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海明威英雄”——《告别武器》的比较研究

海明威与“海明威英雄”——《告别武器》的比较研究

一、HEMINGWAY AND “HEMINGWAY HERO”——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Farewe to Arms(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晴[1](2019)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创伤与复原》文中提出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其作品多以战争、死亡和爱情为主题。几十年来,他的作品被中外学者广泛地研究,其中从“硬汉形象”、语言风格、叙述技巧的角度分析居多。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运用创伤理论,探究《丧钟为谁而鸣》中主要人物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及其复原方式。本文根据创伤理论的研究方法,结合西班牙内战的特定历史条件,试图分析人物创伤的原因及复原。本研究发现,创伤记忆中的情感纠结和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是造成创伤的主要原因。同时,本研究还从创伤书写,身份建构及重建与他人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人物创伤后的复原方式。从创伤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个人造成的身心伤害,读者还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的复原方式获得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对作者及《丧钟为谁而鸣》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对创伤理论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第三章分别研究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乔丹、玛利亚、安塞尔莫和比拉尔的创伤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创伤的复原。以上四个主要人物通过重构创伤记忆、建立亲密关系等途径对自身所受创伤进行疗愈,并最终走出创伤,勇敢地面对生活与挑战。第五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和归纳。

覃承华[2](2019)在《欧内斯特·海明威作品中“他者”女性人物形象刻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于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简洁文风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十分深远。海明威其人其作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已经广受批评家关注,但他的多重身份——“爸爸”、传奇人物、文化英雄、男性沙文主义者以及双性作家等均表明,无尽的海明威研究中总充满着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海明威是如何通过文本策略将其女性人物刻画成“他者”以提升其男性人物形象的。纵观近百年的海明威批评史,海明威的女性人物形象通常被简单地二分为两种类型:即要么是“女神”,要么是“泼妇”。埃德蒙·威尔逊是对海明威女性人物形象做出二分法的先驱批评家,认为这些人物形象要么是“致命的女性”,要么是“女圣人”。自威尔逊以降,批评家从未挑战过这种二元对立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的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和他的男主人公—样重要。但是,这些批评家试图颠倒海明威作品中人物性别的等级次序的批评路径最终同样陷入男性沙文主义窠臼。女性主义批评家不仅声称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才是海明威作品中的主角,甚至还将这些女性二分为“准则女英雄”(如凯瑟琳·巴克莉)或“变形虫”(如玛利亚)。并且,持二分法观点的批评家与女性主义批评家都否认海明威在女性人物刻画方法上的不断实验。本文认为,海明威的女性人物不是简单的“好女人”或“坏女人”,而是劣于海明威英雄但又是其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即“他者”。海明威将其女性人物刻画为“他者”的不同方式是其实验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围绕中心论点,本文正文包括三章,另含一个绪论和结论。本文引言概述海明威的生平经历、文坛贡献、文学成就,以及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理论与方法,详细梳理并评述与海明威女性人物相关的文献,同时阐明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本部分尤其重点论述了女权主义先驱西蒙·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如何批判将其女性人物形象刻画成“他者”的几位男性作家,旨在引出本文的理论,并阐明海明威重建父权之努力与波伏娃致力于解构父权之间的相关性。本文接着详细研究对海明威影响最大的三位女性,即他的母亲格蕾丝·霍尔·海明威,初恋艾格尼丝·冯·库洛斯基以及第一任妻子伊丽莎白·哈德莉·理查逊,旨在论证这三位女性是海明威不愉快经历的根本原因,并阐明他是如何将其作为女性人物形象刻画的原型的。本文认为,对海明威而言,文学创作既是其重构父权力量的一种努力,也是其不愉快经历的一种宣泄。这可视为他进行创作的双重动机。通过对其人物形象的情感投射,海明威成功地实现了这一动机。服务于这个双重动机,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通常被刻画成“第二性”,即“他者”。也就是说,他通过对海明威英雄们的道德提升将其女主人公刻画成“诱惑型女性”和“致命型女性”。这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论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及其核心人物尼克·亚当斯与海明威本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论述海明威如何在其短篇小说中将女性人物刻画成“他者”的创作实验。在普通的两性关系和具有爱情婚姻的两性关系中,海明威都将女性人物刻画成具有各种缺陷的“他者”、劣等的女性等,以使其男性人物能够成长完善、体验优越感并实现道德提升。这一切都必须有女性的在场才得以实现。本文指出,在海明威的小说和非小说、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女性人物都是“语境”而不是“文本”,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本质上,海明威的故事都是关于男性的故事。他从没有将其女主人公置于与其男主人公一样平等的地位。在他的主要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命名、出场安排、对其进行非女性化或过度女性化刻画、使其成为“隐形人”或者“失声人”,以及转移叙述地点等文本策略继续将女性人物刻画成“他者”。对海明威的“四大小说”,即《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和《老人与海》(1952))中女性人物形象刻画的分析进一步加强本文的论点。本文指出:《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勃莱特·阿什莉被刻画成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形象,《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巴克莉则被刻画成一位过度女性化的女人;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尝试将一名女性分割成两个不同部分以表达他对女性的恐惧与愿望,与此相对应,比拉尔和玛利亚被分别刻画成阉割男性气质的女性形象和爱情奴隶形象。尽管女性最终从《老人与海》中被“轰走”,但她们仍是“缺席的在场者”,是“海明威英雄”圣地亚哥身边必须的“他者”,注视着他如何在不利环境中英勇而又优雅地进行自我展示,也即如何保持“压力下的优雅”。总体而论,这四部小说不仅是海明威在不同创作阶段艺术成就和持续实验创作的标志,也可以说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的一个艺术统一体。如将这四大小说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强烈地感到海明威意在告诉人们他是如何将其女性人物形象刻画为“他者”的:从将《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勃莱特刻画成有“新女性”倾向的过渡型女性到《老人与海》的女性被“轰走”。这也是本文将这四部小说放在一起讨论的重要缘由之一。结论重申采用二分法对海明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研究过于简化。海明威英雄们离不开女性,他们是一群“有女人的男人”。海明威的女性人物被刻画成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劣于海明威英雄的形象,目的是帮助这些英雄实现道德提升。正是海明威的女性人物形象帮他们成就了英雄的身份。海明威在短篇小说和“四大小说”中将他的女性人物形象刻画成“他者”的不同方式显然是其实验创作的可靠证据。

