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尤其是专业技术军官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高科技战争将主导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的新形势下,依托普通高校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已成为我军生长干部特别是技术军官的重要来源。但从近几年部队对毕业后备技术军官的反映来看,后备技术军官毕业分配到部队后,存在不能尽快适应部队环境和胜任本职工作现象,其在校期间的教育培养与部队任职需求的结合还有一定的差距;依托培养工作开展十年,对后备技术军官培养的质量或者说后备技术军官应具备何种胜任能力,国内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在校培养期间哪些因素影响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军事人才开发与管理领域里展开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使得部队和依托高校对后备技术军官的培养工作既有理论依据,又能有可操作的规范指导,从而消除对于后备技术军官教育培养工作的效益发挥的制约。有关胜任特征大量研究认为,在组织内部,胜任特征作为一种个体的潜在特质,能够更深层次地提示个体行为动机的归因,有助于预测组织的绩效;胜任特征的开发也将推动组织内部个人绩效的提升,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这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方法。本研究将军队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作为研究主题,采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部队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即将走向军队专业技术岗位的后备技术军官及刚入学的后备技术军官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役技术军官、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维度、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身份认同、政治教育、军政训练三个影响因素以及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和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建立。通过相关文献和访谈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立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并自行编制了基于行为描述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测量问卷》,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和修正该胜任特征模型,证明了测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得出适合我军技术军官特点的胜任特征模型和测量问卷。2.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测量。因本研究对象后备技术军官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专业技术军官,因此,专业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测量问卷对后备技术军官亦是适用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与现役技术军官、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与后备技术军官新生的胜任特征的差异,以及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之间、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的生源地,胜任特征水平是否存在差异。3.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后备技术军官在校期间接受的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军政训练以及后备技术军官身份的认同作为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检验理论假设,深入分析三个影响因素与胜任特征及其维度的关系。4.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对个人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在对个人绩效的量表、三个调节因素的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后备技术军官不同的胜任特征对绩效各维度存在的不同的预测效应以及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和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是个多维层次结构模型。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与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结构一致,毕业即将走向军队专业技术岗位的的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不低于现役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后备技术军官新生胜任特征水平低于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2.对专业技能而言,政治教育、身份认同、军政训练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对职业素养而言,政治教育、军政训练、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对个人素质而言,身份认同、政治教育、军政训练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三种影响因素中,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强于其他两个影响因素。3.从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各维度与个人绩效各维度关系来看:专业技能对适应性绩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职业素养对工作奉献的预测效果较好,而对适应性绩效的预测力很弱,影响不显著;个人素质则对绩效的四个维度均有较好的预测效应,预测作用的大小依次是适应性绩效、任务绩效、工作奉献、人际促进。4.集体氛围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管理关系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胜任特征与人际促进、胜任特征与适应性绩效、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胜任特征与工作奉献、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每项胜任特征维度与个人绩效及其子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水平上的效应差都受到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军人社会地位感知三个调节变量的影响,受三个调节变量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胜任特征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后备技术军官的个人绩效,而低水平的影响对胜任特征的促进作用不大,进而对个人绩效的提高也较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本研究构建了我国专业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修正验证了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后备技术军官中的运用进行了验证。弥补了我国尚没有对军事人才领域里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理论与构建研究的不足。2.探索并验证了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本研究在获得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结构的同时,对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体现出胜任特征结构研究的理论创新。3.探索并验证了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调节因素及其作用。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不仅实证检验了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还探讨了影响两者之间关系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对于今后军事人才领域胜任特征、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有着理论借鉴意义。同时,为军事人才的考核、选拔与配备,为后备技术军官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位技术军官的“成功道”[J]. 解放军生活 2010(08)
- [2].心理学视域下装备技术军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培养使用研究[J]. 继续教育 2014(07)
- [3].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06)
- [4].装备干部管理应紧跟新装备列装步伐[J]. 政工导刊 2017(11)
- [5].新中国第一所海军高等军事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J]. 高中生 2009(18)
- [6].创新发展中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J]. 舰船电子工程 2009(12)
- [7].建立技术军官逐级培训体系的探讨[J]. 继续教育 2010(11)
- [8].火箭兵军官的摇篮:第二炮兵工程学院[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Z3)
- [9].提高高等军队院校工厂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18)
- [10].海军大连舰艇学院[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04)
-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J].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8)
- [12].新形势下装备保障指挥模拟训练改革探索[J]. 继续教育 2015(04)
- [13].创新发展中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02)
- [14].海军航空工程学院[J].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08(04)
- [15].美国西点军校工程教育的特色剖析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1)
- [16].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J]. 雷达学报 2015(03)
- [17].海军航空工程学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5)
- [1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史[J]. 航空世界 2015(10)
- [19].海軍航空工程学院[J]. 山西教育(招考) 2016(07)
- [20].日本崛起叫响质量管理(续)[J]. 化工管理 2015(34)
- [21].1953-1960年哈军工的苏联专家结构[J]. 黑龙江史志 2014(11)
- [22].北洋水师失败之技术思考[J]. 科学 2008(04)
- [23].坚持“两条腿走路”实现中国战机跨代起飞[J]. 党史博览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