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次级中心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次级中心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主要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逐渐向多中心演变,即从原有的单一中心城市发展为多个中心城市,各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网络,从而增强整个城市群的竞争能力。作为我国能级最高并且享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美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多中心化趋势,在上海继续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南京和杭州作为南北两翼的次级中心,逐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影响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持续优化长三角的空间结构并增强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能力。本文基于经济联系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化作简单验证;将南京和杭州分别放入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分析其中心功能以及这两个城市作为大城市群次级中心的发展现状和不足;结合城市群扩容、城际轨道交通大规模运行及长三角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等大背景,指出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多中心的发展趋向
  • 1.1.2 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级的城市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1.1.3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亟待发展
  • 1.1.4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的发展已提升到战略层面
  • 1.2 本文的结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发展极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2.1.3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 2.1.4 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
  • 2.1.5 其他相关理论及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点轴开发与网络开发理论
  • 2.2.2 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
  • 2.2.3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4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城市群空间理论及长三角城市群演化过程
  • 3.1 城市群的相关理论
  • 3.1.1 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概念界定
  • 3.1.2 城市群的特征
  • 3.2 城市群地域结构递嬗规律
  • 3.3 长三角城市群的范围界定及演化过程
  • 3.3.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由来
  • 3.3.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 3.3.3 长三角城市群地域范围的变化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经济联系量对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趋向的功能验证
  • 4.1 经济联系量及主要经济指标
  • 4.1.1 经济联系量计算公式说明
  • 4.1.2 主要样本城市和数据来源
  • 4.1.3 用于分析的主要经济数据
  • 4.2 上海的辐射能力分析
  • 4.2.1 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
  • 4.2.2 上海对原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经济辐能力分析
  • 4.2.3 上海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分析
  • 4.3 南京对江苏各城市的辐射能力分析
  • 4.3.1 南京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地位
  • 4.3.2 南京对江苏各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分析
  • 4.3.3 南京对各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与上海的比较
  • 4.4 杭州对浙江各城市的辐射能力分析
  • 4.4.1 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地位
  • 4.4.2 杭州对浙江各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分析
  • 4.4.3 杭州对各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与上海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及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
  • 5.1 南京都市圈概况
  • 5.1.1 南京都市圈的范围
  • 5.1.2 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
  • 5.1.3 发展南京都市圈具备的条件
  • 5.1.4 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
  • 5.2 发展南京都市圈的意义
  • 5.2.1 促进多方经济发展
  • 5.2.2 扩大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
  • 5.2.3 具有示范效应
  • 5.3 南京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分析
  • 5.3.1 聚集能力
  • 5.3.2 辐射能力
  • 5.3.3 交通枢纽
  • 5.4 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
  • 5.4.1 南京都市圈发展进程
  • 5.4.2 南京都市圈主要发展障碍
  • 5.5 政策建议
  • 5.5.1 提升南京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
  • 5.5.2 促进南京都市圈产业集群的形成
  • 5.5.3 完善南京都市圈协调机制
  • 5.5.4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 第六章 杭州及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研究
  • 6.1 杭州都市经济圈概况
  • 6.1.1 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范围
  • 6.1.2 杭州都市圈空间结构
  • 6.1.3 发展杭州都市经济圈具备的条件
  • 6.1.4 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
  • 6.2 杭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分析
  • 6.2.1 聚集能力
  • 6.2.2 辐射能力
  • 6.2.3 交通枢纽
  • 6.3 发展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意义
  • 6.3.1 促进杭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 6.3.2 强化杭州的中心城市功能
  • 6.3.3 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 6.4 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 6.4.1 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进程
  • 6.4.2 影响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主要障碍
  • 6.5 政策建议
  • 6.5.1 加快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 6.5.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6.5.3 促进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 6.5.4 完善合作机制
  • 第七章 次级中心的发展对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 7.1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 7.1.1 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2 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 7.1.3 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不完善
  • 7.1.4 行政壁垒较为严重
  • 7.1.5 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剧
  • 7.2 次级中心的发展促进一体化进程
  • 7.2.1 优化空间布局
  • 7.2.2 促进新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
  • 7.2.3 完善长三角的交通网络
  • 7.2.4 促进城市群进入区域合作的新阶段
  • 7.2.5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压力
  • 7.3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面临的新问题
  • 7.3.1 统一实施政策的难度加大
  • 7.3.2 可能形成新的“都市圈本位主义”
  • 7.3.3 将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转化为经济优势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南京、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次级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 8.1.2 两个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成绩与问题并存
  • 8.1.3 两个都市圈的发展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 8.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三角城市群青年民生发展报告》发布[J]. 青年学报 2020(01)
    • [2].2020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征文启事[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03)
    • [3].2020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征文启事[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04)
    • [4].2020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征文启事[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05)
    • [5].建设包容性发展城市群——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行政管理改革 2020(08)
    • [6].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极化与辐射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7].长三角城市群府际合作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3)
    • [8].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8)
    • [9].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 2019(05)
    • [10].基于空间关联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3)
    • [11].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南京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05)
    • [12].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读书与成长”教育征文评选活动启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3)
    • [13].城市群的空间嵌套形态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 2017(02)
    • [14].读书与成长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征文动员会召开[J].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4)
    • [15].温丽衢接轨长三角城市群之路径[J]. 浙江经济 2017(09)
    • [16].城市群经济集聚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中国市场 2017(17)
    • [17].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扬州论坛[J].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2)
    • [18].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走向“世界级”[J]. 江南论坛 2015(04)
    • [19].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J]. 地理教育 2017(02)
    • [20].虹桥迎来龙湖办公时代[J]. 新民周刊 2017(02)
    • [21].人口与土地扩张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08)
    • [22].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 智富时代 2017(05)
    • [23].基于二维分析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分析[J]. 电子政务 2020(03)
    • [24].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探讨[J]. 测绘标准化 2020(01)
    • [25].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企业经济 2020(05)
    • [26].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演进——基于极化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18(11)
    • [27].关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9)
    • [28].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治理研究 2019(05)
    • [29].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0].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应提高均衡性[J]. 环境经济 2019(16)

    标签:;  ;  ;  ;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次级中心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