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本论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在二元经济假设下,从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社会的诸多影响出发,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江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客观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江西经济的影响,提出有利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推导得到了在利润最大化假设条件下,当农业部门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力和非农部门可以吸收的剩余劳动力达到供求相等时,两部门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理关系。由此得到农业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反向变动,非农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向变动的结论,并用江西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其次,在提出劳动力部门转移效应系数和劳动力供给效应系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出二元结构下劳动力部门转移效应和劳动力供给效应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而得到其判断方法。通过对江西的实证研究发现,1986年以来,劳动力部门转移效应系数低于劳动力供给效应系数;劳动力部门转移效应系数与改革初期相比有所下降,但近10余年来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水平。第三,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前提下,构建出二元结构下两部门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均衡关系模型,并由此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模型揭示,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增长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增函数。通过江西的实证分析发现,后者得到了支持。第四,根据二元结构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特征,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判别法则。基于此判别法则,本文进一步揭示出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即农村外出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不平等的分配体制。通过江西的数据检验发现,在江西这样一个二元经济明显的欠发达地区,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了江西的城乡收入差距。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西与全国的情况存在两点不同之处,一是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显著;二是城镇化滞后系数和就业的非农化系数低于全国水平。这意味着对江西而言,城镇化滞后与就业非农化对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远小于全国水平,且前者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在对江西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现状、外出劳动力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进行了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四点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主要概念的界定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1.3.1 研究目标1.3.2 主要内容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创新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1.4.3 论文创新第2章 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基础:文献综述2.1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和理论模型2.1.1 从宏观角度分析的结构主义方法2.1.2 从微观角度分析的新古典主义方法2.1.3 重力模型及其扩展2.2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出地的影响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差距的关系2.3 文献述评第3章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及现状3.1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分析3.1.2 不同阶段的转移趋势3.2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3.2.1 外出劳动力年龄分布3.2.2 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3.2.3 外出劳动力行业分布3.2.4 外出就业去向3.3 本章小节第4章 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分析4.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依据4.1.1 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转移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结构调整4.1.3 小节4.2 两部门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静态均衡关系4.2.1 基本假设4.2.2 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4.2.3 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4.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4.3.1 方法的借鉴及比较4.3.2 模型构建4.4 工业反哺农业的劳动力转移模型4.4.1 基本假设4.4.2 模型建立4.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4.5.1 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的城乡收入差距4.5.2 城镇化滞后的城乡收入差距4.6 本章小结第5章 产出、增长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实证分析5.1 两部门产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5.1.1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5.1.2 回归结果5.1.3 主要结论及原因分析5.2 劳动力部门转移与产出变化5.2.1 现象分析5.2.2 几个重要参数的计算5.2.3 劳动力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3 资本增长、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5.3.1 变量选取及模型选择5.3.2 数据来源及计算5.3.3 回归结果及分析5.4 本章小结第6章 收入差距、农户收入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实证分析6.1 劳动力转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反应6.1.1 现象描述6.1.2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6.1.3 结果分析6.2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现象分析6.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6.2.2 江西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6.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江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6.3.1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6.3.2 回归结果及分析6.3.3 结论6.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6.4.1 现象描述6.4.2 变量选取及模型选择6.4.3 结果分析6.5 本章小结第7章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7.1 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7.1.1 农村劳动力供给现状7.1.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7.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7.2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与判断7.2.1 外出劳动力增长趋缓7.2.2 省内就业增幅上升7.2.3 江西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7.3 促进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7.3.1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7.3.2 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7.3.3 加快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7.3.4 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7.4 本章小节第8章 结论与展望8.1 主要结论8.2 研究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基本数据表附录B 分析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二元经济论文; 农村劳动力论文; 转移效应论文; 结构分析论文; 工业反哺农业论文; 城乡收入差距论文; 趋势预测论文; 江西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