张潇[3](2018)在《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那时起,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由此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角度。在这一过程中,目的论、多元系统论、后殖民理论等多种文化学派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而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正是勒菲弗尔提出一切翻译都是改写,改写受到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因素在各个方面的操控的观点,突出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凸现了译者的主体作用,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改写理论在具体的翻译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从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因素等方面来研究翻译的思路,并能有效解释译者为什么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改写,为什么译者在翻译中使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等具体问题,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翻译现象。《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1952年出版的一部美国经典名着。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小说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目前,小说的中文译本数量己经有30多种。本研究试图在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基础上,选取《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1979年版张爱玲译本和2010年版余光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要素如何对两个译本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译者是如何对《老人与海》进行改写。与此同时,笔者试图对比总结两个译者主要的翻译策略。首先,从意识形态来看,本文从宗教词语和西班牙词汇两个角度探讨了两个译本的差异,阐明了意识形态在宗教词语和西班牙词汇的不同如何影响两个译本;接着,从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主题来探究诗学的差异如何影响两个译本;最后,从赞助人的影响论述其如何影响两位译者的翻译活动。经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证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两名译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共同产生作用,影响了译者的翻译过程。它们影响并操控着译者对翻译主题的突显、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对文本改写的程度及方式。此外,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相同的文本进行翻译时使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创作了不同的译本,在此过程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个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译者和译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加深对翻译行为、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认识,也有力地论证了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实践意义。

王凯强[4](2018)在《会话含义视角下小说对话翻译研究 ——以林疑今汉译《永别了,武器》为例》文中认为人物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突出故事背景、人物身份、性格抑或是心理状态及变化,间接体现作者力图表现的深层含义。对话翻译质量一定程度决定译作质量。因此,从对话意义的角度进行小说对话翻译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试图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及其理论框架下话语者遵循的话语规则,针对小说对话翻译进行研究。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是经典着作,其中人物对话占据了一大半,其汉译本中林疑今的译本属最受欢迎的,但针对其展开的研究,尤其是从对话翻译的角度展开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利用该理论的对该小说的林译本进行对话文本翻译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类分析,本文发现会话含义理论下,意义、语境对会话含义有着显着的决定作用,而其中合作原则及其四大准则对于小说对话翻译的具有指导,能有效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利用会话原则深入理解并转述人物对话的隐含意义。与此同时,读者亦可借此客观评估译者是否有效翻译对话的汉译,并对探索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

