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LTE-FDD上行共存系统保护频带的使用分析

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LTE-FDD上行共存系统保护频带的使用分析

论文摘要

宽带高速数据通信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开启了“长期演进”(LTE)的进程。LTE以OFDM/MIMO为核心技术,具有实现简单、频谱效率高、抗多径衰落等多项优势使其得到了各大运营商的关注。由于频谱资源紧张,竞争激烈,根据3GPP对LTE的频带划分可以看到,在可预见的未来,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地理区域、相邻频段部署LTE系统将不可避免,由此带来LTE系统共存干扰,从而引起共存系统的吞吐量损失。而OFDM的旁瓣泄漏较为严重的特点加剧这一影响。由于干扰较为严重,研究系统共存对于减轻共存干扰非常必要。通过对共存的研究,可指导共存系统的布站选址以减轻共存干扰;在设备投用前期可提供硬件指标规定;同时,研究共存还对频谱资源管理有指导作用,如设置合理的保护频带等。目前系统共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对LTE与其它各无线通信系统的共存都有分析。研究多围绕着一个问题“如何减小共存干扰”出发,主要集中于共存系统在地理上布局以及不同时隙的干扰情况,并提出很多有益的结论。其中,增加共存系统间的保护带宽也被视为减小干扰的有效策略之一,保护带宽的隔离虽然能有效降低共存干扰,但也浪费了宝贵的频谱资源。针对共存系统保护频带问题,本文从“减小共存干扰,优化共存系统的整体频谱效率”出发,通过对系统共存干扰特点的充分研究,针对受共存干扰最为强烈的保护频带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方案以减小FDD系统上行共存干扰,通过该策略可将部分保护频带在适合的时刻,分配给最适合的用户。基于这一思想,文本对共存干扰进行了理论建模,并从数学理论上得到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不采用本文方案相比,本文方案既降低了系统的共存干扰,又保持了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即,优化了共存系统整体的频谱效率。通过对理论方案付诸实践的难点问题,对方案的部分步骤进行简化,以牺牲少量系统性能为代价,充分减小方案的复杂度,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简化方案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仿真基于3GPP建议的LTE系统仿真环境,详细地描述了系统共存仿真各步骤的原理以及实现细节,并将平台的基础仿真结果与3GPP进行校对,确保平台的可靠度,并基于上述平台的基础框架进行新算法开发、验证,为新方案提供仿真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主要工作与独创性
  • 1.3 章节结构组织
  • 第二章 LTE系统概述
  • 2.1 LTE的推出
  • 2.1.1 LTE项目的启动背景
  • 2.1.2 LTE的需求与目标
  • 2.2 LTE的两种制式TDD/FDD
  • 2.2.1 两种双工制式
  • 2.2.2 LTE两种制式的优缺点
  • 2.2.3 TD-LTE与TD-SCDMA
  • 2.3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LTE系统共存干扰的仿真分析
  • 3.1 系统共存干扰因素的衡量指标
  • 3.1.1 发射机的邻频带泄漏比
  • 3.1.2 接收机的阻塞效应
  • 3.1.3 接收机的邻频选择性
  • 3.1.4 邻频信道干扰比
  • 3.2 共存系统的信道模型
  • 3.2.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3.2.2 阴影衰落
  • 3.2.3 市区宏蜂窝的无线链路
  • 3.3 系统共存仿真平台的设计
  • 3.3.1 系统共存的场景
  • 3.3.2 小区生成
  • 3.3.3 用户生成
  • 3.3.4 扇区选择
  • 3.3.5 功率控制
  • 3.3.6 调度
  • 3.3.7 信干噪比(SINR)的计算
  • 3.3.8 吞吐量映射
  • 3.4 系统共存的整体流程
  • 第四章 系统共存仿真结果分析
  • 4.1 不同时隙、不同小区布局的干扰
  • 4.1.1 下行干扰下行
  • 4.1.2 上行干扰上行
  • 4.1.3 下行干扰上行
  • 4.1.4 上行干扰下行
  • 4.2 保护频带隔离下的LTE FDD上行共存干扰
  • 第五章 上行共存保护频带的增强使用理论分析
  • 5.1 干扰退避策略
  • 5.1.1 影响上行共存干扰的因素
  • 5.1.2 干扰退避策略的理论模型
  • 5.2 仿真设计
  • 5.3 结果分析
  • 5.4 干扰退避策略的简化模型
  • 5.4.1 理论方案实现的难点
  • 5.4.2 简化实现
  • 5.4.3 仿真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Wi-Fi网络中5G和2.4G是什么?有何区别?[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20(05)
    • [2].齿轮系统振动信号的边频带研究及其应用[J]. 机械传动 2013(04)
    • [3].基于多指标模糊融合的滚动轴承诊断的最优频带解调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7)
    • [4].抗部分频带干扰的交织跳扩系统设计及其容量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5].一种应用于手机中的WLAN三频带天线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14(01)
    • [6].基于精细化频带的脑磁信号跨频耦合特性分析[J]. 信号处理 2016(11)
    • [7].小波分解与外测数据频带特性在随机误差分离中的应用[J]. 数字通信 2012(03)
    • [8].自适应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0(01)
    • [9].漏泄同轴电缆单模频带扩展的研究[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0(05)
    • [10].美、英等国广电机构抵制“频带拍卖”的议论和举措[J]. 有线电视技术 2014(07)
    • [11].欧洲广电机构维护其地面无线电视频带权益的新近动态[J]. 有线电视技术 2015(01)
    • [12].复小波共振解调频带优化方法和新指标[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3)
    • [13].外通频带地震信息的利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0(02)
    • [14].基于α和β频带脑电功率谱分析八段锦对不同人格大学生的“调心”效应差异[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 [15].基于临界频带及能量熵的语音端点检测[J]. 计算机应用 2013(01)
    • [16].基于时频的频带熵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识别中的应用[J]. 振动与冲击 2012(18)
    • [17].浅析模拟电路中多级放大器放大倍数与通频带的关系[J]. 工业设计 2011(06)
    • [18].特定频带信噪比最大化的信号恢复方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09)
    • [19].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频带选择性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16(11)
    • [20].基于小波包频带内局部样本熵的桥梁损伤识别[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7)
    • [21].稀疏频带空间目标雷达成像[J]. 航天电子对抗 2008(05)
    • [22].结构频带振动声辐射的有限元结合频率均方声压法数值计算[J]. 中国舰船研究 2017(04)
    • [23].不同频带数字化测震对比[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01)
    • [24].人工耳蜗植入电极分布频带不同排列模式对语言识别能力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01)
    • [25].一种三频带平面倒F手机天线的设计与仿真[J]. 电子科技 2014(12)
    • [26].梅毒晚期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图特征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06)
    • [27].基于α频带脑电功率谱分析具象思维形式的独立性特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9)
    • [28].宽带锁相环中的快速频带切换电路[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1)
    • [29].基于α频带绝对功率分析意境作业对不同脑区安神作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6)
    • [30].基于频带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4(01)

    标签:;  ;  ;  ;  

    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LTE-FDD上行共存系统保护频带的使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