度下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利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4].刘婷,马增岭,李慧,徐智广.金潮原因种铜藻外源无机碳利用特征初步研究[J].海洋渔业.2019
[5].毕燕会,卫宁宁,李佳莉,王震,许玲.碳酸酐酶在大型海洋褐藻获取与利用无机碳过程中的作用[J].生命科学.2019
[6].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7].许凯,陈虹兆,徐燕,纪德华,王文磊.pH对坛紫菜丝状体光合速率和无机碳利用的短时效应[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贡璐,罗艳,解丽娜.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变化及其土壤影响因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
[9].王吉,宫相忠,高伟,罗伟,夏云捷.萱藻丝状体对无机碳的利用[J].水产学报.2017
[10].刘哲,陈懂懂,李奇,赵亮,徐世晓.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