全红霞[5](2016)在《《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文中研究表明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着名的美国小说家,其早期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以特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和美国现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在中国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将在译介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说八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出版、发行、研究和评论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以求从宏观上认识《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和研究现状。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76年文革结束前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这一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第二阶段是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第二部分是1977年以来《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论述对象。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全面发展,国外的文学理论也开始传入中国,《永别了,武器》终于迎来了春天,部分旧译本再版,新译本层出不穷,学术论文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学术界对该小说的译介与研究正在不断地发展。笔者将围绕人物形象研究、小说思想研究、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译本研究以及相关的电影影评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此外,笔者在相应章节下也会引入美国对该小说的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并对一些异同和侧重点做出解释。第三部分是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对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史进行分析。笔者从当时的政治语境出发,运用埃文·佐哈尔(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费弗尔(Andre Lefevere)的操纵理论,从政治、意识形态、语言、文学、翻译等多角度考察,深入探究特定时期内操纵《永别了,武器》译介的各种因素,对小说译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以期对该小说的译介情况及背后原因作更系统的研究。能从这一个案中,可以看出译入语文化体系内的诸多因素到底是如何对文学作品的译介产生影响的。从整体的研究状况来看,文革结束后,学者们越来越多地从多元视角展开研究,极大地开拓了《永别了,武器》的研究范围。成绩应该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论文“扎堆儿”现象严重,同时,对照中西方对《永别了,武器》的相关研究内容及发表时间,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不少论文是照着西方的路子在研究,学术界对该小说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都有待加强。

李海燕[6](2015)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老人与海》女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人与海》自1952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已经出现了20多个译本,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有海观、吴劳、余光中、黄源深等译者的版本;而张爱玲的译本为国内的第一个中译本。根据现存资料,对《老人与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翻译语境,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等视角,而针对女性译者主体性研究很少,本文选取张爱玲所译《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余光中的译本作为参照译本,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女性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明扼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学者对《老人与海》的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发展与翻译的结合,和女性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第四章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陈述数据收集过程。第五章主体部分包括四部分:对张爱玲和余光中以及他们译作的介绍;女性译者主体性在策略上的体现:加写前言,增补和劫持;女性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方面的体现:外貌描写,情感表达和词汇选择;影响张爱玲女性译者主体性的两个因素:不幸童年和爱人背叛。第六章为结论。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张爱玲和余光中的译本旨在分析在翻译《老人与海》时,译者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女性译者主体性。本文中女性译者主体性体现主要分为两大方面,首先根据Louise Von Flotow总结的女性译者惯用的三个翻译策略:加写前言,增补和劫持;其次,本文作者根据译本的特点划分成人物外貌描写,情感表达和以及词汇选择三个方面,试图探讨两位译者是否在这两方面表达他们的女性思想和体现出女性译者主体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张爱玲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外貌描写,情感表达和词汇选择等几方面表现出比男译者更为强烈的女性意识。究其原因,由于张爱玲童年不幸,对父亲充满仇恨和对母爱的渴望使她产生了最早的性别意识;加个人情感失败对丈夫的极度失望,导致在她的作品和译作中表达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体现出女性译者主体性。

