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ZnO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论文摘要

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材料和材料设计是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本论文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分子动力学等计算材料科学方法对纤锌矿ZnO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ZnO及其在压力作用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ZnO的n型和p型掺杂机理、MxZn1-xO(M=Cd,Ca)合金机理、非磁性金属掺杂ZnO基DMSs的磁性来源和机理、H吸附ZnO(10-10)表面的金属化转变等。1、研究了本征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1)利用GGA近似计算了ZnO的能带,ZnO为直接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带隙为1.02eV。(2)计算了ZnO的介电函数、吸收系数等光学常数,并结合ZnO电子结构信息和半导体带间跃迁理论对上述光谱进行了指认和判别。(3)进一步研究了压力作用下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分析了压力作用下蓝移现象的机理。所得理论结果和实验相符。2、研究了ZnO的n型、p型掺杂改性机理。计算了ZnO中单掺Ag、N等受主元素,单掺Al、Ga等施主元素以及No-H共掺的电子结构,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H在ZnO中的行为。结果表明:(1)Ga掺杂较Al掺杂具有更好的电导性,适合制备n型低阻ZnO。(2)单掺Ag形成深受主能级,单掺N会产生窄的深受主能级,局域化严重,导致掺入的N原子活性差,单掺Ag和单掺N都不利于制备高质量p型ZnO薄膜。(3)H是浅施主而且解溶度非常高,这是ZnO的n型导电性的起因。(4)No-H共掺改性计算表明,No-H形成能要低于N的形成能,说明适量H有利于提高了N原子的固溶度,同时发现N被H钝化,不利于p型掺杂。但是,H在ZnO中呈现热不稳定性,高温退火处理No-H共掺ZnO薄膜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p型ZnO薄膜。以上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本组ZnO掺杂实验,并为获得高质量的n或p型ZnO提供了设计方案和理论基础。3、研究了MxZn1-xO(M=Cd,Ca)合金的电子结构,从原子层次阐述了M掺杂ZnO的能带调整机理。研究表明:(1)掺杂Cd导致ZnO禁带宽度减小,其机理是CdxZn1-xO价带顶始终由O 2p占据,而导带底部则由O 2p、Cd 5s与Zn 4s的杂化轨道控制,随着掺杂量x的增加,导带底逐步下降,出现红移效应。(2)掺杂Ca导致ZnO禁带宽度增加,其机理是CaxZn1-xO价带顶仍由O 2p占据,而导带底部则Zn 4s控制,随着掺杂量x的增加,导带底逐步升高,出现蓝移效应。以上计算结果为ZnO合金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4、研究了非磁性金属(Cu和Ti)掺杂ZnO基DMSs的电子结构、磁性来源和磁性机理,寻找居里温度高于室温的新型ZnO基DMSs。研究表明:(1)非磁性金属(Cu和Ti)掺杂ZnO具有室温下铁磁性基态,且Cu和Ti分别作为受主和施主出现。(2)我们采用磁性离子d电子间的交换作用模型即d-d双交换模型解释了非磁性金属(Cu和Ti)掺杂ZnO基DMSs的磁性机理。(3)载流子浓度影响体系磁性,如O缺陷的生成会破坏ZnO基DMSs磁性。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ZnO基DMSs的理论内涵,提供了制备新型ZnO基DMSs的思路,并被最近实验所证实。5、研究了ZnO(10-10)表面及其吸附H原子的几何、电子结构和电荷转移现象。研究表明:(1)ZnO(10-10)表面弛豫后,Zn原子向体内移动幅度明显,表面Zn-O二聚体发上扭曲。(2)ZnO(10-10)表面吸附H后空间电荷重新分布,导致ZnO(10-10)表面发生金属化转变。本论文得到下列课题的支持:国家863纳米专项课题(No.2003AA302160)和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2004-125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ZnO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 1.3 ZnO基材料研究历史和现状
  • 1.4 用计算材料丰富研究ZnO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概述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2.1.1 Hartree-Fock方法
  • 2.1.2 密度泛函理论
  • 2.1.3 赝势平面波方法
  • 2.1.4 能带电子的平面波基底展开
  • 2.1.5 结构优化
  •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2.3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
  • 第3章 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 3.1 理想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3.1.1 理论模型
  • 3.1.2 计算方法
  • 3.1.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3.2 含本征缺陷ZnO电子结构
  • 3.2.1 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和讨论
  • 3.3 外压调制下的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和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n,p型ZnO掺杂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4.3.1 ZnO中的受主掺杂理论研究
  • 4.3.2 ZnO中的施主掺杂理论研究
  • 4.3.3 N和H共掺ZnO的理论研究
  • 4.4 小结
  • xZn1-xO(M=Cd,Ca)合金机理研究'>第5章 MxZn1-xO(M=Cd,Ca)合金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5.3.1 ZnCdO合金红移效应的微观机理
  • 5.3.2 ZnCaO合金蓝移效应的微观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非磁性金属掺杂新型ZnQ基DMSs的理论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6.3.1 Cu掺杂ZnO基DMSs的原子结构
  • 6.3.2 Cu掺杂ZnO基DMSs的磁性稳定性和磁矩
  • 6.3.3 Cu掺杂ZnO基DMSs的磁性来源和磁性机理
  • 6.3.4 缺陷对Cu掺杂ZnO基DMSs的磁性的影响
  • 6.3.5 Ti掺杂ZnO基DMSs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
  • 6.4 小结
  • 第7章 H吸附ZnO(10-10)金属化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计算方法
  • 7.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7.3.1 ZnO(10-10)表面几何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 7.3.2 ZnO(10-10)表面吸附H的理论研究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孪生结构ZnO的可控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纳米ZnO修饰电极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新鲜黄秋葵纳米ZnO协同紫外照射保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10)
    • [4].废ZnO脱硫剂再生工艺进展[J]. 广东化工 2019(22)
    • [5].ZnO基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1)
    • [6].基于ZnO单晶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6(24)
    • [7].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ZnO掺杂的研究进展[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7(01)
    • [8].基于ZnO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数值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9].ZnO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10].ZnO纳米片的室温绿色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6(S1)
    • [11].ZnO基透明导电薄膜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6(11)
    • [12].ZnO压敏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佛山陶瓷 2016(07)
    • [13].基于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05)
    • [14].ZnO紫外探测器的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01)
    • [15].柔性ZnO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5)
    • [16].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及机理分析[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03)
    • [17].ZnO基双组分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8].气相法制备ZnO纳米阵列研究进展[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05)
    • [19].甲壳素基-纳米ZnO复合光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0].ZnO电致化学发光以及对尿酸的检测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9)
    • [21].ZnO掺杂对CaO-Al_2O_3-SiO_2系玻璃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J]. 玻璃 2019(12)
    • [22].不同维度ZnO纳米材料的生长与表征[J].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6)
    • [23].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电流分布不均匀性对多柱并联ZnO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J]. 陕西电力 2017(03)
    • [25].静电纺丝法制备Y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 工业催化 2017(05)
    • [26].竹材表面ZnO的低温制备及其防霉性能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17(04)
    • [27].ZnO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J]. 中国冶金 2017(10)
    • [28].水热合成ZnO及其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7)
    • [29].ZnO纳米线阵列生长参数及光学性质[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S1)
    • [30].ZnO自组装量子点的生长及局域态密度测量[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04)

    标签:;  ;  ;  ;  ;  ;  ;  ;  

    ZnO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