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机制论文-高淑青

中介机制论文-高淑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介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身体锻炼,成功老化,剂量效应关系,心理资本

中介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高淑青[1](2019)在《身体锻炼与成功老化的量效关系及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处于老龄化不断加深的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提高老年人自给自足、健康独立生活的能力,将健康老年人珍贵的人力资源投入经济发展以产生更多的贡献,这些已成为许多先进国家的政策目标,即研究成功老化对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SA)是个体成功适应老龄化过程的程度,在生理方面维持良好的健康及独立的生活,心理方面适应良好,社会方面维持良好的家庭及社会关系,让身心都保持最佳的状态(Rowe,Kahn,1987)。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与成功老化关系密切(王婷,陈彤,2009),身体活动是预测成功老化的重要因子(Depp,Jeste,2006;Baker等,2009),但对身体锻炼与成功老化的量效关系及机制的探讨还相对匮乏,找到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使老年人能够达到成功老化,而避免或延缓老化引起的机能衰退或疾病,这无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明确身体锻炼与成功老化之间的量效关系,为有效地促进个体成功老化提供锻炼指导,二是探讨身体锻炼影响成功老化的心理机制,即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此,本研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成功老化量表》(林丽惠,2006)和《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24)对260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情况、成功老化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从总身体锻炼量上看,锻炼量与成功老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5,P=0.000),在此基础上,若将身体锻炼量区分为小(n=151)、中(n=73)、大(n=23)叁种时,发现叁种锻炼量下的成功老化存在显着差异(160.72±27.96 vs. 172.93±23.48 vs. 174.52±33.95,F=6.26,P=.002,Partial Eta2=.049),事后比较发现,小锻炼量和中等锻炼量下成功老化得分有显着差异(P=.002),小锻炼量与大锻炼量下成功老化得分差异显着(P=.025),中等锻炼量与大锻炼量下成功老化得分差异不显着(P=.81),表明中到大的锻炼总量似乎能更有效的促进中老年人成功老化。(2)从身体锻炼各要素看,在控制了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后,锻炼强度在成功老化得分上的主效应边缘显着,F(2,242)=2.86,P=.059,Partial Eta2=.023,事后比较发现,只有小强度和中等强度下成功老化得分有显着差异(P=.028),其他两两比较未见差异。在控制了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后,锻炼频率在成功老化得分的主效应显着,F(2,242)=4.96,P=.008,Partial Eta2=.039,事后比较发现,低频率(一个月2至3次及以下)和中频率(每周1至2次)在成功老化得分上差异显着(P=.01),低频率和高频率(每周3至5次及以上)在成功老化得分上差异显着(P=.002),中频率和高频率在成功老化得分上差异不显着。在控制了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基础上,锻炼时间的在成功老化得分上的主效应不显着。此结果表明,成功老化与锻炼强度、锻炼频率的剂量效应关系更为明显,成功老化受锻炼时间的影响不甚敏感。(3)身体锻炼量预测成功老化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25(t=4.06,P=.000),身体锻炼量预测心理资本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30(t=3.46,P=.001),使用分层线性回归进行中介作用检验发现,在控制了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后,身体锻炼对成功老化预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8(t=2.45,P=.016),表明心理资本在身体锻炼与成功老化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要促进中老年人的成功老化,不仅要鼓励个体积极参与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同时应该积极探寻影响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找到提升乐观、希望和韧性等品质的有效途径,综合地对个体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的成功老化。以上结果提示,对于中老年参与者,身体锻炼总量越大似乎对其成功老化的影响越积极,建议中老年锻炼者依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中等强度,中到高频率(每周1-2次及以上)地参与身体锻炼活动,可能会获得更佳的锻炼效益。在成功老化的促进干预上,应该注意身体锻炼与心理资本的多维并进,以获得协同效益。(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许小倩,滕飞[2](2019)在《女性求偶动机对其求助类型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求偶动机是渴望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状态。先前的研究发现,求偶动机的启动将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本篇研究重点关注在求偶动机启动的背景下,女性向男性寻求帮助类型上的差异,以及男性对女性不同类型求助行为背后浪漫兴趣的感知及其对请求不同类型帮助的女性的偏好选择。本研究具体将通过5个实验来验证:女性求偶动机水平与依赖定向的求助行为正相关(实验1);求偶动机启动将增加女性对依赖定向帮助的寻求的意愿,而不是女性寻求自主定向帮助的意愿(实验2);求偶动机启动下,相较于低善意性别歧视水平的男性,女性更愿意向善意性别歧视水平高的对象寻求依赖定向帮助(实验3);求偶动机启动下,相较于在一般领域中,女性在性别刻板印象(如理科学习)领域中更倾向于向异性寻求依赖定向帮助而非自主定向的求助(实验4)。求偶动机启动下,女性对不同求助类型的选择由感知到周围环境的性别歧视水平调节,即感知到周围性别歧视水平越高的女性越倾向于向男性寻求依赖定向的帮助。此外,求偶动机的启动对女性求助类型的影响,是由女性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同所中介的(实验2-4)。最后,相较于寻求自主定向帮助的女性,男性从寻求依赖定向帮助的女性身上能够感知到更高的浪漫兴趣,并且男性对寻求不同帮助类型的女性的偏好由其自身的善意性别歧视水平所调节(实验5)。(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李玟,黄喜珊,滕飞[3](2019)在《关系中的“温柔陷阱”:善意性别歧视对男性不忠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矛盾性别歧视理论将性别歧视划分为善意性别歧视和敌意性别歧视,这是对传统性别歧视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由于善意性别歧视在形式上表现为对女性的呵护和欣赏,女性通常难以意识到其内在的危害性,因此对善意性别歧视的接受程度远高于敌意性别歧视,已有研究发现,相比于敌意性别歧视和无性别歧视的男性,女性对善意性别歧视男性的择偶偏好更高。而本研究以矛盾性别歧视理论为基础,探讨男性的善意性别歧视对两性关系中男性不忠的影响,以及女性对善意性别歧视男性不忠行为的认知。不忠常指关系不忠,亲密关系中的不忠行为会对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本研究通过四个实验来验证,在两性亲密关系中:(1)善意性别歧视能正向预测男性的不忠经历、不忠倾向和对不忠的认可程度(实验1);(2)善意性别歧视通过提高男性吸引异性的信心、减轻男性对不忠的后果的预期和提高男性对不忠的道德评价,来增加男性的不忠倾向和对不忠的认可程度(实验2和实验3);(3)相比于敌意性别歧视的男性,女性会低估善意性别歧视男性不忠的可能性(实验4a和4b)。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关系不忠的层面证明了善意性别歧视的危害性:尽管女性对善意性别歧视男性的择偶偏好更高,但善意性别歧视男性却更容易不忠,这与女性的认知相悖,会对亲密关系的健康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邓晓兰,刘若鸿,许晏君[4](2019)在《“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和谐而竞争”对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效应——基于投资冲动的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中国式分权的体制框架,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机理,选取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和谐而竞争"两种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对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地方政府竞争通过投资冲动的中介作用机制影响地方债务规模;"为增长而竞争"促进了地方债务规模增长,"为和谐而竞争"则能够抑制地方债务规模膨胀。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央的一系列政绩观转型举措对地方债务问题的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变迁有利于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化解债务风险。(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2019年04期)