林富[7](2015)在《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语篇衔接手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明威的小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对海明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长篇小说上,然而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也是其优秀的作品,近年,研究者开始对其短篇小说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语言特点、对话的语用分析、冰山原理、存在主义等。然而,很少研究者从衔接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进行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有其独特的衔接模式。因此,论文从衔接的角度研究以下几个问题:哪一些衔接手段在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海明威短篇小说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是什么?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衔接特点是什么?海明威短篇小说中衔接手段对其语言风格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论文就以上四个问题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专着《英语的衔接》(1976年出版)中提出的系统理论进行研究。论文根据历时研究法研究八篇不同时期短篇小说的衔接手段,通过统计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数量以及分析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找出短篇小说的衔接特点。最后,根据短篇小说的衔接特点研究高频率的衔接手段对短篇小说语言风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各种衔接手段使用频率具有明显差异,照应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连接,词汇衔接和省略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替代的使用频率最低。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衔接特点表现在各种子类型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和出现频率上,从照应角度看,外照应占有很高的比例;从替代角度看,动词替代较多;从省略方面看,分句省略相对较多;从连接角度看,并列连接词and的使用频率最高;最后,词汇衔接的子类型中,重复使用最多。另外,高频率的衔接手段对海明威生动的语言、口语化的语言、朴实的语言、简约的语言以及含蓄的语言产生重要影响。论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为衔接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其次,通过研究海明威短篇小说衔接手段的衔接特点,为读者阅读以及研究者对海明威作品进行研究提供帮助;最后,通过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衔接特点对其语言风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为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阿力更[8](2015)在《海洋小说中的幸存、宗教和自然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老人与海》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很长的历史,最早的海洋小说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时期。海洋主题勃发了许多作家的创作灵感,也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选取《老人与海》(1952)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1)两部海洋小说为研究文本,前者是美国着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一位老人外出捕鱼同大海和鲨鱼作斗争的神奇故事;后者是加拿大知名作家扬·马特尔于2002年获得布克奖殊荣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同一条船上共同生存227天并幸存下来的奇妙故事。本论文在比较文学视域中,从主题学研究的角度确立了这两部小说文本研究的三个海洋性主题:生存、宗教和自然观。在生存部分,本论文探讨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与老虎和大海斗争过程中的生存困境和《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面临的捕鱼难题及来自大海的威胁,并比较了派的成功经历与圣地亚哥的失败经历。在宗教部分,聚焦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多重宗教主题和《老人与海》中折射出的宗教观,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在自然观部分,探究了两部作品所展现的不同的生态环境、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及其它们呈现和倡导的相同的自然观——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论文将这两部跨时代、跨国别的小说放到海洋文学范畴中进行比较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并不多见,因为海洋文学研究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料和论着也较为稀缺。因此,本论文力图为海洋小说研究提供一个例证,尝试对经典文本《老人与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深刻内涵。

何佳韦[9](2014)在《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叙事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蒙德·卡弗(Raymond Carver,1938-1988)以其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很多评论家认为,他的叙事作品摒弃了后现代主义小说实验、取而代之以新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而成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复兴短篇小说文体的代表。“极简主义”的标签往往和这些成就联系在一起,被用以解释卡弗叙事作品的特征和美学内涵。然而,“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理念很难完整有效地解释卡弗作品经久不衰并影响世界文坛的叙事魅力。而已有的卡弗研究又没有对卡弗叙事作品从读者体验和作者意图的互动的角度做出系统的研究,使卡弗的短篇作品置于同一框架下,得以审视其审美内涵和叙事阐释之间的内在联系。故已有的卡弗批评,多呈现印象批评和“外部研究”的局限性,其文本阐释的说服力和对文本细节的解释力不足使卡弗的叙事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的修辞叙事理论,可以更好地考察和发现卡弗的叙事美学中读者体验的内在运作机制。因为费伦一方面把文本现象、作者代理和读者反应看成叙事进程中不断互动的因子,从而使叙事美学和作品阐释呈现动态性和过程性;另一方面,他所提出的美学判断概念,即注重叙事技巧,又对伦理判断和阐释判断进行综合,使卡弗的短篇小说作品的文本细节得以整体性审视和关照。从总体上看,费伦对叙事技巧、叙事进程和当代短篇小说共性的洞见有助于在文本阐释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卡弗短篇小说的叙事美学。本论文选取了《雷蒙德·卡弗短篇小说集》中的三十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作为分析对象,试图发现和归纳卡弗的叙事美学。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地领会卡弗叙事作品的审美快感的叙事原理,而且有助于深入阐释这些作品,为短篇小说艺术的研究开辟新的路径。本研究以导论中架构的叙事美学视角作为切入点,遵循“文本叙事技巧与美学判断—进程的性质与美学判断—综合要素的主导与美学判断”的研究路径。首先,本文发现,不同层次的“重复”作为一种复杂的叙事技巧广泛存在于卡弗的叙事文本中,依据对这些技巧的效果的讨论,可以展开第一美学判断和第二美学判断,从而得出卡弗叙事作品高美学判断的结论。然后,结合其他叙事技巧在叙事进程中的运作,对选取作品进行美学判断,同时指出卡弗的短篇小说叙事进程中的“弱叙事性”(即抒情性和人物刻画性)与高美学判断的关系。最后,对卡弗短篇创作中的美学判断的技巧性埋设,即作者对读者兴趣要素中的综合要素的突出,做出类型分析,指出综合要素时而显性、时而隐性、时而与其它要素混杂难辨的特点。本文紧紧围绕叙事美学理论视角,积极运用“进程”,“判断”,“隐含作者”,“作者的读者”,“事后回顾原则”等有机统一的修辞叙事理论概念,着力展现卡弗短篇小说艺术所营造的丰富、细腻、完整、统一的阅读体验和美学世界。论文第一章以开展美学判断入手,以卡弗短篇小说中广泛存在的“语词重复”、“句段重复”、“叙事重复”现象为线索,围绕“重复”这一叙事技巧对读者体验的形成作用展开分析,为卡弗短篇小说的高美学判断提供依据。“重复”由此成为卡弗叙事美学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以美学判断与进程中叙事性强弱的关系为切入点,发现卡弗短篇小说中的普遍弱叙事性和强抒情性或强人物刻画性,为卡弗叙事美学的第二组成部分。以抒情性为主体,或以人物刻画性为主体,或糅合二者而共同降低叙事性,使卡弗叙事呈现出对诗歌的亲近和远离传统叙事作品的美学。第三章对卡弗作品的高美学判断与作者对读者兴趣要素中综合要素给予的突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综合要素的显性或隐性的前景化,或综合要素前景化中读者兴趣三要素的杂糅,构成卡弗叙事美学的第三组成部分。这样,整个研究就依次有效回答了卡弗叙事美学的三个问题:“美不美(卡弗叙事所潜在的理想读者体验是否完满)?”“美在何处(卡弗叙事之美不同于传统叙事美的特色何在)?”“为何美(卡弗叙事中作者匠心何在)?”。同时,三章的安排也体现了修辞叙事理论中的三个维度:文本特征的判断,读者反应的描述,作者代理机制的呈现。三者互相渗透,符合费伦关于修辞叙事理论中三者互动的阐释原则。多层次的“重复”,“抒情性和人物刻画性对叙事性的抑制”,以及“综合要素的突出”三者构成了卡弗叙事美学。重复而不单调,简洁暗藏复杂,弱叙事性对读者阅读动力的置换和新的阅读趣味的牵引,以及综合要素若明若暗的展现,都显示出卡弗叙事的匠心独运和独特的审美境界,使卡弗的叙事美学呈现出复杂而充满想象空间的面貌。这一结论揭示了卡弗叙事艺术的叙事理论动因,为短篇小说的叙事美学研究和小说艺术研究开拓了新道路。

程琳[10](2014)在《《白鲸》与《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麦尔维尔的《白鲸》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在生态批评还未兴起之前,学者们对两部作品的研究通常都集中在对其各自象征意义的解读及其主人公的形象剖析之上,横向比较的论文并不多见。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学界对两部作品的研究也扩展到了生态批评领域,涌现了一些比较两部作品中主人公所展现出的生态思想的文章。然而,多数此类研究都只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未从这一角读,对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探讨。本文根据鲁枢元先生对生态的分类,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以生态批评的角度,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个层面对《白鲸》和《老人与海》中所暗含的生态思想进行全面的对比,揭示《老人与海》在生态思想上相比较于《白鲸》的进步,以及两部作品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带给人类生态上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这一部分分别介绍了麦尔维尔的《白鲸》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和框架略作了阐释。第二章简要的介绍了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及其发展,尤其是对鲁枢元先生的生态思想做了详细介绍,此外这一部分还分析了利用生态批评的思想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第三章重点从“人与自然”的层面剖析了亚哈所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以及圣地亚哥对待自然的矛盾态度。第四章从“人与人”的层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的关系。《白鲸》中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冷淡,《老人与海》中人与人互帮互助,相处融洽。第五章从“人与自我”层面分析了亚哈所代表的人的异化以及圣地亚哥的迷途知返,并最终实现自我救赎。最后一章是结语,这一部分在概括全文观点的基础上,肯定了《白鲸》和《老人与海》在人类生态思想发展上的价值,说明了其对后人在生态方面的警示作用,此外这一部分还对本文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说明。总而言之,通过对两部作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建立一个真正的生态和谐的社会,不仅要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还要保持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生态和谐,唯有如此,才能免受被毁灭的厄运。