崔军,孙俊华[5](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心智的中介机制研究——基于创业情感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创业心智作为创业教育的影响指标,考察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创业课程、课外活动)如何通过创业情感因素(创业灵感、创业激情)作用于创业心智。本研究通过对来自江苏省15所高校的1 428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心智的直接影响因不同的学习经验具有差异性:创业课程学习对创业心智没有直接影响,而创业课外活动对创业心智具有直接影响;创业灵感、创业激情在创业课程学习与创业心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它们在创业课外活动与创业心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灵感对创业激情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陈静龄,李旭,田新民[6](2019)在《领导授权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团队主动性与团队学习的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心理赋权理论和社会情境视角,提出一个领导授权行为通过团队主动性和团队学习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的团队过程模型。以长叁角区域19家企业的97个研发团队341位研发成员为样本,运用结构模型方法检验,结果显示领导授权行为与团队主动性、团队学习、团队创新绩效正相关,团队主动性在领导授权行为与团队学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学习在团队主动性与团队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团队学习也在领导授权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从团队层面进一步丰富了领导授权行为的研究框架,并为管理者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上海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叶传盛,陈传明[7](2019)在《组织学习对创业者社会资本与绩效的中介机制:以环境复杂性为调节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复杂,基于此探讨创业者社会资本与绩效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对安徽和江苏两地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在创业者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复杂性调节了这一关系,研究结果支持理论假设。据此,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组织学习的中介机制和企业能动应对环境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9年17期)