二、HEMINGWAY AND “HEMINGWAY HERO”——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Farewe to Arm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MINGWAY AND “HEMINGWAY HERO”——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Farewe to Arms(论文提纲范文)

(1)《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创伤与复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1.3 General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Literature review
        2.1.1 Studies on Hemingway
        2.1.2 Studies o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2.1 The definition of trauma
        2.2.2 The development of trauma theory
        2.2.3 Trauma theory in literary studies
    2.3 Summary of the chapter
Chapter Three Trauma of the Characters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3.1 Trauma in Jordan
        3.1.1 Suspicion of war and the future
        3.1.2 Loss of family support
    3.2 Trauma in Maria
        3.2.1 Witnessing death and violence
        3.2.2 Loss of physical features of femininity
    3.3 Trauma in Anselmo
        3.3.1 Loss of identity
        3.3.2 Loss of religious belief
    3.4 Trauma in Pilar
        3.4.1 Losing confidence in Pablo
        3.4.2 Disillusionment in love
    3.5 Summary of the chapter
Chapter Four Recovery from Trauma
    4.1 Reconstructing the trauma story
    4.2 Reconnecting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4.3 Fighting with hope
    4.4 Summary of the chapter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eneral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2)欧内斯特·海明威作品中“他者”女性人物形象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English
Abstract in Chinese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Archetypes of Ernest Hemingway's Female Characters
    Ⅰ. Archetypes of Hemingway's Female Characters
    Ⅱ. Motives of Hemingway's Female Characterization
Chapter Two Female Characters as the Other in Ernest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Ⅰ. Nick Adams as Tough Guy Archetype
    Ⅱ. Hemingway's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Women as the Other
        i. Seductive Women
        ii. Disloyal and Fatal Women
    Summary
Chapter Three Female Characters as the Other in Ernest Hemingway's Four Major Novels
    Ⅰ. Brett Ashley in The Sun Also Rises:A Transitional Figure
    Ⅱ. Catherine Barkley in A Farewell to Arms:An Overly Feminized Figure
    Ⅲ. Pilar and Maria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Two Figures of Binary Opposition
    Ⅳ.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Invisible Figures
    Summary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Introduction to Ernest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1.1 Ernest Hemingway
        2.1.2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3 Previous Researches on Eileen Chang’s and Yu Guangzhong’s Translations of The Old Man andthe Sea
    2.4 Previous Studies of Rewriting Theory Abroad and at Home
        2.4.1 The Development of Rewriting Theory Abroad
        2.4.2 The Development of Rewriting Theory at Home
        2.4.3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dre Lefevere
    3.2 Three Elements of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3.2.1 Ideology
        3.2.2 Poetics
        3.2.3 Patronage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ology
    4.3 Research Procedure
Chapter Fiv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from thePerspective of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5.1 Influence of Ideology
        5.1.1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Eileen Chang
        5.1.2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Yu Guangzhong
        5.1.3 Rewriting in Terms of Ideology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5.1.4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erms of Ideology
    5.2 Influence of Poetics
        5.2.1 The Motifs of Desolate Life and Hard-boiled Image
        5.2.2 The Motifs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and Strong Masculinity
    5.3 Influence of Patronage
        5.3.1 The Prefaces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5.3.2 Rewriting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s
        5.3.3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erms of Patronag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4)会话含义视角下小说对话翻译研究 ——以林疑今汉译《永别了,武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A Farewell to Arms and Its Translation
        2.1.1 About Hemingway’s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2.1.2 About the Translations of A Farewell to Arms
    2.2 Studies on Fictional Dialogue Translation
    2.3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Meaning: Natural and Non-natural
    3.2 Context
    3.3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3.3.1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e Maxims
        3.3.2 Classific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3.4 Feasibility of Studying Fictional Dialogu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s an Approach to Fictional Dialogue Translation
    4.1 An Introduction of A Farewell to Arms
    4.2 Analysis of Dialogue Translation in A Farewell to Arms in the Light of Cooperation Principle
        4.2.1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y Violating the Quality Maxim
        4.2.2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y Violating of the Quantity Maxim
        4.2.3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y Violating of the Relation Maxim
        4.2.4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y Violating of the Manner Maxim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Findings in the Research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References

(5)《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6年以前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
    二、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对小说的译介
    三、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对小说的译介
第二章 1977年以来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人物形象研究
        (一) 关于亨利
        1. 亨利
        2. 亨利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二) 关于凯瑟琳
        1. 凯瑟琳
        2. 凯瑟琳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三)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四) 人物塑造的缺陷
    二、小说思想研究
        (一) 主题思想
        1. 战争、爱情与死亡
        2. 寻找家园
        (二) 创作思想
        1. 作家自身经历与小说
        2. 其他作家对该小说创作的影响
        (三) 其他思想
        1. 性取向
        2. 现代主义思想
        3. 生态主义思想
    三、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整体叙事艺术
        (二) 象征
        (三) 对话
        (四) 讽刺
    四、译本研究
    五、相关的电影影评
    小结
第三章 《永别了,武器》中文译介的理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陆《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二:港台《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三:中国《永别了,武器》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老人与海》女性译者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Introduction to Ernest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1.1 Ernest Hemingway
        2.1.2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2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3.2 Feminism and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3.2.1 The Feminist Movement and Translation
        3.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Deconstructionism
    3.3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4 Femal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4.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4.2 Femal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ology
    4.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Theory
    5.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FeministPerspective
        5.1.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or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5.1.1.1 An Introduction to Eileen Chang and Her Version
        5.1.1.2 An Introduction to Yu Guangzhong and His Version
    5.2 Femal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Eileen Cha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5.2.1 Prefacing
        5.2.2 Supplementing
        5.2.3 Hi-jacking
    5.3 Femal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5.3.1 Description of Appearance of Characters in Two Versions
        5.3.2 Expression of Emotion of Characters in Two Versions
        5.3.3 Word Choice in Two Versions
    5.4 Factors for Eileen Chang?s Feminist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5.4.1 The Unhappy Childhood of Eileen Chang
        5.4.2 The Betrayal of Eileen Chang?s Lover
    5.5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Result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7)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语篇衔接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Aims and Significances
    1.3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Development of Text Analysis
        2.1.1 The Definitions of Text
        2.1.2 The Enlightening Period
        2.1.3 The Developing Period
    2.2 The Studies on Cohesion
        2.2.1 The Studies on Cohesion Abroad
        2.2.2 The Studies on Cohesion at Home
        2.2.3 The Relation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2.3 The Studies o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2.3.1 The Studies Abroad
        2.3.2 The Studies at Home
        2.3.3 Summa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3.1 Textual Cohesive Devices
        3.1.1 Reference
        3.1.2 Substitution
        3.1.3 Ellipsis
        3.1.4 Conjunction
        3.1.5 Lexical Cohesion
    3.2 Methodology
        3.2.1 Linguistic Data
        3.2.2 Research Methods
        3.2.3 Research Questions
Chapter 4 Cohesive Devices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4.1 Grammatical Cohesion
        4.1.1 Reference
        4.1.2 Substitution
        4.1.3 Ellipsis
        4.1.4 Conjunction
    4.2 Lexical Cohesion
        4.2.1 Reiteration
        4.2.2 Collocation
    4.3 The Textual Functions of Cohesive Devices
        4.3.1 Reference Perspective
        4.3.2 Substitution Perspective
        4.3.3 Ellipsis Perspective
        4.3.4 Conjunction Perspective
        4.3.5 Lexical Cohesion Perspective
    4.4 The Cohe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inguistic Styles
        4.4.1 The Cohesive Characteristics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4.4.2 The Effects of Cohesive Devices on Linguistic Styles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5.3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
Acknowledgement