金童林,张璐,乌云特娜,杨宏,刘振会[8](2019)在《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03名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大学生攻击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以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2)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3)社会性创伤通过述情障碍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着。结论: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洪贝琪[9](2019)在《个人规范激活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多重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及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个人规范的规范激活理论是有效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理论模型,内疚感和自我效能感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可能在个人规范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1)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亲社会结果意识、责任归属及个人规范量表;(2)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现状;(3)分析内疚感及自我效能感在个人规范及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建构个人规范激活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作用路径。方法:本研究分为量表编制、现状分析及机制探讨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将有效回收的344份问卷随机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第二部分,使用自编的叁个量表、内疚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进行现状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实际回收627份,有效问卷603份,有效率为96.2%;在此基础上,进行第叁部分研究,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内疚感及自我效能感在个人规范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中介效应,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个人规范激活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作用路径。结果:(1)经施测,最终形成4个项目的单维亲社会结果意识量表、4个项目的单维亲社会责任归属量表以及5个项目的单维亲社会个人规范量表,叁个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标准;(2)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大致呈正态分布,报告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利他、紧急的、匿名的、依从的、情绪的及公开的亲社会行为;(3)个人规范、内疚感、自我效能感均与亲社会行为显着相关(r=0.53,0.45,0.30,p<0.01),内疚感及自我效能感在个人规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内疚感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9.87%,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99%;此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各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水平。结论:本研究自编的《亲社会结果意识量表》、《亲社会责任归属量表》以及《亲社会个人规范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调查中国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规范激活情况;内疚感及自我效能感在个人规范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规范激活理论模型为中介路径模型,并证明了个人规范激活通过内疚感及自我效能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路径成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金龙,张少卿[10](2019)在《错过降价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对消费者不作为惯性中介机制的重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者不作为惯性是一个有趣而值得研究的现象。关于这个现象产生原因,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动机和认知两个不同视角,分别从后悔(体验后悔、预期后悔)以及价值低估机制进行解释,并未探讨两种解释机制之间的关系。然而研究发现,后悔机制(体验后悔、预期后悔)与价值低估机制虽然视角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运用实验法,一方面证实了现有研究中后悔(体验后悔、预期后悔)、价值低估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发现价值低估会引起后悔(体验后悔、预期后悔),进而影响购买意愿,从而证实了后悔(体验后悔、预期后悔)与价值低估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论断。(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中介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求偶动机是渴望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状态。先前的研究发现,求偶动机的启动将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本篇研究重点关注在求偶动机启动的背景下,女性向男性寻求帮助类型上的差异,以及男性对女性不同类型求助行为背后浪漫兴趣的感知及其对请求不同类型帮助的女性的偏好选择。本研究具体将通过5个实验来验证:女性求偶动机水平与依赖定向的求助行为正相关(实验1);求偶动机启动将增加女性对依赖定向帮助的寻求的意愿,而不是女性寻求自主定向帮助的意愿(实验2);求偶动机启动下,相较于低善意性别歧视水平的男性,女性更愿意向善意性别歧视水平高的对象寻求依赖定向帮助(实验3);求偶动机启动下,相较于在一般领域中,女性在性别刻板印象(如理科学习)领域中更倾向于向异性寻求依赖定向帮助而非自主定向的求助(实验4)。求偶动机启动下,女性对不同求助类型的选择由感知到周围环境的性别歧视水平调节,即感知到周围性别歧视水平越高的女性越倾向于向男性寻求依赖定向的帮助。此外,求偶动机的启动对女性求助类型的影响,是由女性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同所中介的(实验2-4)。最后,相较于寻求自主定向帮助的女性,男性从寻求依赖定向帮助的女性身上能够感知到更高的浪漫兴趣,并且男性对寻求不同帮助类型的女性的偏好由其自身的善意性别歧视水平所调节(实验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介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高淑青.身体锻炼与成功老化的量效关系及中介机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许小倩,滕飞.女性求偶动机对其求助类型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李玟,黄喜珊,滕飞.关系中的“温柔陷阱”:善意性别歧视对男性不忠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邓晓兰,刘若鸿,许晏君.“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和谐而竞争”对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效应——基于投资冲动的中介机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

[5].崔军,孙俊华.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心智的中介机制研究——基于创业情感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9

[6].陈静龄,李旭,田新民.领导授权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团队主动性与团队学习的中介机制[J].上海管理科学.2019

[7].叶传盛,陈传明.组织学习对创业者社会资本与绩效的中介机制:以环境复杂性为调节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

[8].金童林,张璐,乌云特娜,杨宏,刘振会.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机制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9

[9].洪贝琪.个人规范激活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多重中介机制[D].浙江大学.2019

[10].陈金龙,张少卿.错过降价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对消费者不作为惯性中介机制的重新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中介机制论文-高淑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