(8)海洋小说中的幸存、宗教和自然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老人与海》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 Development of Sea Fiction
        1.1.1 The Beginning of Sea Fiction
        1.1.2 The Developing of Sea Fiction
    1.2 Two Sea Novels: Life of Pi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2.1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2.2 Yann Martel's Life of Pi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on the Two Novels at Home and Abroad
    2.2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Chapter 3 Sea and Survival
    3.1 The Experience ofPi in Life of Pi
        3.1.1 Pi and the Tiger: Threat from the Tiger to Pi's Survival
        3.1.2 Pi and Sea: Traumatic Experiences of Pi
    3.2 The Experience of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3.2.1 Santiago and the Fish: Co-existence of the Old Man and the Fish
        3.2.2 Santiago and the Se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sherman and the Sea
    3.3 Pi's Success and Santiago's Failure in their Struggles to Survive
Chapter 4 Sea and Religion
    4.1 Religious View in Life of Pi
        4.1.1 Three Religions: Hindu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4.1.2 Religion as a Metaphor
    4.2 Religious View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4.2.1 Religious Images: Name, Numbers and Experience
        4.2.2 Religion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Sea
    4.3 A Comparison of the Religious Views in the Two Novels
Chapter 5 Sea and Nature Concept
    5.1 Na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wo Novels
    5.2 Nature Concepts in the Two Novels
        5.2.1 Confrontation with Nature in Life of Pi
        5.2.2 Reverence for Natur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5.3 Seeking for Harmoniz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s

(9)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叙事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Aesthetic Judgments of Repetitions in Raymond Carver's ShortStories
    1.1 Aesthetic Judgments of Verbal Repetition in "Intimacy"
    1.2 Aesthetic Judgments of Sentence Repetition in "Why, Honey?"
    1.3 Aesthetic Judgments of Multiple Repetitions in "So Much Water SoClose to Home
Chapter Two Lyricality and Portraiture in the Progression of RaymondCarver's Short Stories
    2.1 Lyricality in the Progression of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About Love"
    2.2 Blending of Portraiture and Lyricality in the Progression of "TheCompartment"
    2.3 Portraiture in the Progression of "Kindling"
Chapter Three Foregrounding of the Synthetic Component of the ReaderlyInterest in Raymond Carver's Short Stories
    3.1 Covert Synthetic Foregrounding in "Fever"
    3.2 Overt Synthetic Foregrounding in "Blackbird Pie"
    3.3 Ambivalent Synthetic Foregrounding in "Cathedral"
Conclusion
Works Cited

(10)《白鲸》与《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Herman Melville and Moby Dick
    1.2 Nobel Prize Winner:Ernest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3 Literature Review
    1.4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Outlin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The Rise of Ecocriticism in Postmodern Period
    2.2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Studies in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Chapter 3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presented by Ahab andSantiago
    3.1 Ahab's Hostility to Nature
        3.1.1 Avatar of Anthropocentrism:Ahab's Desire of Ruling the Sea
        3.1.2 Powerful Destroyer:Ahab's Ruthless Hunting of Moby Dick
    3.2 Santiago'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Nature
        3.2.1 Doomed Fisherman:the Killer of Sea Creatures
        3.2.2 Kindhearted Old Man:the Admirer of the Beauty of Nature
Chapter 4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Man in Moby Dick and The Old Manand the Sea
    4.1 Twisted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Man in Moby Dick
        4.1.1 Strict Social Hierarchy among the People on Board
        4.1.2 Man's Indifference towards Each Other
    4.2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Ma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4.2.1 The Moving "Father and Son" Relation between Santiago and Manolin
        4.2.2 The Friendliness of the People around Santiago
Chapter 5 Embodimen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in Ahab andSantiago
    5.1 Ahab's Alienation from Himself
    5.2 Santiago's Redemption of Himself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HEMINGWAY AND “HEMINGWAY HERO”——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Farewe to Arms(论文参考文献)

  • [1]《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创伤与复原[D]. 刘雨晴. 华东理工大学, 2019(12)
  • [2]欧内斯特·海明威作品中“他者”女性人物形象刻画研究[D]. 覃承华. 厦门大学, 2019(08)
  • [3]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视角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 张潇.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会话含义视角下小说对话翻译研究 ——以林疑今汉译《永别了,武器》为例[D]. 王凯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D]. 全红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老人与海》女性译者主体性研究[D]. 李海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7]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语篇衔接手段研究[D]. 林富.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6)
  • [8]海洋小说中的幸存、宗教和自然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老人与海》的主题研究[D]. 阿力更. 内蒙古大学, 2015(12)
  • [9]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叙事美学研究[D]. 何佳韦. 南京大学, 2014(05)
  • [10]《白鲸》与《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比较研究[D]. 程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海明威与“海明威英雄”——《告别武器》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